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前循环梗死的疗效观察

向莉;刘书剑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 前循环, 脑梗死, 重返社会, 治疗作用, 早期介入, 医学科学, 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梗死后, 残疾率, 病死率, 诊治, 病人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脑梗死的诊治手段不断提高,病死率下降,但脑梗死后残疾率却增加了.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日重返社会.因此,脑梗死的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康复训练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康复训练早期介入急性前循环梗死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96例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腔内治疗

    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应用腔内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250例,其中采用经尿道气化加电切治疗重度BPH96例,效果十分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马宇杰;李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纳络酮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疗效观察

    纳络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体,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对脑、心、肝、肾、小肠的阿片受体均有特异性拮抗作用,可竞争性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阿片肽产生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逆转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的抑制效应[1].

    作者:蒋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膜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本文收集我院1995~2000年经手术、胸水细胞学和胸穿活检病理证实的20例胸膜转移瘤,现将其X线表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赵廷超;魏祥;曹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腔热循环灌注加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探讨

    恶性胸水多为晚期癌症的并发症,通常胸水生长迅速,并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胸腔积液引起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治疗上比较棘手[1],我院自2001年3月~2001年9月开展了胸腔热循环灌注加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试验,观察治疗2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姣杰;张利霞;张福林;马玉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巨大淋巴结增生病的CT表现

    巨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异常改变,多见于胸部.本文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的CT资料,经手术病理(4例)或穿刺活检证实(1例)的5例病例,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CT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代向党;张文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处理的体会

    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取决于诸多因素.随着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的发展,鼻外科医师越来越认识到严格规范的术后处理,是提高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2例超急期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急症,及时抢救,尽早开通梗塞的冠状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溶栓疗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宋相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118例疗效观察

    2001年2月以来,我科使用WNZ-IC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经鼻腔局部热凝筛前神经、下鼻甲和鼻丘粘膜,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枝;黄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生长抑素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6mg/d,连用5~7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3.33%)高于对照组(38.10%)(P<0.05);对照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14.29%)高于治疗组(6.67%),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病死率(47.62%)高于治疗组(20.0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郭长青;臧志强;楮燕君;李建生;李白云;刘国永;李继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呼气末正压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常迅速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低氧血症,当用常规治疗方法仍不能缓解左心衰竭时,机械通气是纠正缺氧的有效手段[1],适时提供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广明;郭金艳;高明明;詹庆元;杨新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昏迷40例临床观察

    急性昏迷系一种危重症,其并发症和病死率均有增加.护理工作艰难,家属心理压力沉重,增加住院天数,因此,促醒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者:莫艳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口服凯西莱片治疗慢性中度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凯西莱(硫普罗宁)是一种有效的肝功能改善剂和肝脏的解毒剂,我们对其疗效进行了以下观察.

    作者:朱喜玲;陈金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川崎病的误诊分析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发病早期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以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二年来误诊的12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韩君;曹占伟;查东晓;刘玉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ABO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该病对孕妇无危害性,且无临床症状,但可引起流产、死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脑损害、死亡及终身智力障碍.

    作者:丁素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处理

    一次性双腔单囊导尿管,因其固定性能好,不易脱落,并避免胶布外固定之不适感,且便于会阴部清洁之优点,目前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于留置导尿.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多主张1~3d短疗程、高浓度的冲击给药法,并选用价格便宜、毒副反应小、或无毒性,且对某些常见的致病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作者:郭秋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浆直接分离法即时测定电解质

    电解质测定一般需采用静脉血清,然而从静脉采血开始到血液凝固,再到分离血清测定,分析得出结果,需时40~60min,这对于急诊抢救病人非常不利.本人就直接分离血浆能否进行电解质分析,以及结果可靠性、准确性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黄孝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胃粘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体会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很常见,我们自1993年5月~1997年12月采用中药治疗13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淑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复合麻醉临床应用体会

    异丙酚、异氟醚均具有诱导迅速、可控性好、苏醒快的特点.术中单纯异氟醚吸入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恶心、呕吐较多.我们利用异丙酚的药物特性,以异丙酚静脉滴注、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与单纯异氟醚吸入麻醉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培红;田斌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随着CT、MRI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们自1999年3月~2001年5月经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全力;吴建厂;彭俊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