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Fas/FasL基因表达

王彦蕊;马希涛;王思勤;孔令非;杨志刚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 凋亡, Fas/FasL, Fas/FasL mRN
摘要:目的:检测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此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活检组织(IPF组)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检测了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其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结肠破裂的病因分析及诊治

    目的:分析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便秘18例(100%)、糖尿病6例次(33%)、高血压8例次(44%)、高脂血症7例次(39%)是自发性结肠破裂的高危因子.18例均手术,治愈12例(67%),死亡6例(33%),死亡6例就诊时超过20 h.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老年便秘、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早诊断、早手术,纠正休克,积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监护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树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方法:对144例骨盆骨折患者13例实施硬膜外麻醉,131例实施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强围麻醉期管理.结果:129例全麻术毕清醒拔管.拔管时间5~20 min.2例带管ICU.平均2 h后拔管.126例输异体血200~1400 mL,3例死亡.无1例因麻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面评估,积极治疗伴发病,使患者在佳状态下实施手术,保证手术顺利,麻醉安全.

    作者:梁亚霞;魏小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诊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调查

    目的: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痰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急诊ICU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87%和38.37%;86例患者中单菌株感染38例(44.19%),两株以上混合感染19例(22.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9例(33.72%);共分离病原菌264株,其中G-菌132株(50.00%)、G+菌87株(32.95%)、真菌45株(17.05%);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多见(23.48%),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10.23%);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急诊ICU危重患者肺部以耐药菌混合感染多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以指导抗生素治疗.

    作者:徐伟;陶然君;陆一鸣;陈尔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Fas/FasL基因表达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此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活检组织(IPF组)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检测了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其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彦蕊;马希涛;王思勤;孔令非;杨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外周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外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研究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44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并检测周围血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作为危险标志可能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反应,并且与其它致冠状动脉缺血因素共同引起急性期周围血液炎症指标水平增高.

    作者:陈伟;孙卫东;胡琼;周明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河南省林州市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研究河南省林州市人口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林州市居民全死因和河南省1/10人口登记报告资料,以宫颈癌病死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林州市居民宫颈癌由女性死亡的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下降趋势明显.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初期的7.69/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1.3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也由80年代的2.68%下降到90年代的1.63%,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林州宫颈癌的死亡率低于河南省农村与城市死亡率相近,并且林州市近20年宫颈癌一直呈下降趋势,有别于河南省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有增高势头.结论:林州市居民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从70年代至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刘曙正;戴涤新;张建营;王凯娟;刘志才;程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诺雷德与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米非司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诺雷德组、米非司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17.07%,低于未用药组33.33%(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诺雷德组66.67%(P<0.05).结论:诺雷德、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有效,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

    作者:尚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对华法令抗凝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和华法令药效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规范地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提供预测依据,以期能增强抗凝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方法:年龄60~75岁门诊和住院心房颤动患者46例,均应用索他洛尔、华法令和单用华法令两阶段,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治疗剂量索他洛尔对达到标准抗凝强度所需华法令剂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剂量索他洛尔不影响达标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所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加用或停用索他洛尔无需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值重新评估监测.

    作者:刘辉;张彦周;郝静;邹汇菲;康瑜;毛家亮;何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将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结果: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大程度降低患者身心损害,不失为乳腺脓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鸟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奥曲肽,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总有效率和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相近,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司他丁也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之一,且价格低廉.

    作者:王照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治疗13例

    目的:分析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清理及冲洗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产stortz关节镜对13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并给予持续冲洗治疗.结果:随访2~10个月,13例化脓性关节炎全部治愈,无复发,随访关节功能,优秀11例,良好1例,差1例;平均治疗时间8 d.结论: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清理及持续冲洗治疗具有创伤小,清创彻底,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时志松;张宝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GP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健择+顺铂(简称GP)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5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25例采用GP化疗结合适形放疗(治疗组),29例单纯应用GP化疗(对照组),对比两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为68.0%,对照组有效率为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3,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0%和55.2%(χ2=5.1725,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4.5%(χ2=4.685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化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在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GP化疗,但在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孙衍伟;周嘉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不同化疗方案加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57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接受紫杉醇210 mg,第1 d;顺铂20 mg,第1~5 d联合化疗(PP方案)两周期,同时给予放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足叶乙甙100 mg,第1~5 d;顺铂20 mg,第1~5 d化疗两周期(EP方案),同时予以放疗.两组放疗方式和剂量相同,常规分割照射,每次2 Gy,每周5次,原发灶和淋巴结受累部位的总剂量为60~70 Gy,淋巴引流区40 Gy.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完全缓解率10.4%;对照组总有效率53.6%,完全缓解率17.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PP方案加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可耐受,疗效明显优于EP方案加放疗.

    作者:尹先哲;蔡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25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胃癌,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按常规进行.应用4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均可评价,总有效率为44%.完全缓解(2/25),部分缓解(9/25),疾病进展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31I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131I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经临床确诊的70例甲亢患者(治疗组)给予131I治疗,另取50例甲亢患者(对照组)采用内科抗甲状腺药物口服他巴唑治疗.治疗前测FT3、FT4、TSH、血常规、甲状腺吸碘率.随病情变化,根据血清FT3、FT4、TSH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治疗后恢复正常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31I治疗甲亢优于抗甲状腺药物,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孔桂莲;马新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四种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给以评价.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计算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并与再次手术的病理诊断或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和(或)随访证实结果分别做比较,经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与后诊断间的Kappa值分别为0.785,0.40,0.449,0.80.结论: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与后诊断间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灵敏度明显高于B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合理掌握.

    作者:肖兴元;杨熊飞;张维胜;张艾莉;朱建新;王荣福;张春丽;徐文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rotaper镍钛器械在根管预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Protaper系统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260例(524颗牙),随机分成两组Protaper手用组和Protaper机用组,均采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及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Protaper手用组和机用组均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能较好地保持根管的解剖初形.超充率Protaper机用组明显高于手用组.结论:手用Protaper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安全,根管成形理想,经济适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肘管综合征临床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束膜间松解,尺神经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术中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手术疗效优良率93%.结论:肘管综合征一经确定,应及早手术,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勃策;蒋阅;闻久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5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前有药物、病毒感染、油漆、苯等理化因素接触史41例(26.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出大细胞性贫血改变.环孢素A、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70.6%,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18.2%.环孢素A、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和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69.6%,雄激素+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6.0%.结论:环孢素A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和雄激素联用有协同治疗作用,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用雄激素+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均较差.

    作者:田永军;胡慧萍;刘建梅;孙汉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鼻窦炎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螺旋CT表现以及分型.方法:收集48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1)漏斗型,占18.8%;(2)鼻道窦口复合体型,占45.8%;(3)蝶筛隐窝型,占8.3%;(4)鼻腔鼻窦息肉型,占27.1%.结论:CT能够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在对慢性鼻窦炎诊断分型和鼻内镜手术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