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郭瑞红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丙嗪对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PLA801D,PLA801C)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的增殖抑制率,用药组设6个浓度,作用时间为24,48 h.结果:除4 μg/mL浓度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增殖无明显影响外(P>0.05),其余各浓度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氯丙嗪对PLA801D细胞的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而4,8 μg/mL的氯丙嗪对PLA801C细胞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安继红;杨俊玲;王媛;陈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教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测定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测定值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抗炎等机制对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青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并.方法:将50例血糖控制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 次/d,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赵向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组织工程学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应用正常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组织细胞与生物材料相结合,在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和器官,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一门科学.组织工程技术用于尿道修复的研究较早,现就尿道组织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和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张春英;范应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浓度.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螺旋CT表现以及分型.方法:收集48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1)漏斗型,占18.8%;(2)鼻道窦口复合体型,占45.8%;(3)蝶筛隐窝型,占8.3%;(4)鼻腔鼻窦息肉型,占27.1%.结论:CT能够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在对慢性鼻窦炎诊断分型和鼻内镜手术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和华法令药效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规范地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提供预测依据,以期能增强抗凝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方法:年龄60~75岁门诊和住院心房颤动患者46例,均应用索他洛尔、华法令和单用华法令两阶段,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治疗剂量索他洛尔对达到标准抗凝强度所需华法令剂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剂量索他洛尔不影响达标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所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加用或停用索他洛尔无需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值重新评估监测.
作者:刘辉;张彦周;郝静;邹汇菲;康瑜;毛家亮;何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痰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急诊ICU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87%和38.37%;86例患者中单菌株感染38例(44.19%),两株以上混合感染19例(22.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9例(33.72%);共分离病原菌264株,其中G-菌132株(50.00%)、G+菌87株(32.95%)、真菌45株(17.05%);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多见(23.48%),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10.23%);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急诊ICU危重患者肺部以耐药菌混合感染多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以指导抗生素治疗.
作者:徐伟;陶然君;陆一鸣;陈尔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此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活检组织(IPF组)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检测了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其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彦蕊;马希涛;王思勤;孔令非;杨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及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和T波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内皮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疗效显著,能够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对不稳定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琦;马文格;姚霁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25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胃癌,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按常规进行.应用4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均可评价,总有效率为44%.完全缓解(2/25),部分缓解(9/25),疾病进展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前有药物、病毒感染、油漆、苯等理化因素接触史41例(26.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出大细胞性贫血改变.环孢素A、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70.6%,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18.2%.环孢素A、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和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69.6%,雄激素+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6.0%.结论:环孢素A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和雄激素联用有协同治疗作用,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用雄激素+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均较差.
作者:田永军;胡慧萍;刘建梅;孙汉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以避免误诊误治.方法:总结临床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2例,详细收集总结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在诊疗早期均误诊误治.结论:伴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较复杂,极易误诊误治,均有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的临床特点.治疗中必须把发现控制糖尿病放在重要位置.
作者:陈靖;郭瑞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缬沙坦80 mg/d,1周后,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缬沙坦联用卡维地洛(5~20 mg/d)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左室功能和心室率.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的静息心室率分别为(97.8 4±7.0)次/min和(75.4±6.0)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P<0.01),其心室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5.48,P<0.01).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排血量和E/A比值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36.89,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缬沙坦合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马立学;刘享亨;张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经气管镜取病理检查未找到癌细胞,行右肺中叶切除术.
作者:王清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清理及冲洗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产stortz关节镜对13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并给予持续冲洗治疗.结果:随访2~10个月,13例化脓性关节炎全部治愈,无复发,随访关节功能,优秀11例,良好1例,差1例;平均治疗时间8 d.结论: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清理及持续冲洗治疗具有创伤小,清创彻底,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时志松;张宝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节段的显示能力.方法:入选1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患者12导联静息心电图,根据ST-T有改变的导联推测相关狭窄的冠状动脉.患者于螺旋CT检查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之为标准,观察16层螺旋CT和心电图对于狭窄程度≥50%的冠脉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50%狭窄的血管分支检出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7.69%,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6%,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较好.CT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节段的检出能力无提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识别能力可靠,但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无进一步帮助.
作者:尹萍;吴士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将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结果: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大程度降低患者身心损害,不失为乳腺脓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Protaper系统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260例(524颗牙),随机分成两组Protaper手用组和Protaper机用组,均采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及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Protaper手用组和机用组均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能较好地保持根管的解剖初形.超充率Protaper机用组明显高于手用组.结论:手用Protaper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安全,根管成形理想,经济适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对重型脑卒中氧合改善.方法:对21例重型脑卒中患者插管前后氧合进行对照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气管插管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改善显著(P<0.0001),而且插管时间越早越好.结论:气管插管可作为重型脑卒中救治的重要手段.
作者:胡龙姣;姚成栋;张胜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