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对提高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效果评价

麦竹丹;任春菊;谢丽叶;曾坤梅;谢彩彤

关键词:预约服务, 门诊, 服务质量,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对提高服门诊务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预约挂号等候医生诊治的病人620例与传统挂号等候医生诊治的病人620例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相比较。结果:两组就诊人员从等候诊治时间、达到专病专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4,P<0.05),对预约挂号诊治满意的占90%,基本满意的占8%,不满意的占2%,预约挂号病人快速找到专科看病,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排队等候的烦恼。结论:实施门诊预约挂号服务,大大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就诊。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崇明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上海市在1987年达到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巩固了防治成果[1]。为2010年上海市实施了消除疟疾工作,各项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2],为掌握本县疟疾流行规律、趋势和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效果,为本县消除疟疾考核提供基础调查数据。我们选择崇明县港沿镇、竖新镇、新河镇、建设镇和庙镇做为监测点,开展疟疾相关调查工作。

    作者:张建才;李春圆;曹卫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血小板减少及出血1例分析

    我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 L E)患者以重度血小板减少伴出血1例,患者无其他临床表现,仅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万丽丽;王晓东;慈春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两种方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ELISA法及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的结果。方法:检测366例血清标本的抗C C P抗体,15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作为对照组,2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标本,评价两种方法检测抗C C P抗体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灵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检测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但对于抗CCP抗体低值和特高值阳性结果出现的假阴性难以识别,易导致漏诊。

    作者:杨梅;晏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标准大骨瓣治疗伴侧裂区血管损伤的颅脑损伤(附39例报告)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对39例伴有侧裂区血管损伤并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其效果。结果:死亡4例,术后6个月按 GOS评分,植物生存8例,重残10例,中残7例,良好10例。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注意对外侧裂区血管的解剖保护及术后充分的引流,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茆康成;范云程;张广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评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按0至IV级进行分级(0至II级为良性,III至IV级为恶性),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100例患者当中共有162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80个,甲状腺腺瘤47个;甲状腺恶性肿瘤35个。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为91.43%(32/35),特异性为92.91%(118/127),准确率为92.59%(150/16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鉴别的准确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增强护理的质量;方法:某医院在2015年2月—6月开展QCC(品管圈活动),开展活动之后就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抽选48例为观察组,从开展活动前患者中选择48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入院和出院时知晓健康教育情况;结果:从终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危害性认识、康复知识等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对照组,而且两组的比较上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加强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感,还能够提高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对健康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脊柱骨折脱位截瘫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研究如何进行护理来预防脊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产生压疮的现象。方法:选择患有骨折脱位截瘫的患者40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结果:无论是任何一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的人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脱位截瘫患者,采取综合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会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病重(病危)记录单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病重(病危)是指: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作者:田锦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280例心脏外科手术的配合方法与体会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心脏手术的有效配合方法与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完成的280例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进行总结。结果:280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感染,术后一个月内死亡3例,主要是由于重度低心排和肺部并发症导致死亡。结论:要想配合好心脏外科手术,手术室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外,还要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心脏外科专科知识学习,工作中有高度责任心和较强应急变能力。

    作者:龙春梅;谢丽叶;曾坤梅;谢彩彤;李小燕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熟地黄是玄参科、地黄属植物,上品,自古以来就有记载将熟地黄用药能达到补精化气,补血养脾的功效,但其炮制方法不同则性味和功效亦不同,历年来关于熟地黄炮制方法及疗效的记载很多,本文就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作者:袁金高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骨科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采取整体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晋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感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伴高热时发生的惊厥为高热惊厥。十宣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针刺十宣穴可达到“苑陈则除之”,去瘀生新可疏通气血之冲逆,意在调整气血,疏通经脉,清热凉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多。本人对20例小儿高热惊厥采用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治疗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个案进行详尽的分析。

    作者:刘伟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在中药制粒工艺研究中正交设计的应用研究

    在中药制粒工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即为正交设计,该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分清各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次要性,并且还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实际情况对其因素作用进行相互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各因素进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正交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为正交表,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能够使研究实验更具权威性,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充分考虑设计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将其各因素的优点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还减少了全面实验的可能性,就此减轻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药制粒工艺广泛应用正交设计,使中药制粒工艺长久可持续发展。

    作者:潘翔;程智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应用。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除常规康复护理外辅以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前后均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对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全面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田婧;杨胜华;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参苓益胃胶囊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研究

    通过大鼠与小鼠灌服参苓益胃胶囊供试液,并以大鼠慢性胃炎作为病理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鼠大剂量灌胃法研究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参苓益胃胶囊可显著性改善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的病理指标,增强小鼠肠蠕动功能,提示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何景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浅谈下肢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据统计,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骨折的发生率很高,骨盆骨折占1.6%~4.1%,高可达26%,上肢骨折占8%~10%,下肢骨折占25%~30%。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踝部骨折、足部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必须不同程度的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常常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本科护士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多年来,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中药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此文总结了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中药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提高中药的质量,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作者:袁金高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品管圈在ICU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I C U病房中品管圈对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I C U病房中3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4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发生机械通气意外拔管17例,发生率为10.96%;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进行护理,发生意外拔管3例,发生率为2%。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方式发现在I C U病房中应用品管圈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意拔管情况的发生率,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锦明;魏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10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剂量为0.5 mL/(kg?d),对照组51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剂量为10~15 mg/(kg?d),静脉滴注,1d 2次,3d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E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E 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失代偿肝硬化102例患者入院时进行E Q-5D评分,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患者出院前再次进行E Q-5D评分,通过心理干预前后EQ-5D评分对比分析,评价E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测定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心理干预前后EQ-5D VAS评分差值明显,P<0.01,且有无并发症对EQ-5D VAS评分有影响,P<0.01;出入院EQ-5D VAS评分差值≥0.2有84例,<0.2有8例,有效率91.17%。结论:E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照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