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志松;张宝岑
目的: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筛选出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即AHI≥15次/h),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观测其治疗前后AHI、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21例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提高,晨起精神好转,活动后气促减轻,所监测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能消除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提高了夜间的血氧饱和度,而且改善了左心室射血分数,还能减缓心功能减退的进行性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莲香;杨永国;姚彦萍;许新举;冯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以避免误诊误治.方法:总结临床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2例,详细收集总结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在诊疗早期均误诊误治.结论: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较复杂,极易误诊误治,均有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的临床特点.治疗中必须把发现控制糖尿病放在重要位置.
作者:陈靖;郭瑞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6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病例中,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占70.3%;微小癌占21.8%.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中常见,但并发甲状腺癌诊断较困难,应放宽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指征,重视术中可疑结节的探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王晶;赵瑾;冯燕;罗斌;石彦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缬沙坦80 mg/d,1周后,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缬沙坦联用卡维地洛(5~20 mg/d)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左室功能和心室率.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的静息心室率分别为(97.8 4±7.0)次/min和(75.4±6.0)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P<0.01),其心室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5.48,P<0.01).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排血量和E/A比值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36.89,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缬沙坦合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马立学;刘享亨;张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健择+顺铂(简称GP)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5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25例采用GP化疗结合适形放疗(治疗组),29例单纯应用GP化疗(对照组),对比两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为68.0%,对照组有效率为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3,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0%和55.2%(χ2=5.1725,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4.5%(χ2=4.685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化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在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GP化疗,但在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孙衍伟;周嘉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内镜下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处黏膜、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及下鼻甲、鼻丘黏膜.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结果: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达90%.结论: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高青;张红云;王钧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25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胃癌,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按常规进行.应用4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均可评价,总有效率为44%.完全缓解(2/25),部分缓解(9/25),疾病进展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河南省林州市人口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林州市居民全死因和河南省1/10人口登记报告资料,以宫颈癌病死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林州市居民宫颈癌由女性死亡的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下降趋势明显.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初期的7.69/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1.3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也由80年代的2.68%下降到90年代的1.63%,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林州宫颈癌的死亡率低于河南省农村与城市死亡率相近,并且林州市近20年宫颈癌一直呈下降趋势,有别于河南省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有增高势头.结论:林州市居民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从70年代至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刘曙正;戴涤新;张建营;王凯娟;刘志才;程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螺旋CT表现以及分型.方法:收集48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1)漏斗型,占18.8%;(2)鼻道窦口复合体型,占45.8%;(3)蝶筛隐窝型,占8.3%;(4)鼻腔鼻窦息肉型,占27.1%.结论:CT能够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在对慢性鼻窦炎诊断分型和鼻内镜手术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米非司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诺雷德组、米非司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17.07%,低于未用药组33.33%(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诺雷德组66.67%(P<0.05).结论:诺雷德、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有效,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
作者:尚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给以评价.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计算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并与再次手术的病理诊断或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和(或)随访证实结果分别做比较,经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与后诊断间的Kappa值分别为0.785,0.40,0.449,0.80.结论: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与后诊断间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灵敏度明显高于B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合理掌握.
作者:肖兴元;杨熊飞;张维胜;张艾莉;朱建新;王荣福;张春丽;徐文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经气管镜取病理检查未找到癌细胞,行右肺中叶切除术.
作者:王清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浓度.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便秘18例(100%)、糖尿病6例次(33%)、高血压8例次(44%)、高脂血症7例次(39%)是自发性结肠破裂的高危因子.18例均手术,治愈12例(67%),死亡6例(33%),死亡6例就诊时超过20 h.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老年便秘、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早诊断、早手术,纠正休克,积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监护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树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作为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文中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邵军军;周广青;常惠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Protaper系统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260例(524颗牙),随机分成两组Protaper手用组和Protaper机用组,均采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及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Protaper手用组和机用组均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能较好地保持根管的解剖初形.超充率Protaper机用组明显高于手用组.结论:手用Protaper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安全,根管成形理想,经济适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肌圆锥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术后效果.方法:全部剪除角膜,彻底清除眼内容物,剪开部分巩膜后剪断视神经,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肌圆锥内,分层缝合.结果:42例患者术后反应轻,未发现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及脱出,义眼活动度良好.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是一种理想的眶内充填物质,手术方法简单,符合眼球运动功能,有效防止眼窝凹陷畸形,临床效果好.
作者:常目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方法:对144例骨盆骨折患者13例实施硬膜外麻醉,131例实施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强围麻醉期管理.结果:129例全麻术毕清醒拔管.拔管时间5~20 min.2例带管ICU.平均2 h后拔管.126例输异体血200~1400 mL,3例死亡.无1例因麻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面评估,积极治疗伴发病,使患者在佳状态下实施手术,保证手术顺利,麻醉安全.
作者:梁亚霞;魏小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束膜间松解,尺神经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术中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手术疗效优良率93%.结论:肘管综合征一经确定,应及早手术,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勃策;蒋阅;闻久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及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和T波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内皮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疗效显著,能够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对不稳定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琦;马文格;姚霁航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