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向晖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螺旋CT表现以及分型.方法:收集48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1)漏斗型,占18.8%;(2)鼻道窦口复合体型,占45.8%;(3)蝶筛隐窝型,占8.3%;(4)鼻腔鼻窦息肉型,占27.1%.结论:CT能够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在对慢性鼻窦炎诊断分型和鼻内镜手术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外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研究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44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并检测周围血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作为危险标志可能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反应,并且与其它致冠状动脉缺血因素共同引起急性期周围血液炎症指标水平增高.
作者:陈伟;孙卫东;胡琼;周明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肌圆锥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术后效果.方法:全部剪除角膜,彻底清除眼内容物,剪开部分巩膜后剪断视神经,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肌圆锥内,分层缝合.结果:42例患者术后反应轻,未发现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及脱出,义眼活动度良好.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是一种理想的眶内充填物质,手术方法简单,符合眼球运动功能,有效防止眼窝凹陷畸形,临床效果好.
作者:常目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河南省林州市人口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林州市居民全死因和河南省1/10人口登记报告资料,以宫颈癌病死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林州市居民宫颈癌由女性死亡的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下降趋势明显.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初期的7.69/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1.3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也由80年代的2.68%下降到90年代的1.63%,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林州宫颈癌的死亡率低于河南省农村与城市死亡率相近,并且林州市近20年宫颈癌一直呈下降趋势,有别于河南省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有增高势头.结论:林州市居民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从70年代至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刘曙正;戴涤新;张建营;王凯娟;刘志才;程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6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18例行CT检查.结果:36例中伤及C5-7椎体的有26例,占72.2%.根据MRI表现,将颈椎外伤分为4类:单纯压缩性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中32例伴有脊髓信号异常:脊髓肿胀12例,水肿12例,脊髓出血3例,脊髓横断2例,脊髓萎缩1例,脊髓空洞2例.结论: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做出准确的评价,并可明确颈椎外伤后稳定性的预后.所以,MRI应作为颈椎损伤的常规检查.
作者:张荣恒;张维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此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活检组织(IPF组)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检测了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其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彦蕊;马希涛;王思勤;孔令非;杨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内镜下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处黏膜、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及下鼻甲、鼻丘黏膜.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结果: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达90%.结论: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高青;张红云;王钧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和华法令药效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规范地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提供预测依据,以期能增强抗凝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方法:年龄60~75岁门诊和住院心房颤动患者46例,均应用索他洛尔、华法令和单用华法令两阶段,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治疗剂量索他洛尔对达到标准抗凝强度所需华法令剂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剂量索他洛尔不影响达标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所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加用或停用索他洛尔无需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值重新评估监测.
作者:刘辉;张彦周;郝静;邹汇菲;康瑜;毛家亮;何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作为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文中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邵军军;周广青;常惠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及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和T波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内皮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疗效显著,能够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对不稳定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琦;马文格;姚霁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便秘18例(100%)、糖尿病6例次(33%)、高血压8例次(44%)、高脂血症7例次(39%)是自发性结肠破裂的高危因子.18例均手术,治愈12例(67%),死亡6例(33%),死亡6例就诊时超过20 h.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老年便秘、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早诊断、早手术,纠正休克,积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监护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树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束膜间松解,尺神经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术中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手术疗效优良率93%.结论:肘管综合征一经确定,应及早手术,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勃策;蒋阅;闻久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官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9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49例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及宫旁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6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17.1%;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5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35.7%,术前化疗组术中出血>400 mL者4例,占术前化疗组11.4%;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400 mL者6例,占直接手术组42.9%.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对病灶缩小、术中减少出血,提高手术切净率效果显著.
作者:何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将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结果: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大程度降低患者身心损害,不失为乳腺脓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给以评价.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计算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并与再次手术的病理诊断或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和(或)随访证实结果分别做比较,经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与后诊断间的Kappa值分别为0.785,0.40,0.449,0.80.结论: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与后诊断间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灵敏度明显高于B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合理掌握.
作者:肖兴元;杨熊飞;张维胜;张艾莉;朱建新;王荣福;张春丽;徐文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对重型脑卒中氧合改善.方法:对21例重型脑卒中患者插管前后氧合进行对照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气管插管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改善显著(P<0.0001),而且插管时间越早越好.结论:气管插管可作为重型脑卒中救治的重要手段.
作者:胡龙姣;姚成栋;张胜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米非司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诺雷德组、米非司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17.07%,低于未用药组33.33%(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诺雷德组66.67%(P<0.05).结论:诺雷德、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有效,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
作者:尚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并.方法:将50例血糖控制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 次/d,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赵向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痰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急诊ICU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87%和38.37%;86例患者中单菌株感染38例(44.19%),两株以上混合感染19例(22.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9例(33.72%);共分离病原菌264株,其中G-菌132株(50.00%)、G+菌87株(32.95%)、真菌45株(17.05%);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多见(23.48%),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10.23%);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急诊ICU危重患者肺部以耐药菌混合感染多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以指导抗生素治疗.
作者:徐伟;陶然君;陆一鸣;陈尔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节段的显示能力.方法:入选1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患者12导联静息心电图,根据ST-T有改变的导联推测相关狭窄的冠状动脉.患者于螺旋CT检查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之为标准,观察16层螺旋CT和心电图对于狭窄程度≥50%的冠脉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50%狭窄的血管分支检出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7.69%,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6%,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较好.CT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节段的检出能力无提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识别能力可靠,但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无进一步帮助.
作者:尹萍;吴士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