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胡媛妲;李青;马建;邓责福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病因、发病机制及常见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临床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鼻后滴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疾病.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临床易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谢芳;何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乙醇注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进行经皮乙醇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8周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乙醇注射注射可以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其长期疗效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拱辰;施广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终丝匀浆上清液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及人终丝匀浆上清液诱导,对照组只加培养基,>72 h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诱导后有17%的细胞发生典型的形态学变化.神经丝蛋白阳性率15.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率13.7%.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率18.3%.结论:终丝中含有神经生长必备的细胞因子,并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作者:夏冰;刘福云;赵跃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冲击放射治疗对晚期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6例晚期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先行大剂量冲击放射治疗.每野300~500 cGy/次,连续3~5次,后改常规剂量照射,同时辅以心理指导、呼吸道管理、输液及皮肤护理等.结果:晚期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症状缓解率达100%.其中肺癌患者15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倒;食管癌4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结论:大剂量冲击放射治疗是晚期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李甸源;代军强;高松涛;师国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和组织起源.方法:应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问质肉瘤由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易局部复发,转移少见.
作者:陈从文;周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变迁,以反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舞钢市相邻2家医院所有剖宫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每2年为1组.结果:剖官产率逐年上升,且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指征变迁中.社会因素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难产、胎儿窘迫逐年下降,但仍高居第2、3位;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社会因素剖宫产术增加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应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剖宫产率升高.一定范围内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作者:凡艳丽;王曦琳;魏巧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特征,提高其术前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占位效应轻,轻或中度水肿(73.6%).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多数病灶为等或稍高信号,少数病灶为高信号、FLAIR上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少部分病灶内可见无强化的坏死区.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特定的发病部位和发病年龄,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杨华强;徐小波;徐燕敏;张萍;刘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肥胖在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尿肽表达中的影响.方法:102例心力衰竭患者.接成人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体质量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3组间B型钠尿肤水平;以65岁为界限将10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肥胖者与非肥胖者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肥胖组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体质量超重组.结论:肥胖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尿钛水平的重要独立因子.
作者:徐卫平;张国英;李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空芯针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7例),EF组(10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及不同激素受体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多西他赛组优于CE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孕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孕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阳性者.
作者:韩红勤;曾庆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结果:16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39例,发生率24.4%,丙肝肝硬化发生率高57.7%;典型的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症状发生率为15.4%;12例入院时空腹血糖≥7.0 mmol/L,27例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 h血糖均≥11.1 mmol/L;总胆红素水平高,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固醇低;肝功能C级肝源性糖尿病达52.3%.给予糖尿病饮食厦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治疗9例,短效胰岛素治疗30例,26例血糖恢复正常,8例好转,死亡5例,病死率12.82%.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治疗须要兼顾肝损害及糖尿病2个方面,以应用胰岛素为主.
作者:李万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24 h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0 mm Hg.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时调节血流量在250~350 mL/min,维持超滤比率在20%~25%,碳酸氢盐置换液以前置换与后置换按1:1比例同时输入.结果:所有治疗均顺利进行,经过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治疗,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收缩压提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有明显减少,并且能维持到治疗结束后24 h(P<0.01),而体温、心脏指数、氧合状况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结束时血浆内毒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预测病死率为71%(基于APACHE Ⅱ评分)和66%(基于SAPSⅡ评分),实际28 d病死率为47%(14/30).结论: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的方法.
作者:江波杰;方旭晨;涂春莲;赵仲谋;沈励;吴焱;刘新兵;叶旭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栽杆玻璃化冷冻法与程序冷冻法对人早期胚胎冷冻复苏的效果.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剩余的Ⅰ~Ⅲ级胚胎进行程序冷冻或栽杆玻璃化冷冻,比较胚胎复苏后的复苏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等指标.结果:载杆玻璃化冷冻复苏66个周期,253个胚胎、存活192个(75.89%),复苏后优胚173个(90.10%),移植66个周期,临床妊娠26个周期(39.39%).种植率19.25%,流产2个周期.程序冷冻复苏105个周期,589个胚胎、存活327个(55.52%),复苏后优胚268个(81.96%),移植105个周期,临床妊娠32个周期(30.47%),种植率15.18%,流产4个周期.载杆玻璃化法冷冻后的胚胎复苏率和优胚率明显高于程序冷冻法(P<0.01,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略高于程序冷冻法(P>0.05).结论:栽杆玻璃化冷冻法是一种有效的胚胎冷冻方法,其复苏率和复苏后优胚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的程序冷冻法,可以提高胚胎的有效使用.
作者:胡玥玥;王华;黄晓卉;江成龙;罗清炳;张昌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用数字散斑法测试髓内钉锁钉的形变.为临床上分析锁钉断裂之原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根成人防腐股骨标本,制作股骨中段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模型.4枚锁钉从上到下标记为1,2,3,4.每具标本分A-D组测试顺序进行测试,A组:安装交锁髓内钉模拟骨折愈合;B组:在A组基础上股骨中段横形锯断2次,即中点锯断1次,中点下5 cm处行第2次锯断,模拟较复杂型骨折;C组:在B组的基础上上端去除1枚锁钉;D组:在C组基础上下端去除1枚锁钉.分别测量4组第4锁钉的形变.在100,300,500 N拉力下,CSS-441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数据,数字散斑相关软件计算得出应变.结果:在300 N拉力下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远端锁钉易发生断裂,应尽量以2枚锁钉固定远端.
作者:邹庆峰;周轶平;姚激;李建云;马琨;陈英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Met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卵巢癌、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8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和C-Met蛋白表达.结果:C-Met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在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37.5%,66.7%,卵巢癌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在卵巢癌组织的阳性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和淋巴结的转移,C-Met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表达呈负相关性(r=-0.382,P=0.006).结论:C-Met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突变或缺失在卵巢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Met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联合栓测有助于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生物学行为的评估.
作者:陈衡;彭碧玲;黄海玉;黄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炎表原体急性感染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46例哮喘发作期儿童为观察组,分别于发作期及恢复期各采血2 mL,取双份血清,2次间隔时间15~20 d.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衣原体抗体.结果:观察组9例肺炎表原体急性感染,阳性率为19.57%(9/46),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2例;对照组无肺炎表原体急性感染病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肺炎表原体急性感染中有8例年龄>3岁.结论:肺炎表原体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3岁惠儿中肺炎表原体急性感染易诱发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
作者:刘爽;赵素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氟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和氟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押郁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nhel指敷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简易认知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认知功能量表、Barthel指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氟西汀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海涛;魏莉华;田洪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治疗56例(62眼)青光眼患者.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1~2条.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Ⅰ、Ⅱ度浅前房发生率低,滤过泡形成良好.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能有效降低眼压.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作者:李娜;田锁成;孙刚;李慧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颈癌的价值.方法:6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子宫颈癌患者行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子宫颈癌检出率分别为77.4%,90.3%.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颈癌与经腹部超声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或放疗、化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李雪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糖类抗原19-9、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原发性肝癌、82例良性肝病和4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糖类抗原19-9、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同步测定,并时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糖类抗原19-9、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肝病组(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糖类抗原19-9、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英;黄文成;朱波;劳明;黄金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调查河南地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按照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变迁全国调查法则,在河南地区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逐户运人进行登记,填写统一表格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河南地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3.5%,20.1%,23.8%.对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年收入、吸烟、运动、饮食、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与糖代谢障碍相关.结论:河南地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性别、年龄、年收入、吸烟、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总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低盐低脂饮食及运动锻炼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田睿;赵志刚;袁慧娟;汪艳芳;秦贵军;闫镛;李清楚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