张庆祥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MRI显示6例双侧对称性枕叶白质受累,其中4例双侧额叶顶叶白质受累,1例同时累及中脑和丘脑,1例累及尾状核头;病灶形态不规则,特征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脑回样异常信号.CT显示枕叶低密度影,其中2例广泛脑白质水肿.治疗5~20 d复查,6例病灶部分消失,1例完全消失,2例出现转化灶.结论:结合临床特点和后部脑白质损害为主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RPLS的诊断.
作者:庞善军;陈立平;赵静;囤荣耀;周宏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有冠心病者159例为冠心病组,无冠心病者30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高尿酸血症比例(11.32%)明显高于对照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痛、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周芸;苏工;李菁;米树华;马长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3例.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观察对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T-proBNP水平术前分别为(776.8±219.2)pg/mL 与(351.2±123.4)pg/mL(P<0.01),术后即刻分别为(963.6±31 5.3)pg/mL与(372.5±142.1)pg/mL(P<0.01),术后7 d分别为(443.7±188.5)pg/mL 与(275.6±98.2)pg/mL(P<0.01);术后即刻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仅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均降低(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组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基线NT-proBNP≥300 pg/mL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10.6%(7/66)高于NT proBNP<300 pg/mL患者的6.1%(2/33)(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T-proBNP水平存在动态改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作者:王子超;孙刚;高传玉;于革文;郝毅;张文祥;李延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不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干预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适宜频率.方法:8周龄雌雄各半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B组小鼠每天在强度为4 mT,频率为8 Hz的磁场中照射治疗20 min,共30 d;C组小鼠每天在强度为4mT,频率为32 Hz的磁场中照射治疗20 min,共30 d.各组小鼠在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值.结果:治疗后B,C组骨密度值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对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骨质疏松有治疗效果,频率为8~32 Hz的磁场治疗疗效相同.
作者:刘亚林;魏丽;贺晓晔;张新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131例分为吸烟组86例和不吸烟组45例,比较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并观察吸烟组吸烟指数与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吸烟组FEV1%为(55.09±11.30)%、FEV1/FVC为(57.80±7.31)%;不吸烟组FEV1%为(59.58±13.92)%,FEV1/FVC为(61.28±6.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Ⅰ级者吸烟指数低于Ⅱ,Ⅲ级者(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Ⅲ级者吸烟指数高于Ⅱ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COPD患者的戒烟教育.
作者:骆树新;许西琳;关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路单阶段腰椎椎弓根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9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单阶段(L3)椎弓根截骨矫形同时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0~46个月,术后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术前Cobb'S 角36°~69°(平均50°),颌眉角30°~70°(平均55°).术后Cobb'S角16°~28°(平均24°),颌眉角12°~22°(平均16°).矫正患者后凸畸形,改善了视线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后路单阶段腰椎椎弓根截骨并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方法相对简便,临床效果可靠,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志韧;张宝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6例正常肾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膜联蛋白-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35.00%和81.25%(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9%,45.00%和25.00%(P<0.05).肾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7,P<0.05).结论:联合检测膜联蛋白-1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宪龙;李德明;文心;姬永忠;袁博丽;王建平;杜月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的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37%,外科手术占24%.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D-二聚体阳性率100%;血气分析异常78%,心电图变化82%,超声心动图异常82%,下肢B超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异常63%.CT肺动脉造影结果异常80%,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10例行溶栓加抗凝治疗,有效率100%,70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95.7%,20例于患病后立即死亡.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杨晓红;谷春玲;邬超;于丽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七氟醚、丙泊酚维持相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25例.诱导后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以1 mg/(kg·min)递增或递减调整丙泊酚泵入速度,维持BIS在(50±5).比较2组气腹前5 min(T1)、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40 min(T3)和手术结束前5 min(T4)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1)2组各时点BIS、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BIS、平均动脉压、心率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T2、T3、T4时间点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水平均高于T1时间点(P<0.05);丙泊酚组T2、T3、T4时间点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水平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醚预防或减轻气腹致手术中的不利应激反应较丙泊酚有效,适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维持.
作者:邓超;代志刚;董希伟;李燕;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与高分辨率三维(3D)增强T1 WI上肿瘤容积的比较,评价二维(2D)增强T1 WI上肿瘤容积测量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36例成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72次MRI扫描,采用3.0T MRI进行头颅常规MRI平扫和2D(层厚5 mm)及高分辨率3D(1 mm各向同性体素)增强T1 WI,在2D及高分辨率3D增强T1 WI上分别测量肿瘤容积,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二者间差异;并对同一患者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根据肿瘤大小的变化,把肿瘤治疗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稳定和肿瘤进展,采用Kappa加权检验评价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2D及高分辨率3D增强T1 WI上的肿瘤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0,P=0.23),有高度相关性(r=0.95,P<0.01).当根据2种方法测得的肿瘤容积的百分比变化将肿瘤反应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稳定和肿瘤进展时,2种方法的Kappa系数为0.80,总体一致率为86%.结论:在评价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疗效中,2D增强T1WI上肿瘤容积与高分辨率3D增强T1WI上肿瘤容积具有可比性,可作为后者的实用替代方法.
作者:王梅云;韩艳红;程敬亮;史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诊断臂丛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臂丛区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CT检查示肿瘤位于前及中斜角肌间隙5例,其中2例沿椎间孔伸入椎管内,位于锁骨上窝2例,经胸廓入口突入胸腔1例;肿块约4.5 cm×5.0 cm×4.8 cm大小;呈哑铃形5例,梭形3例;边界不清晰者3例,边界清晰者5例;平扫肿瘤密度等于肌肉2例,密度略低于肌肉6例;5例病变内见低密度影,2例可见小点状钙化,1例高密度区包绕裂隙样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示轻度均匀强化2例,中度强化5例、较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4例病灶呈缓慢强化特点,4例有囊变病灶者囊变区呈低度强化或无强化,其实性部分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臂丛神经区神经源性肿瘤CT表现典型,有助于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边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原因及风险,以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914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原因,比较再次剖宫产者、同期1 000名初次剖宫产产妇(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盘异常、子宫不全破裂、子宫切除及术中盆腹腔粘连发生率.结果:阴道试产成功58名,再次剖宫产856名.社会因素301名(35.2%),继发性宫缩乏力192名(22.4%),巨大儿73名(8.5%),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前3位原因.再次剖宫产组手术时间(51±8)mm,术中出血量(382±63)mL;对照组分别为(27±6)min,(290±57)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盆腹腔粘连、胎盘异常、子宫不全破裂、子宫切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风险高,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首次剖宫产十分必要.
作者:娄翠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2例,均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女性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155.43±26.56)分,男性患者评分为(133.45±25.21)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自评量表评分为(154.78±27.13)分,生活可自理者评分为(134.25±22.55)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性别、生活自理情况为影响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支持治疗.
作者:廖卫平;朱丽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钠肽与狼疮性肾炎患者合并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同时测定血浆脑钠肽、白蛋白、肌酐等水平;观察脑钠肽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白蛋白、肌酐的关系.结果:狼疮性肾炎组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心脏损害的狼疮患者脑钠肽明显高于不舍并心脏损害组(P<0.01).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4,P<0.01;r=0.46,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脑钠肽测定有助于发现并监测狼疮性肾炎合并心脏损害.
作者:陈晖;朱清;邵凤民;程银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γ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对小鼠白血病细胞FBL-3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白血病细胞株FBL-3分为6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E组分别用干扰素-γ5,50,200,500 ng/mL处理48 h;F组为干扰素-γ50 ng/mL 处理2周.应用 Transwell侵袭模型检测各组FBL-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C、D和E组穿过 Matrigel 胶的FBL-3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且存在剂量依赖性效应(P<0.05).F组细胞侵袭能力增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γ短期作用(48 h)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明显抑制FBL-3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小剂量干扰素-γ长期作用可促进FBL-3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陈香丽;张王刚;郭建民;赵文利;张茵;雷平冲;朱尊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恒牙早期龋坏对口腔颌面的影响.方法:分析1 200颗年轻恒牙龋坏及伴发颌面部各种症状.结果:年轻恒牙龋坏直接影响咀嚼功能,患侧颌骨长期处于废用状态,可导致颌骨生长不对称,并影响颞颌关节功能的稳定性.结论:年轻恒牙龋坏治疗不及时,可影响颔面部生长发育和功能.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浆脑红蛋白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脑红蛋白在体外循环前后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前后血浆脑红蛋白水平.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第1,2天血浆脑红蛋白水平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浆脑红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成为评价脑损伤的指标之一.
作者:魏波;朱耀斌;刘迎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Ⅰ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7例,其中左心房径线正常35例(A组)、左心房增大72例(B组),同期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及Tei指数.结果:B组左心房内径较A组和对照组增大(P<0.05);E/A值较A组、对照组减小(P<0.05),A组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ei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B组Tei指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可敏感反映早期高血压痛患者左心房结构尚未改变时左心功能下降情况.
作者:杨瑛;杨丽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Ghrel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肠肽类激素,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的内源性配体.Ghrelin能够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可促进生长激素释放、增加摄食、调节脂肪代谢;此外,还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作为一种小分子多肽,Ghrelin在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疾病中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作者:霍昱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与6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275例,连续记录入院后7 d的血压,在发病后6个月时评价预后(远期预后),对急性期血压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6岁,入院NIHSS评分>7分,急性期平均收缩压≥200mm Hg,急性期平均舒张压≥100 mm Hg是老年脑卒中患者6个月预后的危险因素;坚持康复锻炼是老年脑卒中患者6个月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收缩压≥200 mm Hg、舒张压≥100 mm Hg、高龄以及NIHSS评分愈高提示预后不良,积极康复锻炼可改善远期(6个月)预后.
作者:陈金梅;周维智;刘晓红;夏菁;陈缪存;戚幼文;宋艳艳;田发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