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熊祝嘉;岳志刚;李小瑛;段志玲;李玮

关键词: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97例尿路感染患者送检合格尿标本的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8株(69.1%),革兰阳性菌89株(22.9%),白色假丝酵母菌31株(8.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75株(45.1%)、屎肠球菌47株(12.1%)、奇异变形杆菌43株(11.1%)、肺炎克雷伯菌27株(6.9%)、粪肠球菌23株(5.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5.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及早进行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7例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0~80 min;出血量50~200 mL;术后引流量50~150 mL,平均85 mL;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术后胸腰椎后凸Cobb's角矫正5.~20.,平均11.5°;患者2周后恢复工作.随访12~24个月,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有效、可靠.

    作者:杨喜旺;郑稼;刘槃;周大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S50组20例,S75组20例和S100组20例.3组术前10min均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S50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舒芬太尼50 μg+生理盐水至100mL,S75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舒芬太尼75 μg+生理盐水至100mL,S100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舒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至100 mL.镇痛泵参数设定:背景剂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0.5 mL,负荷剂量0.1 mL/kg,锁定时间15 min.比较3组术后4,6,8,24,48 h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术后4,6,8,24,48 h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50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高于S75,S100组(P<0.05),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低于S75,S100组(P<0.05),S75,S100组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μg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100mg用于开胸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婷;姚尚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引起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交感神经兴奋及由此导致的体液内分泌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症状,延缓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本文就OSAHS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OSAHS所致血压的变化及升高的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廉桃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30例,诊断准确率96.8%,1例误诊为淋巴结.颈内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管径改变,腔内实质同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被压闭,深吸气屏气后静脉内径不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腔内无血流信号或信号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未测及血流频谱或测及低速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血栓的诊断.

    作者:季秀珍;何英;张晴;姜倩;杨春林;桂佳佳;万志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量老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82例(老年糖尿病组),成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成年糖尿病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空腹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空腹m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成年糖尿病组(P<0.05或P<0.0l).老年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成年糖尿病组明显,并伴有脂代谢紊乱.结论 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尤其是老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杨伟;李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在预测急性胰腺病情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MS组)、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非MS组)入院时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钙、血清C反应蛋白、p( O2)、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MS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MS组,血清钙和p(O2)水平低于非MS组,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非MS组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非M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高鸿亮;廖如奕;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目的 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ES)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12例RPES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3例行CT平扫检查,其中2例加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6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CT和/或MRI检查示病变均呈多发性,累及双侧枕叶12例,顶叶9例,颞叶4例,额叶2例,基底节区3例,小脑2例,脑干3例;除1例双侧顶叶病变伴发左侧颞叶受累,余病变均呈双侧对称性.CT表现为受累区域皮层及皮层下多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2例CT增强扫描病变均未见强化.MRI表现为受累区域脑回样或大片状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 WI高信号;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显示病变高信号更清晰.10例治疗l~8周行CT或MRI复查,9例病灶明显吸收或消失,l例病变进展.结论 RPES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易于确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需在短期内复查,与其他疾病鉴别.

    作者:李素英;张保民;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异体移植工程细胞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中皮肤附属器作用

    目的 以大鼠深Ⅱ度烧伤为模型,观察工程细胞即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烧伤创面愈合中皮肤附属器再生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雄性Wistar大鼠骨髓MSCs,转染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100 pfu/cell)后备用.16只雌性Wistar大鼠复制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只.在造模同时,观察组将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修饰的骨髓MSCs悬液,对照组将同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注射于创面真皮下.分别于细胞移植后第3,5,7,14,21天计算创口愈合率,第7,14,21天光镜下观察组织愈合及皮肤附属器情况,常规PCR法检测细胞移植后第21天创面组织中性别决定基因Sry片段.结果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有效转染MSCs,修饰的MSCs移植后第7,14天,观察组创口收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第7天观察组表皮化优于对照组,第21天观察组再生表皮明显厚于对照组,并可见再生毛囊和皮脂腺.观察组雌性大鼠创面组织中扩增到Sry基因片段.结论 MSCs联合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异体移植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修复过程中皮肤附属器的形成,且移植的细胞也参与了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附属器的形成.

    作者:赵曼;他维玮;哈小琴;惠玲;贾庆华;王美亮;刘国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指征、相关因素、手术时机及方式、母婴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未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82例进行对照.结果 胎盘异常黏附是急症子官切除术主要指征.急症子宫切除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高于对照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是急症子宫切除术高危因素之一.结论 子宫切除是治疗围产期急性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为降低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应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剖官产率.

    作者:段瑶;曾万江;牛惠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异常的意义.方法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孕妇2 027名和RhD阴性孕妇11名,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于产前常规检测血清IgG抗-A(B)及抗-D效价.结果 2 027名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64者1 076例.11名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清IgG抗-D效价≥16者8例.结论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检测血清IgG抗-A(B)、抗-D效价,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作者:郑萍;蔡莉;何其瑞;刘如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及时诊断、补钠或限制液体人量治疗7~14 d,患者症状缓解,治愈3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危险因素之一;脑耗盐综合征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主要原因;严密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钠浓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及治疗低钠血症.

    作者:邵春香;郭晖;张弘娟;成红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

    目的 评估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 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150例,80例(P组)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70例(R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比较2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P组和R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35±0.89) mSv和(10.21±3.61)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2,P=0.000).2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029,P=0.304).结论 对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运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作者:曹建新;王一民;杨诚;王鹏;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豆异黄酮在低雌激素环境下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在低雌激素环境下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MMTV-erbB-2转基因雌性小鼠90只,分为3组,每组30只.60只行卵巢摘除术使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体内形成低雌激素环境,分别使用含大豆异黄酮饲料(大豆异黄酮组)和普通饲料(普通饲料组)喂养.另30只为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观察乳腺肿瘤的潜伏期及发生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乳腺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豆异黄酮组肿瘤潜伏期较其他2组明显缩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较其他2组高(P<0.05).3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雌激素环境下,大豆异黄酮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作者:蔡向前;张广平;李小卉;苏书娟;侯建峰;韩丹;介晓阳;冯笑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对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患者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咽喉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40例.A组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B组将石蜡油均匀涂抹至喉罩背面及前端.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用药相同.观察2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结果 B组置人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1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置入喉罩前(P<0.05),置入喉罩后5 min与置入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置人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均低于B组(P<0.05).A组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喉罩可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插管期及苏醒期咽部不适,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声民;赵晶;黄宇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3例颈腰综合征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病变节段,确定手术部位和术式,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颈椎和腰椎术前及术后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时,颈椎和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8.41%和83.10%,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颈腰综合征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潘亚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9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和免疫病理分型,分析其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多见,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少见;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占75.51%,Ⅳ,V和Ⅵ级分别占12.24%,10.21%和2.04%;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IgM沉积型多见.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其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

    作者:吴文先;程艳波;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因偶然发现无痛性乳腺肿块就诊60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诊断为乳腺癌,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42例,硬癌2例,单纯癌3例,髓样癌2例,瘤样增生6例,硬化性腺病4例,纤维腺瘤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中/低回声光团、边缘“蟹足征”、肿瘤直径纵横比>1、肿块后方声衰减或声影、砂粒样钙化、粗大扭曲丰富的血流信号、高速高阻的频谱特征、腋窝肿大淋巴结为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疑诊乳腺癌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肖迎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MRI平衡快速场回波成像在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衡快速场回波(balanced-fast field echo,B-FFE)成像替代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囊肿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MRI增强扫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01例(175个病灶)、肝囊肿患者126例(273个病灶)、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囊肿患者36例(海绵状血管瘤病灶58个、肝囊肿病灶75个)的B-FFE成像检查结果,并与MRI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FFE成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灶221个,诊断符合率94.85%;诊断肝囊肿病灶332个,诊断符合率95.40%;总体鉴别正确543个病灶,鉴别正确率95.18%.结论 B-FFE成像鉴别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能力接近MRI增强扫描.

    作者:方春;王立章;俞方荣;王延春;方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表现,为帕金森病诊断及分期治疗提供客观观察指标.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48例(帕金森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比较帕金森组与对照组、早期帕金森组与中晚期帕金森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结果 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白分比及肌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百分比、异常率均低于中晚期帕金森组(P<0.01或P<0.05).结论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分期治疗的客观评价方法.

    作者:洪丽;赵燕民;王献;李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组(A组),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臭氧治疗组(B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后7d及1,3个月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结果 2组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腰大肌血肿、椎间盘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B组术后7d及1,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96.67%,A组优良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作者:张建军;宋兴华;谢纪宝;折胜利;侯国柱;陈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