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灵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孙利;谷春华;任君霞;田野;杨立波;张喜芬

关键词:抑郁症, 随机对照, 盐酸氟西汀片, 乌灵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乌灵胶囊)60例、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片)58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d、28d、42d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安全性检查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68.3%,与对照组69.0%疗效相当(P>0.05),2组治疗后HAMD、HAMA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低于对照组20.69% (P <0.01).结论:乌灵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片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盐酸氟西汀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化瘀通络法在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中风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化瘀通络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而具有防治中风病的确切疗效,对于降低中风病复发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化瘀通络法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贯穿其二级预防的全过程.

    作者:张彬;胡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急诊留观因素及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急诊留观的因素以及中医证候,为今后处理相关并发症,以及提高中医参与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诊留观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和试验室资料,并用SPSS17.0进行相关统计.结果:2011年急诊留观病人959人,慢性肾脏病患者96人,平均年龄73.05±13.24岁,60岁以上者占87.5%,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多,占37.4%,并且全部处于CKD3~5期;就诊的主要病因分别是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和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出血的死亡率高.中医证型分为风动、血瘀、热毒、水气、湿热、湿浊6型,其中以风动证的SAPSⅡ评分高.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龄以及肺部感染是CKD患者急诊留观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预防感染是减少CKD患者急危重症的关键.关注中医证候为风动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危重证候.

    作者:王洪霞;范亚兰;王雁;温燕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现状概说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中医属“振掉”、“颤证”、“痉证”、“肝风”等范畴.目前西医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且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西药用量,且毒副作用小.中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该领域大有作为,本文就帕金森痛的中医治疗状况及进展予以介绍.

    作者:陈枫;袁盈;陈思岐;蔡向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 (AQP5)的表达为靶点,探讨增液布津汤对SS模型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以环戊硫酮为对照组,给予中药煎剂增液布津汤灌胃.镜下观察颌下腺病理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分析模型鼠颌下腺AQP5的表达.结果:给予增液布津汤高、中、低剂量组的AQP-5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升高了32.84%、12.54%、4.51%.结论:增液布津汤可能通过抑制SS模型小鼠淋巴细胞浸润的病理进程,促进AQP5的表达,改善唾液腺分泌功能,缓解SS口腔干燥症状.

    作者:金桂兰;何慧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形神合一”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也是中医心理学奠基的理论之一.其思想内涵为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且神是形的功能活动体现,即所谓“形具神生”、“形质神用”、“神能御其形”.此理论几千年来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保健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深入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昊;杜渐;张振华;邵祺腾;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仁汤临证举隅

    笔者近年来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自汗症、痤疮、湿疹等内科杂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自汗孟某,女,48岁,国家公务员,2012年1月30日就诊.自诉半年多来蒸蒸汗出,吃饭饮茶汗出加重,胸背及头颈汗出如注,虽入冬季仍汗出不减,时有胸闷烦躁.患者形体丰腴,颜面油亮;饮食正常,睡眠多梦易醒,小便短赤,大便溏,月经正常;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滑稍数.辨证属湿热交蒸,迫津外泄,投三仁汤加减:杏仁12g,滑石30 g,通草6 g,白蔻仁10 g,竹叶10 g,厚朴6 g,生薏苡仁30 g,半夏10 g,苦参30 g,莲子心10 g,浮小麦30 g,生鸡内金12 g,白茅根60 g,生栀子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2年2月10日复诊:上药3剂汗出减半,7剂大小便次数减少,睡眠好转,胸闷减轻.后以此方出入20余剂,自汗告愈.

    作者:王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前列腺炎从脾胃论治临床观察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但治疗多疗效欠佳,病情缠绵.笔者根据“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必先实脾”的原理及男性体质的特殊性,在临床从脾胃入手,运用补中益气汤或平胃散等方药加减治疗本病20余例,收效颇佳.

    作者:孙成力;陆文;高建东;张妍;张素雅;徐婷;朱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温阳化湿利水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研究

    目的:观察温阳化湿利水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加中药、西药基础治疗,疗程为半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后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个月后将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1~4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1.11%、93.33%、95.56%;对照组第1~4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64.58%、73.33%、84.44%、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发热、乏力、咳嗽、胸痛改善情况分别为100%、95.2%、91.7%、90.7%,对照组分别为87.5%、77.5%、78.9%、8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化湿利水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以明显地促进胸水的吸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闫宝环;董玉霞;赵莲萍;田军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李鲤应用保和丸化裁治疗胃系疾病举隅

    目的:总结李鲤教授运用保和丸化裁治疗胃系疾病经验.方法:在中医学宏观辨证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以深化并充实中医学四诊内涵,弥补宏观辨证辨病的不足;同时运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采用证型靶向、靶点给药法,以体现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理念.结果:运用保和丸化裁治疗胃系疾病,寓补于消,疗效显著.结论:将保和丸化裁应用于胃系疾病,可促使脾胃健运、肝胆疏泄调畅、阴阳和谐;此法进一步丰富了消法的内容.

    作者:李为民;何华;李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谈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

    养阴生津法是热毒血瘀证的重要治疗大法,以温病学的治则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凉血解毒以祛除致病之因;滋阴护络、畅利血行以减轻病损;养阴扶正,预防外脱.对本治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拓展养阴生津方药的运用范围,探索养阴生津方药的运用规律,研究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探索治疗热毒血瘀证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方剂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李民;孙学娟;杨进;王灿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补阴丸及加减方对去卵巢更年期模型大鼠血清FSH、LH及体质量、肾上腺指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补阴丸及加减方对去卵巢大鼠(OVX)血清性激素FSH、LH及体质量、肾上腺指数影响.方法:以OVX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补阴丸组、大补阴丸加减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FSH、LH变化,并对大鼠体质量、肾上腺指教进行检测.结果:大补阴丸及加减方能显著降低OVX大鼠LH、FSH及体质量水平,明显升高肾上腺指数.结论:大补阴丸及加减方可纠正OVX大鼠FSH、LH激素水平,缓解肾上腺萎缩状况.

    作者:汪文来;赵红霞;金香兰;张玲;王震;卢贺起;岳广欣;于峥;张立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皇甫嵩《本草发明》学术特色研究

    《本草发明》作者明代皇甫嵩、皇甫相.本书的学术特点为发展归经学说,主张重新认识三品药物,对割股疗亲及部分人部药提出异议,对药物使用、治法等多所发明等.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证候类型特点因子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证候类型特点.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地区共收集3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支配高脂血症诊断信息的公因子,以确定高尿酸血症中医分型.结果:(1)3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症状可分为7类,分别为痰浊阻滞、气虚、脾虚、湿热、肾虚、水湿停留、血瘀.(2)高尿酸血症患者以虚证居多,尤以肾虚(41.81%)情况突出.汉族与维吾尔族比较,气虚、湿热、水湿停留、血瘀罹患率均较维吾尔族高(P<0.01),而脾虚、肾虚罹患率则低于维吾尔族(P<0.o1).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类型特点不同.汉族人群以痰湿瘀为主,维吾尔人群以虚为主.

    作者:王燕;赵长海;王先敏;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力度摩囟门对小儿夜啼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摩囟门轻手法对小儿夜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小儿夜啼症分别施用摩囟门轻、重手法,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手法有效率为92.86%,重手法有效率为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58.33%.经统计学比较,2组间存显著差异.结论:轻摩囟门治疗小儿夜啼症效果较好.

    作者:陈虎;刘淑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激活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特异性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激活下丘脑室旁核热刺激及氢化可的松敏感(CRH相关)神经元的穴位特异性.方法:电生理学方法定性分析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比较针刺不同部位的20个穴位对CRH相关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特异性穴位对外周血皮质酮(CORT)水平的干预.结果:肾俞、期门、肝俞及京门为特异性穴位,膀胱经、肝经、胆经为特异性相关经脉,针刺特异性穴位可明显提高外周血CORT水平.结论:针刺激活下丘脑室旁核CRH相关神经元有穴位和经脉特异性.

    作者:张娇娇;王少军;谭连红;朱兵;王朝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仲景学术传承方法探讨

    仲景学术是中医学的灵魂和根本,如何传承仲景学术直接关系到中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要做好仲景学术传承工作,必须回归精英教育,因材施教,立足中医特色,注重学用结合,并重视对学生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作者:郑玉玲;王振亮;詹向红;呼海涛;闫国立;张瑞;任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褚玉霞学术思想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应用

    褚玉霞教授为我国名老中医,中医理论底蕴深厚,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前后调理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极大地提高了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就不孕症女方而言,辅助生殖技术的难点在于子宫内膜薄、卵巢功能低下、免疫因素等影响孕卵的着床及发育.经褚老潜心研究,提出从孕前调理,移植后保胎两方面着手攻克疑难,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艳艳;吴昕;冯光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五脏相关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核心病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便秘”、“泄泻”和“腹痛”等范畴,其发病与脾胃虚弱、健运失职,肝失疏泄、横逆脾土、木不疏土,心神失调、气血失和,肺失宣肃、肠道传化不利,肾失摄纳、二阴开合失司等五脏相关,但其核心痛机仍为肝郁脾虚.

    作者:黄绍刚;林仰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熊胆粉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障碍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及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行pMCAO术,根据longa评分随机分层分为5组予不同灌胃治疗.行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大鼠神经行为改变,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熊胆粉组大鼠NarrowAlley Corner Test得分较模型组降低,缺血侧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较少.结论:熊胆粉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减轻脑组织病理损害,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富苏;韩经丹;周杰;范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高校教师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体质特点和分布规律,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筛查高校教师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并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结果:该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为7.74%,各年龄段及不同体重指数人群发病率有所不同;该人群居于前4位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别是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年龄和体重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该人群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

    作者:万生芳;舒畅;张小荣;万学中;张进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