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张雪梅
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此提出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策略体系,加强宣传防护和自我保健意识,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同时加强防治结合,针对已病个体的体质差异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该体系主要包括精神调摄、科学饮食、生活规律、避免辐射、综合治疗和防治转移6个方面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发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作者:边静;马科;周丽萍;马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管竞环教授在肾脏疾病的诊治及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有许多独到的经验和见解,他认为慢性肾变蛋白尿的基本证型是肺肾不足、风热伤肾,提出益气固肾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潘静;马威;管竞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松郁安神方对REM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及血浆中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药物治疗5d后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NE、DA、5-HT的含量.结果:中药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明显改善,NE含量明显降低,DA、5-HT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松郁安神方不仅可改善REM睡眠剥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且可调节大鼠睡眠相关物质NE、DA、5-HT的含量,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可能与某些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作者:曾雪爱;黄俊山;王雅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斗”和“升”作为计量单位,有着10倍的容量之差,本不该混乱,但在一些中医古籍中用错的例子比比皆是.今考查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从文字的演变和产生混淆的原因两方面对“斗”、“升”二字作鉴别,并从3个方面阐述由此带来的影响.
作者:钱婷婷;沈澍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泄泻一词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多,其含义大同小异,然婴儿腹泻一词无明确定义.先父赵昌基老中医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婴儿腹泻是以婴儿排便次数增多(每日6~10次以上)、粪便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多见,现将典型案例报道.
作者:赵明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与西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全面检索针灸与西药比较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选择合格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①降压疗效:单用针灸与单用西药比较,2组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异;针灸+西药与单用西药比较,针灸+西药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②症状疗效:单用针灸或针灸+西药均优于单用西药,纳入试验中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灸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但本研究纳入试验数有限且多数文献质量较低,需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作者:刘福水;郭长青;金晓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毒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了化疗疗程的顺利完成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在预防及治疗骨髓抑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作用.笔者全面分析了化疗后骨髓抑制产生的机理,提出针对骨髓抑制早、中、晚期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李可馨;曹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期间糖尿病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55.6岁±18.5岁,糖尿病史5年以上,基础窦性心律心率低于60次/min,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30/h.观察组41例患者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均进行QTd的测量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2组QTd和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QT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DNN、RMSSD、PNN50、HF增高,LF、LF/HF明显减低(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NN、RMSSD、PNN50、HF增高,其中PNN50、HF增高明显(P<0.05),LF、LF/HF明显减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率偏慢的患者进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QTd和HRV,从而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作者:刘丽敏;缪洪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当归散及其拆方对低客受性子宫内膜PR和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曲普瑞林注射制备小鼠模型,预防性给予受试液,于排卵后24h和48h测定子宫内膜中PR、整合素β3水平.结果:(1)PR的表达:48h时当归散组和归-芩组的PR表达明显上调,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2)整合素β3的表达:而当归散组和当归黄芩组整合素β3在2个时间点表达无显著差异,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当归散和当归-黄芩能抑制曲普瑞林引起的PP过早下调,抑制整合素β3的提前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客受性.
作者:杨桢;任慧利;徐莉莉;石玉迎;李玲孺;高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食道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国家,又是食道癌死亡率高的国家[1].由于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即使手术切除预后仍较差,有部分病人化疗后又复发,治疗上仍非常棘手.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现代蒙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内脏腑器官相互之间联系与各自的功能、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七素(食物精华、血、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血)相对平衡体、人体体质特征等.人的生命运动在脑—白脉系统的支配下,完成机体生理、生命运动.如果上述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可导致病理变化,因此,把握传蒙统医学学科特点并与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对比研讨,寻找异同点、模仿或参照现代医学科学手段和方法,逐步研究和创新现代蒙医学理论十分必要.
作者:苏日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适应中医针灸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提高针灸核心竞争力,彰显中医药软实力,以《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对建立国家级针灸临床实用技术应用与发展基地进行前瞻性的软科学研究.国家级针灸基地建设坚持以加强针灸临床病种研究为主体,强化针灸临床科研规范和高水平中医针灸临床科研人才队伍培养为两翼,走“一体两翼”基地业务建设模式,集医疗、科研、国际培训、国际交流为一身,形成全国一流的针灸临床中心.
作者:王彤;吴中朝;陈仲杰;胡静;焦玥;周宇;周劲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内应肾脏,为肾气在背部输注传输之处,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总结,指出其在临床的适用范围.
作者:吕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传统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的比较,说明配方颗粒质量稳定,便于调剂,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田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辛、干姜配伍对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体温、肺功能、IL-2、IL-8、TNF-a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寒饮蕴肺证模型组、细辛组、干姜组、细辛干姜配伍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联合冷冻等因素复制COPD寒饮蕴肺证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体温、肺功能及血清IL-2、IL-8、TNF-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体温(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肺功能(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a、IL-8含量明显升高、IL-2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TNF-a、IL-8含量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P<0.05).结论:细辛、干姜配伍能降低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TNF-a、IL-8,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减轻COPD气道炎症,延缓或打断COPD的发展.
作者:刘海燕;陈福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作者:刘中华;张启明;骆真;徐志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肺祛瘀汤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肺祛瘀汤合激素抗生素组30例,单纯激素抗生素组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中医症状、CT疗效、检测血浆TNFα、IL-6.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结论:清肺祛瘀汤可有效改善放射性肺损伤咳嗽症状,抑制放疗后血浆TNF-α、IL-6的过度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瑜;张蕊;庞宏涛;张永彤;翟蓓;夏菊玲;俱慧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花椒是临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功用为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温中止泻、散寒止痛、杀虫止痒、安蛔止痛、解表散寒、回乳通乳、温肺平喘、疏肝解郁.
作者:聂晶;杨进超;丁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痿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内经》时代即有详尽的记载,并描述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提出了治疗原则.肾虚、脾虚、肺热、血瘀合而为病的病理机制.治疗上,在“治痿独取阳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补脾肾之虚,清肺热,化瘀血的治疗原则.现代研究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脾虚、肾虚、血瘀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亦证实了本虚标实是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基础.
作者:宋永达;黄俊卿;王宏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吞咽障碍是延髓麻痹的主要症状,亦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报道发现,针灸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确实有好的治疗效果,联合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哈静;黄银兰;万明雨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