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周祖勇;吴宇东;易旺东;周红辉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SC组)患者96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36例;同期正常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TEMl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UAP组(P<0.05);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5);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孕妇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试验组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常规给予头孢美唑注射液1 g,静脉滴注,2次/d,疗程3 d.2组均根据羊水污染情况酌情应用甲硝唑或奥硝唑注射液.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2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应用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生素费用.结果:2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未应用甲硝唑或奥硝唑,对照组应用率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抗生素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涂勤;刘莉;何雯;夏朝晖;龙敏;赵建伟;曹晓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部分液体通气减轻油酸诱导乳猪重度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以全氟化碳为栽体的部分液体通气对油酸诱导乳猪炎症反应后气体交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油酸间断注射诱导乳猪急性肺损伤,随机分为部分液体通气组(实验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分别于模型建立前、肺损伤后每隔6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 h后,取动脉血离心,监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取左下肺组织,监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实验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光镜检验显示部分液体通气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部分液体通气可以改善油酸诱导乳猪肺损伤模型气体交换功能,明显减轻乳猪肺部炎症反应和组织学损伤.

    作者:朱耀斌;王强;李晓锋;李建安;凌峰;范祥明;李志强;刘爱军;黄景彬;刘迎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茧症诊断与治疗5例报道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疾病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茧症为少见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手术及病理确诊.放射学检查能协助诊断.手术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为一层致密,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膜所包裹即能确诊.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为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邹文贵;吕孟;武江宏;袁之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采用阴道清洁度、pH值、阴道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阴道微生物功能评估168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168例体检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7例(69.64%),微生态失调者51例(30.36%);微生态失调51例者中确诊滴虫性阴道炎2例(1.19%),细菌性阴道病3例(1.7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例(2.98%);41例未确诊者阴道菌群正常但阴道pH值、清洁度、阴道微生物功能异常者27例(16.07%),菌群异常者14例(8.33%).结论:阴道微生态状况是评估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良好指标.

    作者:江敬红;张蔚;王卓然;易跃雄;苏钰;李金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z36例(DM组),无糖尿病患者236例(NDM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冠心病定义为≥1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50%,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 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用冠状动脉病变总记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DM组冠状动脉病变总记分明显高于NDM组(P<0.05),3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比例显著高于NDM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且较严重,应早期多环节防治.

    作者:边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0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病情分为2组,其中轻症组15例,重症组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作对照.每例均分别在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问黏附分子-1和γ-干扰素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并同时行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恢复期则逐渐趋向正常,其变化曲线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的变化趋势相似,而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趋势相反;血清白细胞介素-10在病程前四期增高;轻、重2组急性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比值均明显升高,2组峰值分别为0.45±0.75和0.23±0.25,与对照组0.12±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γ-干扰素、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以及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比值均明显升高,且与肝、肾损害呈相关性,提示趋化因子与黏附分子之过度表达,加上TH1/TH2失平衡,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对症治疗和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作者:张东军;孙志坚;马志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根据肱骨外科颈骨折特点,分析应用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失败的原因,以减少手术失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失败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情况、内固定位置、术后是否外固定、功能锻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内固定失败与钢板承受的张应力有关.结论:不稳定性骨折、内固定物植入位置不佳、过度锻炼等引起钢板偏应力过大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规范操作、准确植入内固定物、适度锻炼能有效避免固定失败.

    作者:王红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合深低温停循环的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8例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采用右腋动脉插管或同时行右股动脉插管,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右侧单侧顺行脑灌注、继以双侧脑灌注,必要时再改为左侧单侧脑灌注保护,总结术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死亡2例(11.1%),分别死于顽固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迟发性消化道大出血,均非严重中枢神经性并发症致死;存活患者5例有短期精神症状经治疗痊愈,余均恢复良好,无严重脑部并发症.结论:结合深低温停循环的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可以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提供良好的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作者:葛振伟;赵文增;谢周良;杨志远;王佳祥;张志东;程兆云;顾以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贲门癌术中化疗178例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中化疗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化疗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手术患者20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术后也未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化疗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化疗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且能提高5年生存率,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连福;朱霞;陈明会;张泉河;李希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单纯聚焦超声组(A组)64例和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加光疗组(B组)64例.A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B组在聚焦超声治疗基础上给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B组治愈率高于A组(P<0.05),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聚焦超声.

    作者:吴瑞芳;张菊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8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Tie2及CD34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Tie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58.7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血管生成素-2和Tit2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尿、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血管生成素-2和Tie2阳性表达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血管生成素-2和Tie2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作者:蔡大伟;陈晓楠;刘学峰;吴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影像表现

    目的:观察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影像表现,提高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数字乳腺钼靶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并比较数字乳腺钼靶X线、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准确性.结果:数字乳腺钼靶X线诊断46例,误,漏诊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0例,误、漏诊8例;CT诊断41例;误、漏诊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薄层CT检查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钼靶X线或薄层CT扫描检查对早期乳腺癌有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可作为筛查乳腺癌的辅助手段.

    作者:吕亚萍;毛勤香;杨兴华;王高兴;涂颖华;黄海燕;孙嗣麒;黄忠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 4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脑萎缩并发脑出血68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与单纯脑出血病例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脑萎缩并发脑出血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点,血肿破入脑室系统比例高,脑积水发生率高,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脑出血病例,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感染或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结论:脑萎缩并发脑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王修军;韩登峰;张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胃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经典手术,术后效果好,但存在术后肠管功能、胆管功能受影响等缺点.目前治疗追求既要保证生命又要提高生活质量,大限度减少术后可能对患者产生生理影响的目标.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保证良好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符合现代外科的要求,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作者:范恩学;孙海侠;姜恩文;丁道亮;江玉娟;房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进口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进口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50 mg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后按试验方案采血,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250 mg后去羟肌苷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1.7±1.0)h,Cmax(604.6±41 5.1)μg/L,AUC0 t(1 381.8±670.0)μg·h/L,AUCo-∞(1 408.3±672.7)μg·h/L,t1/2 (1.7±0.3)h,Vd(629.4±622.7)L,CL(252.6±206.9)L/h.结论:进口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吸收较片、分散片和散剂为慢,但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与其他剂型相近.

    作者:赵红卫;秦玉花;张伟;丁祖锐;赵钰敏;张逸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诊断颅内脂肪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脂肪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表现.结果:颅内脂肪瘤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为中线及附近的脂肪密度影,CT值-25~-120 Hu,平均-61.6 Hu,病灶边界清楚,无明显占位效应.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合并的畸形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脂肪瘤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任一平面重建图像,能与MRI相媲美,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

    作者:赵志清;罗帝林;吕永革;王建华;吴冬;许朝璇;杨茂洪;郑可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氯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氯沙坦及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40例,氯沙坦组40例,联合组40例,分别给予贝那普利、氯沙坦、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E/A比值及疗效.结果:3组用药期间血压均控制在目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舒张期末宣间隔厚度、心室后壁厚度、心室质量、心室质量指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E/A比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善优于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P<0.05),贝那普利组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P<0.05),贝那普利组和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氯沙坦均可逆转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作者:岳高峰;黄梅;伍磊;张莲菊;魏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后腹痛无缓解的急性胃肠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阿托品(对照组)和硫酸镁(观察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镁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胃肠炎腹痛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作者:王承辉;杜凌;何小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膜透析患者54例,血清白蛋白≥35 g/L为A组,血清白蛋白<35 g/L为B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留取24 h尿量及腹透液,记录总量并检测尿素氮、肌酐.随访观察以上指标和残余肾功能.结果:B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负相关,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残余肾功能均下降,而B组血清白蛋白自腹膜透析6个月即开始下降,与透析初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残余肾功能下降值与透析初月比较也明显下降,但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残余肾功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营养不良导致低水平血清白蛋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炎症介质可加速残余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夏春英;邵维斌;姚利群;陈学英;陈丽娜;巢军;刘小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各种病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本文介绍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分级、监测(包括一般临床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等),强调原发病治疗(止血)是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基础;并介绍液体复苏的发展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新策略、复苏常用的液体种类、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防治低体温及复苏终点指标等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作者:张文武;黄子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