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韩荣丽;刘宗芳;简立国;孙利强;李恩

关键词:心肌梗死, 卡维地洛, 心室重塑, 转化生长因子-β1
摘要: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存活24 h者32只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10 mg/(kg·d),对照组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5 mL/(kg·d);假手术组10只为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者,给予生理盐水15 mL/(kg·d),均经灌胃给药.观察各组4周末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假手术组比较,4周末大鼠心脏质量、左心室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室重塑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卡维地洛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抑制Ⅰ型胶原的沉积,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肠结核误诊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肠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痛、低热、腹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等为主,需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纤维结肠镜加活检、手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诊断,3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12例因误诊或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并发症行手术治疗.结论:肠结核的误诊率较高,X线胸片、CT、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培养检查、钡灌肠、纤维结肠镜等是有效检查方法,确诊后抗结核治疗,若出现并发症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刘景亮;金锋;张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99mTc-C50与67Ga辐射吸收剂量的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99mTc-C50与67Ga在人体主要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并比较分析99mTc-C50的辐射安全性.方法:分别将99mTc-C50与67Ga通过静脉注射注入2组小鼠体内,按时间顺序分别处死小鼠,并测量各器官放射性计数,由Dvalue软件推算人体各器官辐射吸收剂量.结果:获得99mTc-C50和67Ga在人体各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并得到初步验证.结论:99mTc-C50有较理想的体内分布和代谢特性,吸收剂量较低,是非常安全的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剂.

    作者:夏伟;吕中伟;袁雪宇;蔡海东;侯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腺苷钴胺组和维生素B12组,治疗4周,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并定期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测试、汉密顿焦虑量表测试.结果:2组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钴胺组优于维生素B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优于维生素B12.

    作者:高金颖;杨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诊断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6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80 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确定梗阻部位及梗阻是否完全,从而确定手术时机.结果;45例泛影葡胺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4.8 h,1~6 d(平均3.3 d)后症状消失;21例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对明确梗阻部位及选择手术时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作者:孙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下使女性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使女性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100例拟行子宫和/或卵巢切除的患者,常规给予硬膜外麻醉.术前按序贯法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3.8 μg/mL,递增(减)梯度为0.2 μg/mL.以呼之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将患者分为入睡组51例和未睡组49例.监测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使女性患者意识消失的血浆靶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为3.2 μg/mL.应用丙泊酚后入睡组和未入睡组的脑电双频谱指数低值分别为(61.2±4.65)和(80.4±4.6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丙泊酚的血浆靶控输注浓度,将硬膜外麻醉下女性患者的镇静程度调整到佳水平,脑电双频谱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其麻醉镇静深度.

    作者:梁永新;王世端;滕如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8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临床症状严重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1年,22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无复发;4例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轻微腰部不适,劳累后出现腰痛,短暂休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2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大部分消失,但未能恢复正常体力活动.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突出物较大且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应尽早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作者:张会生;张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细菌性痢疾335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菌群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3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培养出志贺氏菌属阳性标本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35份粪便标本检测出细菌66株,其中志贺氏菌属3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属8株,变形杆菌属17株,副溶血性弧菌属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未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的志贺氏菌株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萘啶酸、四环素、利福平耐药.结论:北京市海淀区急性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以志贺氏菌属为主,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可作为细菌性痢疾首选药物.

    作者:董建平;李玉贤;田国保;胥婕;孙培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癫(癎)患者抑郁情绪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抑郁情绪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特征,为癫(癎)病情判定寻找更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52例癫(癎)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癫(癎)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的异常率为73.1%(38/52),事件相关电位中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中相关因子分和总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P3波潜伏期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中相关因子分呈正相关(P<0.01),而P3波幅与其呈负相关(P<0.01).结论:癫(癎)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障碍明显,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可作为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判定指标.

    作者:李六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肾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的建立

    目的:筛选肾癌特异相关蛋白质,建立用于肾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肾癌患者48例与正常人83例血清,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别检测其蛋白表达谱,用BioMarkerWizard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再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建立肾癌诊断优分类树模型.结果:在48例肾癌患者、83例正常人血清中共检测出44个差异蛋白质峰,在质荷比从2 800到16 100的差异蛋白中有21个蛋白质相对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选出12个差异蛋白建立分类树模型,用于鉴别肾癌患者与正常人,该模型在学习模式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47%(129/131),97.91%(47/48),98.79%(82/83),在测试模式下这3项指标分别为87.02%(114/131),85.42%(41/48),87.95%(73/83).结论:肾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具有一定优越性,为肾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张远耀;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魏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青春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和TGF-β1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肝、肠组织,利用RT-PCR技术测定TNF-αmRNA、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中有一定水平表达,失血性休克组中表达水平高,TGF-β1处理组较失血性休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TGF-β1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通过抑制TNF-α,ICAM-1基因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而发挥对肝、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东瑞;孙培春;吴刚;韩斌;朱元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β1~42致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

    目的:建立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经Y型电迷宫试验测试其行为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免疫组化显示海马CA1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减少,蛋白印迹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条带变细,灰度值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减少可能参与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作者:孙争宇;索爱琴;张杰文;李玮;吕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导升明对照组,治疗组、导升明对照组分别以参虫胶囊、导升明灌服,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各组大鼠电镜下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的情况.以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结果:电镜下,模型组1个月、3个月、6个月随病程的延长,视神经组织局部结构紊乱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治疗组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病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虫胶囊可通过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霍勤;衡昆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对本院完成的40例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第1 d≥0.5者13只眼(32.50%);第3 d≥0.5者25只眼(62.50%);第7 d≥0.5者34只眼(85.00%);1个月≥0.5者36只眼(90.00%);3个月≥0.5者36只眼(90.00%).结论:基层医院有必要开展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视觉需求.

    作者:杨得胜;闫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悫者的治疗作用及干预治疗8周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后,75 mg/次,1次/d,连用8周,评价并比较治疗8周时2组临床疗效及干预治疗8周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时,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8周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提高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和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素妓;姚金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白介素-10与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10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各种炎性因子的产生而调控炎症反应.此外,还能刺激B淋巴细胞反应,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白介素-10与许多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牙周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对白介素-10与牙周病之间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朱宇锋;张晶;管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6例胰腺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圈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陈晓燕;丁佑铭;王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的启动因素、心电图表现及处理

    目的:阐述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的设计思想、启动因素、心电图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发生噪音反转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因发生快速心律失常而启动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程控缩短起搏器心室后不应期可使其终止.1例因肌电位干扰而启动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程控降低感知灵敏度并将感知极性改为双极可终止噪音反转.结论:噪音反转是现代起搏器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其启动有心脏自身和心脏外2种因素,心电图表现与感知不良容易混淆,应认真鉴别并正确处理.

    作者:楚英杰;郭继鸿;彭跃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维与三维超声相结合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相结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GEV730及Philip Evision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7 564例18~42周妊娠妇女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多角度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结果:7例胎儿唇腭裂畸形,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超声产前检出率100%.结论: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检查能更清晰、逼真、直观、准确显示胎儿颜面部结构,提高胎儿唇腭裂畸形检出率.

    作者:闫媛媛;孟淑红;王蓓蓓;张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心肌缺血、心室功能情况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对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表现为可逆性心肌缺血,3例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缺血患者中31例阳性显像(血管狭窄程度≥50%),32例阴性显像,且二者缺血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显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高血压性心脏痛患者心肌缺血.

    作者:高玲;贾鹏;郭万华;施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华支睾吸虫病的彩超诊断价值

    0

    作者:曹霞;杨欣;黄雪兰;郑春梅;卢晓潇;王薇;莫德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