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昭辉
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550例,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对比临床分析检测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尿沉渣镜检法检测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检各有优势,临床应综合使用确保检测准确性。
作者:龚玖;曲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华法林药物治疗。结果:显效为29例,有效17例,无效8例。其中脑栓塞3例,周围血栓栓塞2例,因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脑出血1例,不良反应中下血尿1例,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1例,轻度牙龈出血1例。结论:采用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普洁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疾病不确定感理论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属于护理领域的中范围理论[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治疗和预后充满质疑等均会使患者产生疾病不确定感[2]。不确定感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困扰,而且会造成患者行为的退化和治疗的中断,使其生活质量降低。本研究旨在了解T2D 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探讨其与焦虑的相关性,为制定护理措施,降低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阿吉古丽·吾布力卡斯木;张荣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老人静脉留置针进针长度对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住院部72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全部进针组(38)和部分进针组(34),全部进针组即针梗全部进入血管,部分进针组即针梗留2--3M M在皮肤外部。对比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全部进针组相比,部分进针组留置时间较长,组间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全部进针组相比,局部渗液和渗血,堵塞静脉炎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梗留置2--3M M在皮肤外部,能够大程度上减少留置针在静脉中出现渗血、渗液、堵塞、静脉炎等现象,并延长留置时间,这对于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患者的治疗痛苦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红霞;杨韶玲;曾晓彬;罗淑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在自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自动自发的不断的进行落实和改善。在解决护理问题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科成立了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手法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建群;张小娅;李丹;曾家兰;兰袁园;唐亚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用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会宁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80例PCOS患者,分别给予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达因-35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T、LH/FSH指标均显著下降,另外研究组WHR、BMI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WHR、BMI指标却出现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在PCOS疾病治疗中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了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治疗PCOS疾病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危险因素的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3例患者为Ⅰ期压疮,经过临床护理后,已全部愈合;1例患者出现难免压疮,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压疮。结论:对压疮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杜志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手足口病是目前各国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通过飞沫、粪便等隐形途径进行传播,重症患者会引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目前针对手足口的疫苗还在研制阶段,手足口病的防控办法有效的途径就是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把传播途径切断。
作者:木哈买提汗·沙比;杰恩斯汗·叶里买斯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达到预防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对21例40岁以下的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年轻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经过随访得知全都健在。结论:年龄在40岁以下的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年轻女性会出现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为高危险因素,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比老年者好。年轻妇女出现高危险因素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仲剑;吕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肝脓肿一般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细菌性肝脓肿多为肠道杆菌或金色葡萄球菌所致,阿米巴肝脓肿由阿米巴原虫所致,发病的途径是由肠道感染传播2、其它组织感染传播。
作者:李德恒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膝关节外伤后行X线片、CT、MRI检查完善的患者,分析归纳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及优势。结果:本组50例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骨折14例,阳性率28%;CT发现病变23例,阳性率46%;MRI检查发现骨损伤40例,半月板损伤42例,韧带损伤21例。结论:低场MRI仕膝关节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能够很好的显示膝关节损伤后的各种表现,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作者:石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性激素水平,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01-2015.06输液过程中约30例发生液体外渗情况,提出相关有效处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降低液体外渗的发生,达到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
作者:张伟利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多西他赛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3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1周后,给予多西他赛静脉滴注,在放疗第1d、8d、15d、22d以周剂量方式进行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3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脱发,1例患者白细胞低于2.0×109/ L,其余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感染,减少毒性反应具有积极意义,并且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作者:曹健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可穿戴设备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辖区内四个社区的49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分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偏瘫综合干预指导,治疗组此外还给予下肢功能性电刺激步行训练,治疗周期为6周,随访6个月,评定治疗前、后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相比步行能力改善和生理功耗指数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相比治疗前,治疗组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讨论: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可穿戴设备对社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作用明显,适合社区患者家庭使用。
作者:姜琇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大黄及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 A 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都明显高于单药组。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营养支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文艳;沈闻文;戴旭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其临床特征是皮肤受压或摩擦后即可引起大疱[1]。皮损易发生在受外力影响的部位。该病多发生在关节伸侧,手指、足趾、踝部、腕部、耳朵等易受外力碰撞摩擦处,皮损散后可不留瘢痕而痊愈,或有栗粒疹形成,或产生不能痊愈的肉芽组织。由于本病缺乏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极大地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是减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死亡的关键[2]。我科于2015年4月收治1例大疱表皮松解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巧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通过大鼠与小鼠灌服参苓益胃胶囊供试液,并以大鼠慢性胃炎作为病理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鼠大剂量灌胃法研究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参苓益胃胶囊可显著性改善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的病理指标,增强小鼠肠蠕动功能,提示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何景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通过不同措施的培训,来分析讨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预防意识及成果。方法:对200个随机样本随机分配,分别采用常规和职业暴露专业两种培训方式,培训后通过观察测试、数据整理来检验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结果:200名样本测试观察后数据显示,对照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54.5±8.8;观察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92.2±4.4。观察组对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护士的培训方向应更多的增加职业暴露防护等培训,大程度的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