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力;陆文;高建东;张妍;张素雅;徐婷;朱瑾
生命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医养生学蕴涵丰富的生命与健康知识,倡导将保养生命与人的一生相伴始终.我们以中医养生学课程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开展“教育式、启发式”问卷调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养生课堂及养生实践之中.通过生命与养生的教育及实践,敦促大学生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活,强化生命意识,增进对生命的认识、尊重与关爱,逐渐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自然健康生命观.
作者:金红;杨智;金一;凌晓;王凯玲;谷捷;邹晨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补阴丸及加减方对去卵巢大鼠(OVX)血清性激素FSH、LH及体质量、肾上腺指数影响.方法:以OVX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补阴丸组、大补阴丸加减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FSH、LH变化,并对大鼠体质量、肾上腺指教进行检测.结果:大补阴丸及加减方能显著降低OVX大鼠LH、FSH及体质量水平,明显升高肾上腺指数.结论:大补阴丸及加减方可纠正OVX大鼠FSH、LH激素水平,缓解肾上腺萎缩状况.
作者:汪文来;赵红霞;金香兰;张玲;王震;卢贺起;岳广欣;于峥;张立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乌灵胶囊)60例、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片)58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d、28d、42d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安全性检查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68.3%,与对照组69.0%疗效相当(P>0.05),2组治疗后HAMD、HAMA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低于对照组20.69% (P <0.01).结论:乌灵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片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盐酸氟西汀片.
作者:孙利;谷春华;任君霞;田野;杨立波;张喜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摩囟门轻手法对小儿夜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小儿夜啼症分别施用摩囟门轻、重手法,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手法有效率为92.86%,重手法有效率为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58.33%.经统计学比较,2组间存显著差异.结论:轻摩囟门治疗小儿夜啼症效果较好.
作者:陈虎;刘淑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及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行pMCAO术,根据longa评分随机分层分为5组予不同灌胃治疗.行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大鼠神经行为改变,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熊胆粉组大鼠NarrowAlley Corner Test得分较模型组降低,缺血侧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较少.结论:熊胆粉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减轻脑组织病理损害,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富苏;韩经丹;周杰;范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养阴生津法是热毒血瘀证的重要治疗大法,以温病学的治则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凉血解毒以祛除致病之因;滋阴护络、畅利血行以减轻病损;养阴扶正,预防外脱.对本治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拓展养阴生津方药的运用范围,探索养阴生津方药的运用规律,研究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探索治疗热毒血瘀证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方剂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李民;孙学娟;杨进;王灿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例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西药治疗,观察组8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39.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安泰汤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适宜诊治方法.方法:选取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应用安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应用更年安片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60%.2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11.47±5.58)较对照组(18.40±7.56)减少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E2水平(45.68±40.57)均较治疗前(11.44±10.36)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28.73 ±5.15,39.27±6.03)较治疗前(54.46±7.68)降低,LH水平(25.05±1.24)较治疗前(39.15±1.1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泰汤是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剂.
作者:赵嘉勇;孟宏;郝晋东;刘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证候类型特点.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地区共收集3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支配高脂血症诊断信息的公因子,以确定高尿酸血症中医分型.结果:(1)3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症状可分为7类,分别为痰浊阻滞、气虚、脾虚、湿热、肾虚、水湿停留、血瘀.(2)高尿酸血症患者以虚证居多,尤以肾虚(41.81%)情况突出.汉族与维吾尔族比较,气虚、湿热、水湿停留、血瘀罹患率均较维吾尔族高(P<0.01),而脾虚、肾虚罹患率则低于维吾尔族(P<0.o1).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类型特点不同.汉族人群以痰湿瘀为主,维吾尔人群以虚为主.
作者:王燕;赵长海;王先敏;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平和体质是中医体质分类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被认为其内涵就是健康体质和正常体质.在平和体质辨识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存在矛盾之处.因而认为,中医平和体质并非单纯的完美态健康体质,应是一个兼具包容性质的复杂组合体,是一个广义化的集合体.
作者:高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从当代和历代医家对《内经》中有关“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足”字的争论,结合“足”字本意的解释、《内经》中“足”字字义分析和临床实际情况,认为此“足”字原意为人体足部,“丁”指糖尿病足部坏疽、痛风.“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注解的争论有助于加深对于“丁”认识的细化,“足”字不限于人体足部的解释在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要全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CAAS)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T2DM具有血瘀证合并CAAS患者为A组,加丹红注射波治疗,无血瘀证不舍并CAAS的T2DM为B组,健康体检者为C组,均检测血瘀病理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3.33%.A组治疗前及B、C3组间的sICAM-1、sVCAM-1、ET-1、Hs-CRP、全血低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各项指标依次降低(P<0.05,P<0.01);A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细胞黏附分子和ET-1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及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瘀证.
作者:张太阳;熊燕;李淑兵;肖茜丹;李勇峰;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急诊留观的因素以及中医证候,为今后处理相关并发症,以及提高中医参与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诊留观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和试验室资料,并用SPSS17.0进行相关统计.结果:2011年急诊留观病人959人,慢性肾脏病患者96人,平均年龄73.05±13.24岁,60岁以上者占87.5%,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多,占37.4%,并且全部处于CKD3~5期;就诊的主要病因分别是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和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出血的死亡率高.中医证型分为风动、血瘀、热毒、水气、湿热、湿浊6型,其中以风动证的SAPSⅡ评分高.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龄以及肺部感染是CKD患者急诊留观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预防感染是减少CKD患者急危重症的关键.关注中医证候为风动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危重证候.
作者:王洪霞;范亚兰;王雁;温燕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通过分析“因郁致痹”病机与“因痹致郁”临床表现,探讨痹证从郁治疗的方法,并结合临床验案讨论从郁治痹的疗效,强调情志治疗在痹证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吴晶金;刘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系统分析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全文数据库,以“乌梅丸和溃疡性结肠炎”为检索词;纳入自1979年至2012年8月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乌梅丸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0版本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对照药相比,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闫曙光;惠毅;周永学;李京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风之形成在于寒热不均,自然界如此,人体亦是如此.风在五行属木,风之特点,其性上扰,风先伤人皮毛,风犯中土.风为木,制之者金也,故临床诸般辛药可制风散风也;风为木,抗之者土也,故诸般土药可抗风也;风为木,主之者肝胆也,故诸般肝胆药可行其疏泄之能,使风归正化也;对于水亏风动者,又当滋水以息风.
作者:韩红伟;张德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草发明》作者明代皇甫嵩、皇甫相.本书的学术特点为发展归经学说,主张重新认识三品药物,对割股疗亲及部分人部药提出异议,对药物使用、治法等多所发明等.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仲景学术是中医学的灵魂和根本,如何传承仲景学术直接关系到中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要做好仲景学术传承工作,必须回归精英教育,因材施教,立足中医特色,注重学用结合,并重视对学生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作者:郑玉玲;王振亮;詹向红;呼海涛;闫国立;张瑞;任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窦材为宋著名医家,著《扁鹊心书》,书中在辨治血证方面有独到之处.其认为血证与自身不摄、禀赋不足及误治等有关,在治疗上讲求治病求本、不可专尚寒凉;崇尚温补,不避寒凉之旨;热病治凉,遵元气勿损;注重灸法,常灸药并用;外治止血,结合内服针灸;药性不同,服药时间有别;出血势急,不可见血止血等,并重视饮食、房室对疾病的影响,反映出其重视阳气的思想,推崇灸法、反对妄用寒凉攻下的思想在当时纠偏救弊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艳彦;潘桂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中医属“振掉”、“颤证”、“痉证”、“肝风”等范畴.目前西医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且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西药用量,且毒副作用小.中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该领域大有作为,本文就帕金森痛的中医治疗状况及进展予以介绍.
作者:陈枫;袁盈;陈思岐;蔡向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