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颖萍;苗雪梅;冯周琴
目的:评价国产抗真菌药氟康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氟康唑和进口同类药物大扶康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痰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氟康唑注射剂对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与进口产品大扶康相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源;吕培中;邹春英;吴剑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发病多为学龄儿童,临床四大特征虽无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显著,但对激素治疗反应多不敏感,易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本文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缬沙坦是一种非前体药物,它有高度选择性和特殊的直接作用,能有效地拮抗ATII受体,是新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我科观察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降压疗效,特报告如下.
作者:陈晖;侯英伟;董守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进行分析,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先行剖宫产,然后肌瘤剔除.切口设计、剔除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作者:李雅丽;陈映竹;付建红;杨晓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发病率近年来随交通事故增多而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与病死率均较高.现对我院1992~1999年收治的6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治疗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作者:靳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昏迷系一种危重症,其并发症和病死率均有增加.护理工作艰难,家属心理压力沉重,增加住院天数,因此,促醒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者:莫艳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难治性疼痛.我们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对30例PHN病人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夏令杰;刘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脑梗死的诊治手段不断提高,病死率下降,但脑梗死后残疾率却增加了.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日重返社会.因此,脑梗死的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康复训练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康复训练早期介入急性前循环梗死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向莉;刘书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肺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患者本身机体抵抗力减低,加之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已经成为临床上不可回避的医源性感染问题.
作者:张子相;朱永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肾盂成形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对26例30侧经腹入路及22例24侧经腰入路两种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腹入路手术切口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24h肾周引流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经腰入路手术.结论:对未合并肾脏畸形、肾周感染、结石及输尿管远端狭窄的单纯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经腹入路肾盂成形术优于经腰入路肾盂成形术.
作者:刘中华;周瑞锦;李启忠;范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ABO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该病对孕妇无危害性,且无临床症状,但可引起流产、死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脑损害、死亡及终身智力障碍.
作者:丁素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纳络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体,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对脑、心、肝、肾、小肠的阿片受体均有特异性拮抗作用,可竞争性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阿片肽产生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逆转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的抑制效应[1].
作者:蒋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小腿前面软组织较少,当胫骨骨折,尤其开放性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时,如处理不当,易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形成钢板、骨外露.
作者:张峰;张伟;姚志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恶性胸水多为晚期癌症的并发症,通常胸水生长迅速,并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胸腔积液引起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治疗上比较棘手[1],我院自2001年3月~2001年9月开展了胸腔热循环灌注加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试验,观察治疗2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姣杰;张利霞;张福林;马玉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是预防浅表性肿瘤复发常用的方法之一,文献报道MMC膀胱灌注后肿瘤复发率降低10%~50%[1],伴随其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化学性膀胱炎、过敏反应,过敏性膀胱炎、尿道狭窄等,其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5%~15%[2],过敏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36%[3].
作者:史华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冠心病(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CHD病因仍不太清楚,但已知CHD有多种易患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CHD的发生有关,可能是CHD的一个危险因子[1].
作者:袁麦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很常见,我们自1993年5月~1997年12月采用中药治疗13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淑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CT导向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是近年来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新进展之一[1],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33例上腹部恶性肿瘤并发剧痛的患者实行了该项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月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5年11月~2002年5月我们对4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采用善得定(奥曲肽)严密观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朝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从1999~2001年使用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115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烨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