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路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发病5 d内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参芎组(治疗组80例):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对照组8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参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92%)明显高于对照组(57.87%)(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治疗脑梗死.
作者:孙丽君;折光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7年5月31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获成功,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病情发展快,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崔勇;熊裕雄;鲁辉;徐东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误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12例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分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泌尿系结石、胰腺炎、消化性溃疡、失血性休克.误诊原因包括:症状不典型;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不足及体格检查不仔细.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德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的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24 h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A组,n=18)和罗格列酮干预组(B组,n=18),另设假手术组(C组,n=18).B组每日给以罗格列酮灌胃(4 mg/kg),持续6周.A、C组每日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检测心肌非梗死区中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基因Fas mRNA和Fas/FasL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给药6周后急性心肌梗死组A、B组心肌细胞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及其蛋白表达与C 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Fas/FasL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中细胞凋亡率、Fas/FasL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罗格列酮可以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中Fas/FasL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范彩逢;李恩;刘宗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与非感染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总IgE的水平,分析其与病因、病程之间的关系,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哮喘患儿82例,分为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肺炎支原体(非感染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清总IgE水平,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正常对照.结果: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IgE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非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总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gE水平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水平与病因无相关性;但病程长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IgE水平较高;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总IgE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与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姚宗良;王斌;钱冬萌;宋旭霞;万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肺功能损害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肺功能仪测定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肺功能.结果:3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功能异常,其FVC、DLCO、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主要改变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功能改变可早于呼吸道症状和胸部X线异常改变,此时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小气道损害.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论有无呼吸道症状和胸部X线改变,均应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其肺部损害.
作者:杨宇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病的原因,探讨及时诊断、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1月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病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首次诊断为阑尾疾病,全部手术,术中诊右半结肠癌14例,12例作Ⅰ期结肠癌根治术,2例无法切除做回肠结肠吻合术;5例未探查结肠而行阑尾切除术漏诊,术后3 d~4个月诊断右半结肠癌,3例作Ⅱ期结肠癌根治术,1例无法切除做回肠结肠吻合术,1例放弃治疗.结论:长期右下腹隐痛、大便习惯改变术前拟诊阑尾疾病者,要警惕右半结肠癌,术前应做全面检查,避免误珍.术中重视腹腔探查可提高诊断率,确诊后应及时Ⅰ期手术根治.
作者:彭江涛;黄新辉;付宜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电视内镜在困难性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在传统显微喉镜下施行手术时由于暴露极其困难或存在观察盲区而无法完成手术的病例,改用支撑喉镜结合电视内镜进行手术,总结手术效果.结果:11例患者中均在支撑喉镜结合电视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电视内镜可以完成某些在传统显微喉镜因视野暴露不佳或存在观察盲区而无法完成的手术.
作者:王桑;王杰;董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比较高危组与低危组入院时及入院后30 d内随访的差异.结果:(1)高危组年龄显著较低危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组糖尿病患者比低危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危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显著比低危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危组血TNI水平较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危组30 d内病死率比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作为有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期危险分层的手段.
作者:俞建华;刘新兵;方旭成;吴炎;沈励;赵仲谋;许其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0例,进行保守性手术后随机分为三组:米非司酮组50例,服用米非司酮12.5 mg,1次/d;孕三烯酮组50例,服用孕三烯酮2.5 mg,2次/周,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3~6个月;未用药组40例,定期随访.比较应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0%和88.0%,明显高于未用药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6.0%和6.0%,显著低于未用药组的20.0%(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分别有1例和6例轻微肝转氨酶升高,未停药经护肝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超声造影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左上臂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结果:12例患者均为右心显影后3~5个心动周期左心开始显影.结论:超声造影是肺动静脉瘘简便可行、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钱建芬;张绍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6月对直接镜检阳性的785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培养出604株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非皮肤癣菌霉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0.96%,31.02%,8.02%.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82.02%,酵母中白念珠菌居首,占29.35%,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和青霉为主.结论:甲真菌病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47例中,神经源性肿瘤16例,食管囊肿9例,畸胎瘤6例,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包括何杰金与非何杰金)5例,支气管囊肿4例,胸腺瘤1例,脂肪瘤1例.结论:CT能够显示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密度及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神经源性肿瘤为小儿纵隔常见肿瘤,其次为前肠囊肿.
作者:魏麦军;陈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及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40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宽P波和P波离散度,并于依那普利干预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P波离散度为(55.3±3.8)ms,P波离散度≥40 ms 32例(80%),治疗后P波离散度为(43.6±3.4)ms,P波离散度≥40 ms 7例(17.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那普利能减轻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彭会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对失眠的影响形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924例患者的睡眠情况,其中对照组359例,主观失眠形态组353例及非主观失眠形态组212例.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焦虑和抑郁等危险因素.结果:女性(OR=1.99,95%Cl:1.38~2.87)、焦虑(OR=3.49,95%Cl:2.30~5.30)、抑郁(OR=2.16,95%Cl:1.42~3.28)与非主观失眠形态组显著相关;女性(OR=2.16,95%Cl:1.56~2.98)、焦虑(OR=8.24,95%Cl:5.65~12.02)、抑郁(OR=5.72,95%Cl:3.49~8.29)也与主观失眠形态组显著相关.结论:女性、焦虑和抑郁影响睡眠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有主观性的也有非主观性的失眠形态.
作者:刘勇;印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1次/d,逐渐增加至97 mg,1次/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再发心力衰竭及心血管原因的死亡均减少.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并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
作者:刘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58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进行,无中转开腹,根据血红蛋白值分两组:Ⅰ组≤60 g/L,Ⅱ组>60 g/L,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的特点.
作者:陈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克罗恩病17例,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与30例大肠癌对比观察超声图像特点,同步比较结肠镜所见.结果:炎症性肠病与大肠癌声像图上,肠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肠壁增厚≥1.2 cm的阳性例数比较,克罗恩病组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P<0.05),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克罗恩病组肠管正常结构消失的比率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P<0.05),肠间淋巴结肿大例数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3,P>0.05,χ2=1.93,P>0.05);肠间积液例数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5,χ2=8.57,P<0.05);而粘连包块多见于克罗恩病组,假肾征仅见于肠癌组.各肠段病变定位符合率:回盲部和升结肠为91.30%,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为86.49%,直肠71.43%,横结肠35.7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在声像图上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有其各自特点,对于提示炎症性肠病存在、部位和性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东屏;陶春梅;张艳梅;王学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盐酸氨溴索与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15 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连用5 d.结果:两组在咳嗽喘憋缓解、哮喘音和湿罗音消失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均能有效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的喘憋症状,用盐酸氨溴索代替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应用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玉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以持续胸痛30 min为主诉于2007年5月5日1∶40到本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见图1A)示V2-6 ST段抬高,T波高耸.疑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当步入病房时,突发晕厥、呼吸停止.
作者:封金伟;万学禄;杨蕊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