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固新;夏昕晖;夏利萍;姜海洋;谭明波;张定
目的:将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结果: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大程度降低患者身心损害,不失为乳腺脓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筛选出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即AHI≥15次/h),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观测其治疗前后AHI、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21例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提高,晨起精神好转,活动后气促减轻,所监测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能消除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提高了夜间的血氧饱和度,而且改善了左心室射血分数,还能减缓心功能减退的进行性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莲香;杨永国;姚彦萍;许新举;冯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便秘18例(100%)、糖尿病6例次(33%)、高血压8例次(44%)、高脂血症7例次(39%)是自发性结肠破裂的高危因子.18例均手术,治愈12例(67%),死亡6例(33%),死亡6例就诊时超过20 h.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老年便秘、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早诊断、早手术,纠正休克,积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监护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树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浓度.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节段的显示能力.方法:入选1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患者12导联静息心电图,根据ST-T有改变的导联推测相关狭窄的冠状动脉.患者于螺旋CT检查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之为标准,观察16层螺旋CT和心电图对于狭窄程度≥50%的冠脉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50%狭窄的血管分支检出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7.69%,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6%,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较好.CT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节段的检出能力无提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识别能力可靠,但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无进一步帮助.
作者:尹萍;吴士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房颤(LAF)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特点.方法:依据ACC/AHA/ESC 2006房颤指南孤立性房颤诊断标准(LAF标准)分为LAF组(LAF组)49例,对照组(Normal组)49例均为同期健康体检者.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各腔室容积、收缩功能和左室质量.结果:LAF组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左房客积、右房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房颤组中可看到左房容积与左室质量指数存在正相关(r=0.335,P<0.05).结论:即使无器质性心脏病,孤立性房颤患者的双房、左室质量也已增大;心房容积、左室质量有可能成为孤立性房颤新的预测因子.
作者:温昌霖;张忠良;王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教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测定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测定值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抗炎等机制对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青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官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9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49例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及宫旁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6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17.1%;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5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35.7%,术前化疗组术中出血>400 mL者4例,占术前化疗组11.4%;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400 mL者6例,占直接手术组42.9%.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对病灶缩小、术中减少出血,提高手术切净率效果显著.
作者:何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前有药物、病毒感染、油漆、苯等理化因素接触史41例(26.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出大细胞性贫血改变.环孢素A、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70.6%,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18.2%.环孢素A、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和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69.6%,雄激素+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6.0%.结论:环孢素A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和雄激素联用有协同治疗作用,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用雄激素+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均较差.
作者:田永军;胡慧萍;刘建梅;孙汉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给以评价.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计算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并与再次手术的病理诊断或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和(或)随访证实结果分别做比较,经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符合线路显像、B超、CT和MRI检查与后诊断间的Kappa值分别为0.785,0.40,0.449,0.80.结论: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与后诊断间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灵敏度明显高于B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合理掌握.
作者:肖兴元;杨熊飞;张维胜;张艾莉;朱建新;王荣福;张春丽;徐文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清理及冲洗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产stortz关节镜对13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并给予持续冲洗治疗.结果:随访2~10个月,13例化脓性关节炎全部治愈,无复发,随访关节功能,优秀11例,良好1例,差1例;平均治疗时间8 d.结论: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清理及持续冲洗治疗具有创伤小,清创彻底,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时志松;张宝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100 min,切除前列腺重量30~90 g,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 d(3~7 d).术后随访3~6个月,无尿失禁,大尿流率由术前(5.7±3.3)mL/s升到术后(20.5±4.5)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3.8±1.2)分降到术后(7.8±0.5)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固新;夏昕晖;夏利萍;姜海洋;谭明波;张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及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和T波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内皮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疗效显著,能够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对不稳定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琦;马文格;姚霁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束膜间松解,尺神经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术中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手术疗效优良率93%.结论:肘管综合征一经确定,应及早手术,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勃策;蒋阅;闻久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丙嗪对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PLA801D,PLA801C)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的增殖抑制率,用药组设6个浓度,作用时间为24,48 h.结果:除4 μg/mL浓度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增殖无明显影响外(P>0.05),其余各浓度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氯丙嗪对PLA801D细胞的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而4,8 μg/mL的氯丙嗪对PLA801C细胞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安继红;杨俊玲;王媛;陈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25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胃癌,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按常规进行.应用4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均可评价,总有效率为44%.完全缓解(2/25),部分缓解(9/25),疾病进展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经气管镜取病理检查未找到癌细胞,行右肺中叶切除术.
作者:王清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米非司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诺雷德组、米非司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17.07%,低于未用药组33.33%(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诺雷德组66.67%(P<0.05).结论:诺雷德、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有效,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
作者:尚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并.方法:将50例血糖控制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 次/d,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赵向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对重型脑卒中氧合改善.方法:对21例重型脑卒中患者插管前后氧合进行对照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气管插管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改善显著(P<0.0001),而且插管时间越早越好.结论:气管插管可作为重型脑卒中救治的重要手段.
作者:胡龙姣;姚成栋;张胜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