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李健;刘士彩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提高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尿路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6例均行腔内B超检查,确诊3例(50%),5例行膀胱镜检十活检,全部确诊(100%),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无1例复发或恶变.结论:腔内B超,膀胱镜检+活检是诊断该瘤的必要步骤,其中后者可确立诊断,治疗首选TUR-BT,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必要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对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其能够安全、顺利渡过孕期、产褥期及分娩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总结本科室2002年8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例,总结对该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说明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指导对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十分必要.

    作者:张凤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扩大术后早期并发症

    目的:了解神经源性尿失禁回肠膀胱扩大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处理办法.方法:对我科治疗的149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早期术后并发症的特点、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主要的早期并发症有腹壁造瘘口尿瘘及术后瘘口愈合延迟6例(发生率为4.03%),泌尿系感染21例(发生率为14.09%),急性尿潴留19例(发生率为12.75%),粘连性肠梗阻2例(发生率为1.34%),经相应的处理后均完全恢复.结论:回肠去黏膜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可恢复,此种手术是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大;王家祥;范应中;张伟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并观察不同途径给药诱导的差异.方法:采用腹 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检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结果: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组均出现血糖升高、胰岛素下降,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均可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两种途径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沈亚非;徐焱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热性惊厥2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热性惊厥患儿的发病率、治疗、复发、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252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热性惊厥患儿是一种常见的年龄依赖性疾病,绝大多数热性惊厥预后良好.但热性惊厥患儿易于复发,复发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以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转为癫癎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有关.结论:对具有复发高危因素及转为癫癎的危险因素的患儿,要密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作者:郑华玲;李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胺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组织会发生许多变化,如弹力纤维和胶原组织增生,使传导系统发生纤维化;窦房结起搏细胞减少;窦房结周围脂肪沉积,有时将窦房结和周围心肌组织分离;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以及室间隔顶部发生不同程度的钙化,使邻近的房室结、希氏束、右束支和左束支受累及;老年人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发生率增加,使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组织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容易出现以起搏功能低下、传导功能障碍,以及心肌纤维化和缺血所致异位兴奋激动为特点的心律失常.且正是由于以上特点,老年人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耐受性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有时发生生命危险.加上随年龄增长,常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代谢机能减退,以及常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导致药物敏感性和毒副作用增加,因此合理选用抗心律失常药在老年人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至关重要.

    作者:孙丽娟;王建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显微手术后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后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于瘤腔内安置化疗囊,并行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及放疗增敏作用检测,术后第2,4,8,12周和6个月分别行经皮穿刺注入敏感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随访6~36个月,并与以前随访的40例接受肉眼下全切后常规放化疗的脑胶质瘤结果相比较.结果:45例患者均获随访,生存期明显延长,6个月内复发4例(8.8%),死亡3例(6.6%);1年内复发9例(20.0%),死亡7例(15.6%);2年内复发19例(42.2%),死亡15例(33.3%);3年内复发25例(55.6%),死亡22例(48.9%).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敏感药物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步星耀;赵红卫;雒建超;张永福;赵跃武;孔令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重症肺炎并心肌损伤68例临床观察

    小儿重症肺炎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其中心脏是受损的重要器官之一.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佐治重症肺炎并心肌损伤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瑞英;徐琳;徐金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目的:提高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尿路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6例均行腔内B超检查,确诊3例(50%),5例行膀胱镜检十活检,全部确诊(100%),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无1例复发或恶变.结论:腔内B超,膀胱镜检+活检是诊断该瘤的必要步骤,其中后者可确立诊断,治疗首选TUR-BT,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必要的.

    作者:李健;刘士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致肝脏损害21例临床观察

    急性胰腺炎可并发肝脏损害.肝功能的损伤不但加重胰腺炎的病情,而且直接影响预后.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肝脏损害的病例21例,并行临床观察分析.

    作者:高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骨肉瘤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人骨肉瘤及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骨软骨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6例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5%,骨软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93.33%,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及组织学分型也无相关性.结论:PTEN蛋白通过PTEN/Akt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未在骨肉瘤中表达出来,表明PTEN/Akt信号传导途径不能控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高嵩;赵炬才;张广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3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年龄、性别、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无差异(P>0.05).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常规组给予参麦注射液3 mL/(kg·d)静脉滴注,大剂量参麦组7 mL/(kg·d)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对三组患儿生命体征、临床体征、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a-HBDH),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酞氧化酶,丙二醛等对三组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儿的检测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检测指标变化有差异.其中大剂量参麦组与对照组、常规参麦组相比各检测指标恢复或好转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剂量参麦注射液较常规剂量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为兵;王少玲;李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例胎儿脑积水肾积水临床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孕妇和临床医生对诊断胎儿畸形意识有所提高,由于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药物滥用等[J],胎儿畸形发病率及发生种类亦随之增多.据我们临床观察,近两年来胎儿脑积水、肾积水较多见.一般认为对胎儿畸形应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但对本文5例,我们采取了继续妊娠、分娩、跟踪随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列腺摘除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阐明临床护理干预在减少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价值.方法:通过对11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静脉血栓形成、膀胱出血、急性附睾炎等多种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并发症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不仅适用于前列腺手术,对于其他外科手术也值得推广应用;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朱继萍;张晓黎;越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Y迷宫,免疫组化及ELISA法等检测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60 d后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在造模60 d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60 d后,大鼠认知功显著改善;造模60 d后的大鼠,其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雌二醇组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增高.神经生长因子在三组大鼠脑内含量的测定结果与之一致.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

    作者:姜晓蕊;卢宏;冯建玉;滕军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曲面断层的质量探讨

    曲面断层是口腔科医生观察全部牙列和相关结构的唯一显示方法,可保证从一侧髁突到另一侧髁突均显示在一幅图像上.下面就我科开展曲面断层摄影以来,遇到的一些常见的能降低图像质量的原因及所产生的不正确现象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

    作者:芦运生;宋绍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膈疝5例

    1987年5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87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膈疝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宏;陶中良;王成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卒中与心电图异常关系初探

    对经CT证实无心血管病史的26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心电图(ECG)资料进行分析,发现ECG异常203例(78.1%).ECG改变:主要表现为T波,S-T段的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ECG异常改变与脑卒中有明显关系,与病变性质无关;ECG异常改变程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成正比.ECG改变的可逆性与脑卒中严重程度成反比.

    作者:李建国;郭自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髓干细胞动员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把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试验组,每只大鼠均于24 h,7 d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在24 h,7 d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动员骨髓干细胞,迁移到心肌,修复受损的心肌,减少心肌肌钙蛋白Ⅰ的释放.

    作者:郭素萍;高传玉;刘煜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手术制作成年雄性家兔双前肢桡骨中段骨折动物模型(缺损约3 mm).术后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除每日给予淫羊藿煎液口服外,其他饲养条件完全与对照组相同.分别于术后14d,24 d,34 d及42 d处死动物,处死前摄兔前肢X线片,处死后取骨折标本作连续硬组织切片(厚5μm),切片作常规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淫羊藿实验组较之对照组在骨痂形成、骨痂改建以及髓腔再通等方面均明显更早.结论:淫羊藿能促进家兔骨折骨痂的形成与改建,促进髓腔的再通.淫羊藿能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作者:刘道德;孙燕;赵素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钡双对比造影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双对比造影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并经胃镜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例的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征像.结果:十二指肠钡剂反流提示幽门管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与慢性胃炎特别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变明显相关,本组67例均有十二指肠钡剂反流.结论: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较高,结合慢性胃炎的其他X线征像可提高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定性诊断.

    作者:王乃武;李俊红;翟所席;任军华;牛玉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