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高
目的:探究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4月来我站中医科就诊的200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克龄蒙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归肾丸进行加减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1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不良现象,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来看,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使用归肾丸加减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由此能够看出,利用该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粟春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与椎间融合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40例行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31min~159min,每个节段平均为(44.56±10.34) min;术中出血量为51ml~601ml,每个节段平均为(150.24±54.56)ml。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0.45±3.23)分,术后为(14.13±2.54)分,手术前后J O A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40例患者中,术后采取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手术部位彻底减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效果明显,损伤小,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脊髓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文明;乔俊东;李长春;罗亚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多年来,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中药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此文总结了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中药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提高中药的质量,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作者:袁金高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以减肥手术护理为主要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6月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选择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并行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进行单纯常规护理。利用社会生活支持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对比对照组较高,而且在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讨论特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何纯芝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对照组80例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研究组80例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远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我院骨科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表现,评价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方法:2013年,骨科收治患者491例,2013年经过专项改进活动后,2014年骨科收治患者435例;调取2013-2014年患者病历资料、抗生素药历,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结果:2014年应用抗生素率、ADU、抗生素药物占骨科总药费比重、住院患者人均抗生素药费比重低于2013年,2014年无明确指征、品种与剂型错误、用法与用量错误、给药时间错误、联合用药无指征或不协同比重低于2013年,联合用药高于2013年,2014年转上级医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滥用、无指征用药、用法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抗菌谱覆盖不全等;专项整治活动的极大的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应予以维持。
作者:周院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二甲双胍已经作为II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使用了接近60年,现在已经成为新诊断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是关于二甲双胍的争议一直不断,争议的主要内容在于二甲双胍究竟如何发挥平稳血糖的功能。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福辛普利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2.5m g/次/天,以及福辛普利片10m g/次/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2.5m g/次/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尿蛋白以及血肌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血压,尿蛋白以及血肌酐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福辛普利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娅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通过不同措施的培训,来分析讨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预防意识及成果。方法:对200个随机样本随机分配,分别采用常规和职业暴露专业两种培训方式,培训后通过观察测试、数据整理来检验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结果:200名样本测试观察后数据显示,对照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54.5±8.8;观察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92.2±4.4。观察组对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护士的培训方向应更多的增加职业暴露防护等培训,大程度的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以下简称《病免》)是由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两部分组成的一门重要生物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知识抽象枯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本文对该门课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龚敏芝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使用中医针刺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使用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在使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并比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不仅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治愈该病的机率较高,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广泛应用与实践。
作者:李倩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产科在2015年1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采取经阴道顺产分娩的初产妇126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采取经阴道顺产分娩的初产妇129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会阴侧切情况进行评估,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中88例(69.84%)产妇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中74例(57.36%)产妇行会阴侧切术。比较后,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院产科的会阴侧切率,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提高了产房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桂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PEEP水平下的换血速度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得出结论:在使用高水平PEEP下为患者实施换血治疗,需要减慢换血速度,避免或减少换血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换血过程的安全。
作者:黄秀荣;吴燕;俞宁;黄爱丽;周彦;周小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7:5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u g~1.6u g,平均回收率99.45%,R S D值为0.93%。结论:本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控制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宾菊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评估其诊断效果。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情况:良性组中40例被诊断为良性肿瘤,7例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恶性组中超声诊断为恶性30例,3例被误诊为良性。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0.91%(30/33)、特异度为85.11%(40/47)、准确率为87.5%(70/8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图像清晰,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且诊断结果客观可靠,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薛广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I C U病房中品管圈对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I C U病房中3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4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发生机械通气意外拔管17例,发生率为10.96%;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进行护理,发生意外拔管3例,发生率为2%。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方式发现在I C U病房中应用品管圈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意拔管情况的发生率,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锦明;魏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急性腰腹痛就诊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MS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附加容积再现(VR)等技术处理图像,分析MSCT图像表现。结果:36例患者MSCT平扫均见患侧肾脏体积增大,密度降低,肾盂输尿管轻中度扩张积水,26例输尿管周围见液性渗出样密度影。MPR及CPR清晰显示输尿管全程梗阻,伴尿外渗征象。增强扫描可见患侧肾脏强化程度较对侧低,动脉期患侧皮髓质强化延迟,肾周与盆腔内低密度影未见强化。结论: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与梗阻原因,不良损害少,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向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小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9月接受阑尾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阑尾手术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海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临床护理属于内分泌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目的在于分析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以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的效果实施优质评价。结果:在内分泌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方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升高,患者满意比例能够达98%以上,患者住院时间能够缩短三天到四天,患者的医疗费也同样得到有效的降低。结论:在内分泌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都得到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的素质有显著的提高,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段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患者在围手术期由医务人员对其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启动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各种生活照顾,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访问及定期复查,对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让患者认识到医务人员、家属对其重视程度。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给予了心理干预,患者情感需要得到满足,焦虑抑郁水平降低,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鸿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