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胰腺损伤诊治体会

陈晓燕;丁佑铭;王卫星

关键词:胰腺外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圈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华支睾吸虫病的彩超诊断价值

    0

    作者:曹霞;杨欣;黄雪兰;郑春梅;卢晓潇;王薇;莫德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肾脏受累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分析

    目的:探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肾脏受累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化检验、组织病理、X线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可有溶骨病变、贫血、肾损害.血清高钙、低免疫球蛋白,血、尿轻链比值异常等.乳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可对多发性骨髓瘤分型.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准确鉴定血、尿蛋白免疫球蛋白成分,度时进行X线与骨髓象检查,可减少误诊.

    作者:杨宝友;白波;刘宝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场强MRI在膝部隐性骨折及挫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膝部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明显外伤史患者33例共36个膝关节,行X线平片检查及MRI检查,其中12例行CT检查.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MRI检查33例患者36个膝关节均有骨挫伤,表现为骨髓内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像呈高信号的片状及地图样异常信号影,其中合并骨折25例,所见骨折呈长T1长T2改变,以不规则形居多,T2WI与STIR像呈高信号.以T1WI更明显.部分骨折线在T1WI,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MRI检查伴随病变有韧带的损伤,SE序列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而在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损伤部位及形态好,其中17例合并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结论:MRI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骨挫伤,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作MRI检查.

    作者:杨群顶;孙培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预防性树脂充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能更多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的治疗窝沟点隙早期龋坏的方法.方法:在后牙窝沟患早期龋坏的患者中随机挑选63例,共168颗患牙,通过临床配对实验的方法将这些患牙分为简单充填组、预防性扩展组、预防性树脂充填组,3年中动态观察3组患牙继发龋的发生率.结果:预防性扩展组与预防性树脂充填组3年后继发龋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龋患龋率均低于简单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树脂充填既能有效降低继发龋患龋率,又能较预防性扩展保留更多牙体组织,是一种更符合现代牙体修复保守洞形预备要求的治疗窝沟点隙早期龋坏的方法.

    作者:彭朝晖;朱珊;马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癫(癎)患者抑郁情绪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抑郁情绪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特征,为癫(癎)病情判定寻找更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52例癫(癎)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癫(癎)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的异常率为73.1%(38/52),事件相关电位中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中相关因子分和总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P3波潜伏期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中相关因子分呈正相关(P<0.01),而P3波幅与其呈负相关(P<0.01).结论:癫(癎)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障碍明显,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可作为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判定指标.

    作者:李六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6例胰腺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圈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陈晓燕;丁佑铭;王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弹性支具在小儿手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康复的新方法.方法:创面愈合后早期被动锻炼时主要由家长对患指各关节囊实施牵拉、捻转、背伸屈曲运动,间歇期佩戴个性化的弹性支具.结果:伤后6个月~1年随访14例23只手功能良好,3例6只手外观基本正常,功能较好,指关节无明显功能限制;2例3只手外观及功能欠佳,功能障碍者4例5只手.结论:尽早进行手部功能锻炼,间歇期应用手部弹性支具配合抗瘢痕药物等措施,可减轻瘢痕挛缩畸形,使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手部功能得到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赵耀华;景福琴;邓海涛;吴晓勇;沈耀明;徐丽红;黄伟琪;马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SA在ICU分布情况调查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同源性分析

    目的:监测ICU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环境中MRSA的携带及分布情况,以提出针对性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ICU的20位医护人员、8例住院患者的手、咽和鼻前庭等部位,及ICU环境中的物体表面和空气同时进行采样,采用免疫富集-显色培养基分离MRSA,应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MRSA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捡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MRSA的耐药谱分型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之间的差异,判断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环境中分离的MRSA的相关性.结果:共栓出31株MRSA,20位医护人员11位检出15株MRSA,8位患者5位检出9株MRSA,分离于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重复分离株经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同源性分析均为同一克隆菌株.52份环境物体表面检出7株MRSA.根据随机扩增多态DNA聚类分析可以将检出的MRSA分为3个类型.结论:医护人员MRSA带菌率较高,部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MRSA有较高的同源性,ICU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MRSA传播.

    作者:付广林;马筱玲;耿先龙;张义永;高玉录;英恒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下使女性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使女性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100例拟行子宫和/或卵巢切除的患者,常规给予硬膜外麻醉.术前按序贯法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3.8 μg/mL,递增(减)梯度为0.2 μg/mL.以呼之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将患者分为入睡组51例和未睡组49例.监测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使女性患者意识消失的血浆靶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为3.2 μg/mL.应用丙泊酚后入睡组和未入睡组的脑电双频谱指数低值分别为(61.2±4.65)和(80.4±4.6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丙泊酚的血浆靶控输注浓度,将硬膜外麻醉下女性患者的镇静程度调整到佳水平,脑电双频谱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其麻醉镇静深度.

    作者:梁永新;王世端;滕如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特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性改变及意义.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Ⅱ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只,体外培养乳兔心室肌细胞,观察107mol/L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48 h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血管紧张素Ⅱ组心室肌细胞膜电容较正常对照组增加38.22%(P<0.0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较对照组延长22.1%(P<0.01);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较对照组下调28.6%(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持续刺激可引起心室肌细胞电重构,可能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王康君;赵永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悫者的治疗作用及干预治疗8周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后,75 mg/次,1次/d,连用8周,评价并比较治疗8周时2组临床疗效及干预治疗8周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时,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8周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提高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和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素妓;姚金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肾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的建立

    目的:筛选肾癌特异相关蛋白质,建立用于肾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肾癌患者48例与正常人83例血清,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别检测其蛋白表达谱,用BioMarkerWizard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再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建立肾癌诊断优分类树模型.结果:在48例肾癌患者、83例正常人血清中共检测出44个差异蛋白质峰,在质荷比从2 800到16 100的差异蛋白中有21个蛋白质相对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选出12个差异蛋白建立分类树模型,用于鉴别肾癌患者与正常人,该模型在学习模式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47%(129/131),97.91%(47/48),98.79%(82/83),在测试模式下这3项指标分别为87.02%(114/131),85.42%(41/48),87.95%(73/83).结论:肾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具有一定优越性,为肾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张远耀;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魏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腰疝2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腰疝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腰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先天性因素1例,外伤因素3例,另外17例均为非外伤因素所致.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利用自身邻近组织缝合修补16例,1例复发,补片修补后治愈;5例用补片修补后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临床表现和体征是诊断腰疝的关键,彩超、CT、MRI可协助鉴别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腰疝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波;尤龙;白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1例术后3 d死于肺部感染,2例出院后失去随诊,余18例患者X线片及临床检查获愈合,无术后髋关节活动受限,再骨折及关节脱位、松动、后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少等优点,可行早期关节活动及负重,迅速恢复患肢功能,有效防止髋内翻,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负担.

    作者:张林锋;赵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4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结果:术后患者月经情况全部改善,促黄体生长激素、睾酮及LH/FSH值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排卵率83.7%,妊娠率72.1%.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损伤小、粘连轻、恢复快、疗效高的特点,可有效改善月经,恢复排卵,促进妊娠,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丽;马树强;周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连表麻气管导管缓解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连表麻气管导管对缓解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连表麻气管导管组(Ⅰ组),普通气管导管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呛咳发生率.结果:整个苏醒和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与手术结束时比较,Ⅰ组无明显变化,Ⅱ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后5 min恢复到基础值;组间比较,拔管前5 min I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5 min和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表麻气管导管气管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麻醉苏醒拔管期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性呛咳、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波动.

    作者:孟宏伟;石志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导升明对照组,治疗组、导升明对照组分别以参虫胶囊、导升明灌服,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各组大鼠电镜下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的情况.以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结果:电镜下,模型组1个月、3个月、6个月随病程的延长,视神经组织局部结构紊乱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治疗组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病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虫胶囊可通过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霍勤;衡昆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11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均10 d为1个疗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血供,观察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脑组织供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袁俊丽;袁记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P<0.01);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结论: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祝兴旺;张明明;宋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细菌性痢疾335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菌群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3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培养出志贺氏菌属阳性标本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35份粪便标本检测出细菌66株,其中志贺氏菌属3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属8株,变形杆菌属17株,副溶血性弧菌属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未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的志贺氏菌株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萘啶酸、四环素、利福平耐药.结论:北京市海淀区急性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以志贺氏菌属为主,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可作为细菌性痢疾首选药物.

    作者:董建平;李玉贤;田国保;胥婕;孙培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