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尿病的社区非药物治疗

孔爱民

关键词:糖尿病, 社区, 非药物治疗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高,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等,为后期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指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立体定向多靶点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

    目的:寻找一种针对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46例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中78例患者按15~30ml左右的血肿量,将血肿近似平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中心设计一个靶点,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单靶点治疗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时间分别为(2.8±1.4)d,(5.8±3.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单靶点组(P<0.05)。结论: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手术创伤小,血肿溶解,排出进度加快,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汪海关;叶磊;许群峰;卢心廷;汤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用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会宁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80例PCOS患者,分别给予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达因-35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T、LH/FSH指标均显著下降,另外研究组WHR、BMI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WHR、BMI指标却出现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在PCOS疾病治疗中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了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治疗PCOS疾病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不能有效进行母乳喂养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抽取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围产期保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其中剖宫产85例,占42.5%,自然分娩115例,占57.5%,结合母婴保健系统管理,产妇出院后地段妇幼保健人员作家庭访视,调查其产后不同时期(住院期间、产后2、4、6周及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有78例,占39%,混合喂养的有107例,占53.5%,人工喂养的有15例,占7.5%。结论:综合调查结果,归纳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有社会因素、产科因素、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等。母乳是新生儿的天然食品,它的营养成分完全符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使每个新生儿都能吃到理想的天然食品,现就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俞彩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维生素D缺乏对孕妇及儿童相关疾病的影响

    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期和成人期多种疾病的发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其以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的缺乏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王远流;严提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用ELISA法检测的血清丙肝抗体阳性血清标本,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确证试验,以明确假阳性标本,分析影响ELISA法出现假阳性的因素。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的60份血清标本经PCR检测依然发现为阳性49例, ELISA法检测真阳性率为80.2%,假阳性率为19.8%。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清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结果假阳性的因素较多,检验人员应规范操作,避免不利因素,降低假阳性率,对于怀疑假阳性的血清标本应及时的进行HCV-RNA检测。

    作者:邓细球;刘月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临床实用统计学简述

    临床原创性、创新性医学论文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医学统计学。对照组的设计,P值r值,随机样本的抽取已有很多专家论述过。基层医院条件较大医院差,但疾病谱较大医院完整(因基层大多为综合医院而非专科医院)。就基层医院实用简易常用统计学讨论如下,请同道指正。

    作者:何锡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2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方式,特点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9.3±14.6)min,出血量平均(38.4±5.8)ml,住院时间平均(9.1±0.6)d。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25.0%),1例为轻度麻木症状,2例为声音嘶哑,其中1例为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症状均消失。结论:普外科手术是甲状腺肿瘤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中需规范操作,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专业护生的带教体会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生的护理带教质量。方法:选拔合格的带教老师,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带教老师和护生实行一对一带教方法,让护生跟随自己的带教老师,完成主要的教学计划和各种量化指标。结果:护生对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程序的熟悉度,以及常见手术的配合熟练度有明显的增加。结论:一对一带教方法,对于护生在手术室护理带教是确实可行的,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李秀芬;刘云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临证举隅

    支气管哮喘系中医“哮病”范畴,多因患者痰饮留伏,伏痰遇感引触,痰气交结,阻滞气道,临证当用温肺化饮,宣肺平喘类中药,笔者常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0例脑血管意外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护理干预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神睡眠质量情况,以评定其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且差异显著。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脑血管意外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

    作者:李向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例肺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主要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其中气管插管又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用于心肺复苏,严重呼吸衰竭,外科手术后,也可作为气管切开的过渡措施,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1]。2012年6月,我科收治一名肺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入院时呼吸费力,痰多不易咳出, ;意识模糊病情重,遵医嘱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3天后,病人呼吸困难未见好转,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医生建议气管切开治疗,患者家属拒绝,故继续气管插管。患者住院期间共插管15天,经过精心的气道护理,患者无口腔,气管损伤,呼吸道通畅,延长了患者生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把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作者:刘采;徐生萍;刘晓琴;李燕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病重(病危)记录单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病重(病危)是指: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作者:田锦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7例的护理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进行护理总结,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肝移植术后使用激素不良反应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肠穿孔,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7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患者均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其中5例康复出院,其中1例因肺部严重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另1例因严重腹腔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肝移植患者因大剂量激素的作用下,发生肠穿孔时机体早期应激反应性下降,使临床体征和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误诊和漏诊,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肠穿孔,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可提高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麻醉深度指数对重症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昏迷患者疾病预后的评价意义及与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价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I C U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I C U入院62例危重病昏迷患者,入住ICU后行入科24h、出科时的CSI监测及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至出科或死亡,以好转和死亡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及组内CSI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APACHEⅡ评分死亡组24h、出科时明显高于存活组,而组内比较出科时较入科24h升高,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SI死亡组入科24h、出科时明显低于存活组,而组内比较出科时较入科24h下降,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CSI大小与APACHEⅡ评分高低有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CSI对危重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而CSI与APACHEⅡ评分之间有负相关性,因此APACHEⅡ评分对其也有一定协同评价作用。

    作者:郑跃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自行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自行鼻腔冲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患者200例,分为100例研究组(术后自行鼻腔冲洗)和100例对照组(术后来我院进行复查处理)。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月鼻部症状及术腔评分。结果:两组术后3月鼻部症状评分及术腔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自行鼻腔冲洗不仅操作简单,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

    作者:苏琴;向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肠套叠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例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肠套叠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经上述措施的实施,住院17d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苏肖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在临床中的体会。方法:将2013-2015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BIPAP无创通气治疗。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1.79%,优良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6%,8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O2以及PEF在治疗后迅速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露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浅谈医院资金成本的控制管理

    医院为了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在筹集和使用资金过程中,会产生相应资金成本。本文从医院资金成本的构成、控制途径及注意问题等方面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彭秀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儿童骨科优质护理病房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提高儿童骨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儿护理评估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护理的内在质量。方法:对儿童骨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予以改进。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儿的评估能力有所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针对住院患儿护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评估水平。

    作者:王桃;彭巧;韦森;张摇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食管癌术后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食管癌术后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