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霞
目的:分析低血糖反应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20例患者急查血糖,做颅脑螺旋CT,采取静脉注射50%葡萄糖及停用降糖药物.结果:均于治疗0.5~2 h症状缓解.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多表现为急性脑血管病样症状.主要进食少,用降糖药不当,感染、腹泻引起.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医生及患者对糖尿病认识,及时测血糖,早期治疗.
作者:于新果;赵将勇;王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南京军区总医院对642例DM患者调查显示,DN的总发生率为47.66%[1].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中,DN占首位,约为36%[2].随着DM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DN的治疗研究已是目前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李新献;刘海立;杨英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10月-2005年2月,本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0例药物性肝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步吉;陈玲玲;游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构成比51.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本类药物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关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其不良反应,以达到以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作者:王丽;朱珊;刘彩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的完全性卒中,患者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的凝视麻痹,可有头痛和意识障碍[1],并进行性加重,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为了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现将我院2001年2月-2004年2月收治的42例大面积脑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张垚;师桂萍;潘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8年8月-2005年5月,我们共为102例婴幼儿(≤3岁)施行一期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鹏高;何强;翟波;陈忠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药物中毒,以观察其在治疗中毒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插入单针双腔中心导管,建立血液通路,灌流器接在透析器之前,2 h后去除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1~2 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血液通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本组25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讨论: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及毒物中毒比单纯灌流效果好.
作者:常淑莹;马灵草;常雯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雄性大鼠30只 ,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AMI)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各15只,另设15只为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手术后第2 d起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只给予等量清水灌胃,6周后检测心肌AngⅡ、TNF-α及超声心动图,以了解心功能,终获得完整资料大鼠于上述各组分别为10,11,14只.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心肌AngⅡ、TNF-α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升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均<0.05).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心肌AngⅡ、TNF-α和LVEDd明显下降(P均<0.05),LVEF、 FS明显增高(P均<0.05),左室功能改善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心肌AngⅡ,TNF-α水平,减轻心室重塑,保护心功能.
作者:吴帆;孙利强;刘宗芳;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对策.方法:对于1992年1月-2004年12月近12年间我院3 360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12年平均剖宫产率28.1%,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且是逐年递增.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妊娠合并症、疤痕子宫、臀位、社会因素为前6位主要手术指征.结论: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对孕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廖珍;陈光松;欧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特点,提高睾丸扭转诊断率,降低睾丸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睾丸扭转的病历资料.结果:28例左侧扭转19例占67.9%,右侧9例占32.1%,其中左侧顺时针扭转13例,右侧逆时针扭转7例,即睾丸向外侧扭转20例占71.4%;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及彩色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前者确诊率87.5%,后者为75%;年龄<25岁者21例,占75%;冬季发病者16例,占57.1%;睾丸切除21例,占75%. 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睾丸切除率;手法复位应向内侧旋转成功率高;早期手术探查挽救缺血睾丸.
作者:韩文献;钟进营;张俊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自2000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门诊应用国产丙胺苯丙酮片剂治疗顽固性早搏9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奇良;王云平;王友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兔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平滑肌增殖和和血管平滑肌(VSM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P27kip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45只健康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15),给予正常饮食;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采用含1.5%胆固醇的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制造兔腹主动脉狭窄模型.内皮剥脱术后第10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25 mg/d,氯吡格雷12.5 mg/d,3 d后,分别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实验组继续服用辛伐他汀5 mg/d,服药至第30 d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含支架段血管,进行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和检测P27kip1蛋白、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各组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内皮剥脱术后第10周实验组和对照组腹主动脉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内狭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服用辛伐他汀的实验组兔腹主动脉支架段内的血管膜厚度(P<0.01)、新生内膜面积(P<0.01)均明显降低,而残余管腔面积明显增大(P<0.01),且血管的狭窄程度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腹主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明显比正常组下降55.4%,辛伐他汀治疗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进一步降低了约29.7%(P<0.05).实验组兔腹主动脉支架段内的血管新生内膜中的VSMC的胞核P27kip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血管新生内膜中VSMC的胞核PC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支架植入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平滑肌细胞DNA增殖周期的P27kip1蛋白表达量增加和促进DNA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量降低有关.
作者:高传玉;许文克;于洁;张连仲;袁建军;马业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门脉高压征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多采用加压素、硬化剂及气囊压迫进行止血,其不良反应常见.我院自2000年7月至今应用奥曲肽(商品名善宁,注射剂,0.1 mg/mL)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宝;王新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枢复宁与氟哌利多联合应用预防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144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枢复宁4 mg,氟哌利多1.25 mg,枢复宁4 mg+氟哌利多1.25 mg,统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Ⅳ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枢复宁与氟哌利多单独应用可预防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宋杰;孙明丽;夏红梅;孙士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9例下肢皮肤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的病例,皮瓣大面积18 cm×10 cm,小4.5 cm×3 cm,其中逆行皮瓣13例,顺行皮瓣6例.结果:12例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7例因静脉回流障碍,5例及时拆线皮瓣成活,伤口二期缝合,2例静脉回流障碍未及时解除,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中,静脉回流障碍7例中有6例为逆行皮瓣.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外观及质地好,应用方便,但静脉回流障碍需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
作者:胡洪良;佘恒;沈卫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随访4~36个月.结果: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滤器移位,1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出现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邱福轩;裴明祥;张文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留置导尿是预防手术患者尿潴留,观察尿量,了解病情的重要措施[1].术中常规留置导尿可以了解患者的循环功能、输液量、肾功能,以及患者的酸碱平衡.以往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由病房护士在术前准备中进行,往往给患者带来恐惧、痉挛不适,负性心理等不良影响,严重者延期手术.为此我科从2004年5月开始在全身麻醉后给患者常规留置尿管,结果发现术后清醒期许多患者烦躁不安,甚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苏醒,延长患者在手术室滞留时间.为寻求解决方法,我们在全身麻醉后给予适当的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后行留置尿管,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秋荣;陈莎莉;杜书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肝叶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肝脏手术因手术复杂、创伤大、风险高,故并发症也多.我科1997年3月-2004年3月施行肝叶切除手术72例,术后并发症26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石华冰;卢清丽;韩永君;魏景致;孙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较以往增多.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采用甲氨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加有效的健康教育治疗异位妊娠8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改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低钠血症时,肺、脑等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失常,使病情复杂、加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病因复杂,控制原发病,预防并及早治疗低钠血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怀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