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赢
目的: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47例中,神经源性肿瘤16例,食管囊肿9例,畸胎瘤6例,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包括何杰金与非何杰金)5例,支气管囊肿4例,胸腺瘤1例,脂肪瘤1例.结论:CT能够显示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密度及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神经源性肿瘤为小儿纵隔常见肿瘤,其次为前肠囊肿.
作者:魏麦军;陈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发病5 d内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参芎组(治疗组80例):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对照组8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参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92%)明显高于对照组(57.87%)(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治疗脑梗死.
作者:孙丽君;折光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克罗恩病17例,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与30例大肠癌对比观察超声图像特点,同步比较结肠镜所见.结果:炎症性肠病与大肠癌声像图上,肠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肠壁增厚≥1.2 cm的阳性例数比较,克罗恩病组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P<0.05),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克罗恩病组肠管正常结构消失的比率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P<0.05),肠间淋巴结肿大例数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3,P>0.05,χ2=1.93,P>0.05);肠间积液例数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5,χ2=8.57,P<0.05);而粘连包块多见于克罗恩病组,假肾征仅见于肠癌组.各肠段病变定位符合率:回盲部和升结肠为91.30%,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为86.49%,直肠71.43%,横结肠35.7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在声像图上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有其各自特点,对于提示炎症性肠病存在、部位和性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东屏;陶春梅;张艳梅;王学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2007年本科门诊诊治的60例有中耳炎病史、部分经中耳手术后中耳感染的患者进行脓液培养明确为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6例57耳治愈,4例4耳显效.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有脓样耳漏时,临床医生要考虑到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以免漏诊和误诊,可根据不同病情综合治疗.
作者:张奕;赵纪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农民工.因颈部软组织肿痛伴发热7 d,胸骨后疼痛1 d于2007年4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曾出现双下牙床疼痛,当时无发热,自服炎痛喜康治疗2 d后疼痛减轻,1周后出现左侧下颌部软组织胀痛,逐渐弥漫至前颈部,并出现发热.
作者:戴沛军;黄成民;王洪运;王恒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明确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及5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在入院第1 d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和单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单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度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高.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孙丽芳;曹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误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12例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分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泌尿系结石、胰腺炎、消化性溃疡、失血性休克.误诊原因包括:症状不典型;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不足及体格检查不仔细.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德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和评价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给予拜阿斯匹林口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B组)改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为美托洛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有效率为90%,常规治疗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减少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作者:何延平;柳青春;于明水;刘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病的原因,探讨及时诊断、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1月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病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首次诊断为阑尾疾病,全部手术,术中诊右半结肠癌14例,12例作Ⅰ期结肠癌根治术,2例无法切除做回肠结肠吻合术;5例未探查结肠而行阑尾切除术漏诊,术后3 d~4个月诊断右半结肠癌,3例作Ⅱ期结肠癌根治术,1例无法切除做回肠结肠吻合术,1例放弃治疗.结论:长期右下腹隐痛、大便习惯改变术前拟诊阑尾疾病者,要警惕右半结肠癌,术前应做全面检查,避免误珍.术中重视腹腔探查可提高诊断率,确诊后应及时Ⅰ期手术根治.
作者:彭江涛;黄新辉;付宜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单纯膝关节发病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9例单纯膝关节发病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诊治.结果:随访1~2年,关节痛全部消失6例,明显减轻3例,均无复发.结论: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单纯膝关节发病的痛风性关节炎可早期明确诊断,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正凯;雷文学;刘道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在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占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首当其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措施不断浮现.本文简述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概括了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方岐莹;邵凤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的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24 h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A组,n=18)和罗格列酮干预组(B组,n=18),另设假手术组(C组,n=18).B组每日给以罗格列酮灌胃(4 mg/kg),持续6周.A、C组每日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检测心肌非梗死区中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基因Fas mRNA和Fas/FasL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给药6周后急性心肌梗死组A、B组心肌细胞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及其蛋白表达与C 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Fas/FasL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中细胞凋亡率、Fas/FasL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罗格列酮可以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中Fas/FasL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范彩逢;李恩;刘宗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以持续胸痛30 min为主诉于2007年5月5日1∶40到本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见图1A)示V2-6 ST段抬高,T波高耸.疑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当步入病房时,突发晕厥、呼吸停止.
作者:封金伟;万学禄;杨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不同腭咽成形术式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32例,且阻塞平面在口咽部,行不同术式的腭咽成形术治疗,1年后随访.结果:采用腭帆肌V型部分切除72例,单纯软腭部分切除60例;1年后随访示行腭帆肌V型部分切除术与单纯软腭部分切除术比较,呼吸暂停紊乱指数值明显降低,术后每小时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腭帆肌V型部分切除术效果较好,术后各项指标均可达正常,远期无复发.
作者:王琳;娄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过程中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4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因下腔静脉存在刀削状或垂直状隔膜、长段闭塞、合并血栓3种情况,介入术中分别根据不同困难类型通过空间定位后再穿刺破膜,依照下腔静脉自然走行角度调整穿刺器械弯度,分别对待新鲜或陈旧血栓并置入支架等方法,进行下腔静脉闭塞段的穿刺、破膜、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术操作.结果:46例患者除1例因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死亡,2例发生支架移位,3例因未能置入支架而于随访期内发生再闭塞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无下腔静脉闭塞复发.结论:布加综合征的治疗以放射介入技术为首选,但存在困难情况时应根据具体类型区别对待;必要时仍需要外科手术解决,掌握严格的适应证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田志龙;赵守业;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CT和MR诊断的优势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及MR表现.结果:CT扫描椎间盘膨出285个,突出101个,脱出20个;MR扫描椎间盘膨出244个,突出126个,脱出27个.结论:CT和MR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检查手段,但均有优势和限度.
作者:张荣恒;马洪宇;袁方;白洁;郭文伟;张维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神经外科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病因分为4种类型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80例低钠血症患者中营养性或利尿性低钠血症70例,脑性盐耗综合征57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35例,尿崩症18例.所有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营养性和利尿性低钠血症给予补钠即可,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需要补充钠盐,同时补足血容量,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患者则需要限水治疗.尿崩症患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刘磊;许百男;王芙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与非感染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总IgE的水平,分析其与病因、病程之间的关系,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哮喘患儿82例,分为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肺炎支原体(非感染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清总IgE水平,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正常对照.结果: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IgE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非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总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gE水平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水平与病因无相关性;但病程长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IgE水平较高;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总IgE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与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姚宗良;王斌;钱冬萌;宋旭霞;万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带磁力声控导航锁定加压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带磁力声控导航锁定加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15例,其中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2例(根据Gustilo分类,Ⅰ型1例,Ⅱ型1例).结果: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评定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可1例.无1例感染,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选择带磁力声控导航锁定加压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有其他髓内钉不可比拟的优点,可大力推广.
作者:范小铁;王大正;张文化;顾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白介素-6水平对肿瘤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42例肿瘤无转移患者、48例肿瘤肝转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价.结果:肿瘤肝转移组白介素-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肿瘤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无转移组白介素-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介素-6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6,白介素-6的优截断点约为12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0.6%.结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白介素-6可作为肿瘤肝转移诊断的临床指标.
作者:梁彬;程大也;孔虹;解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