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真;郑富霞;李翠华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20例)为20 mg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 mg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sCD40L及血脂水平.结果: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sCD40L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作者:李锦祥;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足月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的136例病例,从羊水性状、胎心监护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1)羊水污染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羊水清者(P<0.05);(2)胎心监护异常并羊水Ⅲ度污染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I~II度者(P<0.01);(3)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中,脐带因素居首位占39.71%;(4)新生儿窒息中73.53%是胎儿窘迫的延续.结论: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窘迫的延续;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对临产前有产科因素者,均应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的方法及早结束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王静;周麦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组67例患者,全部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头颈部鳞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颈外动脉的肿瘤供应支,经导管分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67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1%.其中多次治疗疗效(79.4%)优于单次治疗(66.7%),多血管型肿瘤的疗效(76.7%)优于少血管型肿瘤(66.7%).结论:中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采用颈外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显著,全身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中晚期头颈部癌瘤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治疗中要注意肿瘤的血供类型及强调肿瘤的治疗次数.
作者:陈峻岭;单晋杰;付宜静;袁宏伟;宋太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情况,根据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分成6组,分别统计住院30 d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多变量分析各临床参数,估计贫血与心脏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A、B、C、F组心性死亡发生率为15.62%,9.52%,5.88%,5.26%,高于D、E组(1.85%,1.72%),有统计学差异(P<0.01).A、B、C、F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D、E组(12.5%,7.14%,7.84%,5.26% vs 1.85%,1.72%),有统计学差异(P<0.01).A,B,C,F组心绞痛恶化发生率分别为15.62%,14.28%,7.84%,5.26%,与D、E组(3.70%,3.4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贫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贫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独立的预测因素.
作者:陆秋芬;许之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治疗均成功.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缓解,其中2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也是临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展趋势.
作者:吴慧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患者89例.结果:89例中盆腔黏连36例(36/89,40.44%),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28/89,31.46%),多囊卵巢综合征11例(11/89,12.36%),子宫内膜息肉 5例(5/89,5.62%),子宫腺肌病3例(3/89,3.37%),子宫腔轻度黏连3例(3/89,3.37%),子宫纵膈1例(1/89,1.12%),输卵管发育不良2例(2/89,2.25%).经过治疗后,45例怀孕,妊娠率50.56%. 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不孕症的有效诊治方法.
作者:罗穗豫;王瑜;张菊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2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输尿管结石65例(72侧),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丽;张秋玲;师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从血液流变动力学角度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做观察与分析,以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北京普力生公司生产的黏度仪.用肝素钠抗凝作全血黏度检测,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比容,达隆公司生产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0例正常妊娠血液流变全血黏度与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比较其相关性.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全血黏度增高,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务必提醒临床注意,动态观察,可以更早发现病情,了解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玉叶;林智;程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因子Mcm5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食管正常黏膜、19例不典型增生、7例原位癌及139例浸润癌活检标本中survivin和Mcm5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食管活检组织中,survivin和Mcm5蛋白在由正常向癌转变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二者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P<0.05);②survivin蛋白表达与Mcm5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激活及增殖因子Mcm5功能的增强,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
作者:张红燕;李珊珊;任秀花;闫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探讨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0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CHF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CHF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NYHA心功能无改善的患者出院时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至少改善一级的患者(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海霞;张嘉莹;李庚山;许家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妇科急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2例妇科急症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腹腔内出血的45例.结果: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术前和病理的诊断符合率100%,4例卵巢破裂中有2例术前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卵巢破裂.结论:在妇科炎症中,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占首位,其次是卵巢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应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素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mRNA在HBsAg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8例HBsAg阳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结果:32例(84.2%)患者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呈阳性表达,其外周血甲胎蛋白 mRNA亦为阳性;而阴性表达的6例(15.8%)其外周血甲胎蛋白 mRHA和血清甲胎蛋白亦为阴性.HBsAg阳性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阳性率在合并肝硬化组为100%,合并血清甲胎蛋白>25 ug/L组为100%、无合并肝硬化组为57.1%,<25 ug/L组为57.1%,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甲胎蛋白 mRNA阳性率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于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癌组织甲胎蛋白 RNA阳性表达与合并肝硬化呈正相关,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大多数HBsAg阳性肝细胞癌的甲胎蛋白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其外周血甲胎蛋白 mRNA阳性表达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与癌组织甲胎蛋白 mRNA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宁建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临床肺结核误诊的各种原因.方法:对248例误诊病例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病种及特点逐一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对肺结核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临床思维的了解、认识尚不够全面、深入,加之有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或伴发其他合并症造成误诊.结论: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手段,避免单向思维.
作者:孙元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约为20%~40%,2年内再出血率高达70%,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降低门静脉和曲张静脉内压力是终止出血的重要措施,选择内科保守或是外科手术治疗,生存率相近.
作者:赵胜乾;王静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银屑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现代研究认为遗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及精神神经因素在本病发生中是其主要原因.今遇到两例母子同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他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相距不远,几乎同时(仅相隔几天)突然此病,且两例的发病原因(诱因)完全相同,既往两例都无类似并史.
作者:张书岭;张书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归纳2001-2004年5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资料,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影像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双肺多呈磨玻璃样改变.结论:正确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对于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群顶;孙培祥;李向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为耳鼻咽喉科一些长期原因不明的疼痛不适,诊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寻找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抗抑郁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某些精神疾病,尤其抑郁症,临床会出现耳鼻咽喉科的表现,耳鼻咽喉科医师应学习有关精神医学知识,了解抑郁症表现.
作者:孟艳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治疗咽异感症的新方法.方法:对300例确诊为咽异感症的患者给予谷维素片40 mg,安定片2.5 mg,胃复安片10 mg,饭前30 min口服,3次/d,两周为一疗程;同时用2%利多卡因针2 mL,庆大霉素针4万u,维生素B12针500 μg混合液天突穴封闭,隔日一次,每周3次,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73例,106例有效,21例无效,总有效率93%.结论:该方法为治疗咽异感症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维杰;张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5月住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4例,对其临床表现、检查、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有危险因素,高危病例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晕厥、休克,右心负荷加重体征,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论:溶栓及抗凝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和平;苏国桢;郭耀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双硫仑反应的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观察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8例患者给于对症处理后,症状于2~6 h内缓解.结论:应用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抗菌药物时应禁止饮酒或应用含乙醇类物质.
作者:董贤明;桂蔓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