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尹先哲;蔡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放疗,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化疗方案加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57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接受紫杉醇210 mg,第1 d;顺铂20 mg,第1~5 d联合化疗(PP方案)两周期,同时给予放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足叶乙甙100 mg,第1~5 d;顺铂20 mg,第1~5 d化疗两周期(EP方案),同时予以放疗.两组放疗方式和剂量相同,常规分割照射,每次2 Gy,每周5次,原发灶和淋巴结受累部位的总剂量为60~70 Gy,淋巴引流区40 Gy.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完全缓解率10.4%;对照组总有效率53.6%,完全缓解率17.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PP方案加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可耐受,疗效明显优于EP方案加放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肘管综合征临床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束膜间松解,尺神经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术中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手术疗效优良率93%.结论:肘管综合征一经确定,应及早手术,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勃策;蒋阅;闻久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并.方法:将50例血糖控制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 次/d,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赵向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诺雷德与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米非司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诺雷德组、米非司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17.07%,低于未用药组33.33%(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诺雷德组66.67%(P<0.05).结论:诺雷德、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有效,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

    作者:尚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氯丙嗪对肺癌高低转移株作用初探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丙嗪对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PLA801D,PLA801C)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的增殖抑制率,用药组设6个浓度,作用时间为24,48 h.结果:除4 μg/mL浓度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增殖无明显影响外(P>0.05),其余各浓度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氯丙嗪对PLA801D细胞的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而4,8 μg/mL的氯丙嗪对PLA801C细胞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安继红;杨俊玲;王媛;陈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注射治疗19例

    目的:通过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合并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观察,以探讨硬化剂联合组织粘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和组织粘合剂.结果:7例急性出血者出血停止,18例曲张静脉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组织粘合剂是一种较好的急诊止血方法,有效延长了肝硬化患者生存期.

    作者:翁丽;陈玲玲;游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对华法令抗凝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和华法令药效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规范地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提供预测依据,以期能增强抗凝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方法:年龄60~75岁门诊和住院心房颤动患者46例,均应用索他洛尔、华法令和单用华法令两阶段,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治疗剂量索他洛尔对达到标准抗凝强度所需华法令剂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剂量索他洛尔不影响达标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所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加用或停用索他洛尔无需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值重新评估监测.

    作者:刘辉;张彦周;郝静;邹汇菲;康瑜;毛家亮;何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效果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缬沙坦80 mg/d,1周后,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缬沙坦联用卡维地洛(5~20 mg/d)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左室功能和心室率.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的静息心室率分别为(97.8 4±7.0)次/min和(75.4±6.0)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P<0.01),其心室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5.48,P<0.01).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排血量和E/A比值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36.89,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缬沙坦合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马立学;刘享亨;张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将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结果: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大程度降低患者身心损害,不失为乳腺脓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6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节段的显示能力.方法:入选1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患者12导联静息心电图,根据ST-T有改变的导联推测相关狭窄的冠状动脉.患者于螺旋CT检查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之为标准,观察16层螺旋CT和心电图对于狭窄程度≥50%的冠脉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50%狭窄的血管分支检出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7.69%,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6%,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较好.CT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节段的检出能力无提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识别能力可靠,但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无进一步帮助.

    作者:尹萍;吴士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气道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筛选出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即AHI≥15次/h),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观测其治疗前后AHI、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21例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提高,晨起精神好转,活动后气促减轻,所监测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能消除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提高了夜间的血氧饱和度,而且改善了左心室射血分数,还能减缓心功能减退的进行性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莲香;杨永国;姚彦萍;许新举;冯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教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测定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测定值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抗炎等机制对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青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河南省林州市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研究河南省林州市人口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林州市居民全死因和河南省1/10人口登记报告资料,以宫颈癌病死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林州市居民宫颈癌由女性死亡的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下降趋势明显.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初期的7.69/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1.3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也由80年代的2.68%下降到90年代的1.63%,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林州宫颈癌的死亡率低于河南省农村与城市死亡率相近,并且林州市近20年宫颈癌一直呈下降趋势,有别于河南省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有增高势头.结论:林州市居民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从70年代至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刘曙正;戴涤新;张建营;王凯娟;刘志才;程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6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病例中,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占70.3%;微小癌占21.8%.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中常见,但并发甲状腺癌诊断较困难,应放宽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指征,重视术中可疑结节的探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王晶;赵瑾;冯燕;罗斌;石彦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RI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I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6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18例行CT检查.结果:36例中伤及C5-7椎体的有26例,占72.2%.根据MRI表现,将颈椎外伤分为4类:单纯压缩性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中32例伴有脊髓信号异常:脊髓肿胀12例,水肿12例,脊髓出血3例,脊髓横断2例,脊髓萎缩1例,脊髓空洞2例.结论: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做出准确的评价,并可明确颈椎外伤后稳定性的预后.所以,MRI应作为颈椎损伤的常规检查.

    作者:张荣恒;张维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心绞痛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及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和T波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内皮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疗效显著,能够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对不稳定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琦;马文格;姚霁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诊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调查

    目的: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痰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急诊ICU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87%和38.37%;86例患者中单菌株感染38例(44.19%),两株以上混合感染19例(22.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9例(33.72%);共分离病原菌264株,其中G-菌132株(50.00%)、G+菌87株(32.95%)、真菌45株(17.05%);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多见(23.48%),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10.23%);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急诊ICU危重患者肺部以耐药菌混合感染多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以指导抗生素治疗.

    作者:徐伟;陶然君;陆一鸣;陈尔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内镜下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处黏膜、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及下鼻甲、鼻丘黏膜.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结果: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达90%.结论: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高青;张红云;王钧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作为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文中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邵军军;周广青;常惠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100 min,切除前列腺重量30~90 g,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 d(3~7 d).术后随访3~6个月,无尿失禁,大尿流率由术前(5.7±3.3)mL/s升到术后(20.5±4.5)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3.8±1.2)分降到术后(7.8±0.5)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固新;夏昕晖;夏利萍;姜海洋;谭明波;张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的测定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浓度.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