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歇与持续降血压对心脑并发症影响200例分析

王明芳;郭占通;张会婷

关键词:间歇, 降血压, 脑并发症, 心脑血管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 现报道如下, 致残原因, 人类健康, 高血压病, 对比观察, 致死, 危害, 临床, 疾病
摘要: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更是常见的致死、致残原因.从1989~1999年,我们共收治原发性高血压200例,对其降血压的方式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损伤修复

    人体组织损伤的修复是一个多种细胞参与,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生长因子的作用尤为关键.通过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促创面愈合及多种损伤修复的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

    作者:王伟;吴浩;解震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淋巴造影及淋巴化疗在妇科肿瘤应用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淋巴造影(LAG)作为一项影象学技术,于30年代由Funaka和Carralha首创,1954年Kinmonth详细描述了直接淋巴管内造影的方法,以后逐渐用于临床.1958年我国上海华山医院首次开展此项技术,主要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并提出了LAG淋巴转移阳性的影象学诊断标准.近40年来,随着医学对妇科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入及放射显影技术的不断发展,LAG不论在操作方法还是应用研究上均有了新的进展.现就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于兴江;王沂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脂质沉积性肌病病理讨论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指由于肌纤维内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肌细胞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以肌无力和肌疲劳为主要表现的肌病.1969年Bradley等[1]首先对此类肌病进行了描述,1973年Engel等[2]发现肉毒碱缺乏,提出了脂质代谢性肌病的诊断.目前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尚少[3~5],我们在近三年来所作的80余例肌肉活检中,发现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现将其临床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海东;杨斌;吕祥瑞;许予明;郜建伟;秦东香;李树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8·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测定

    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23例列为观察组,选择非呼吸道疾病的同期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IL-8、SOD和MDA,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IL-8、MDA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SOD降低,经治疗IL-8和MDA有显著下降,SOD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测定血清IL-8时,结合SOD、MDA测定可有助于反映COPD病情或用于疗效评定.

    作者:秦兴国;肖平;陈凤华;张婧;何银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撕脱伤

    手部皮肤撕脱伤是一种严重而又难以处理的创伤,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多指撕脱伤3例,效果基本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振军;王献伟;张静;孙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低血压68例分析

    我们在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运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且伴头晕、眼花、恶心等晕厥先兆症状甚至晕厥.为阐明其原因,便于预防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试验的安全性,现将1996年以来运动试验中血压低于90/60 mmHg(1 mmHg=0.133 kPa)的68例患者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秦巧云;仵荣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和生存期的观察

    甲状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大家公认的治疗甲癌的好选择.本文作者对1989~1991年进行甲癌根治术的175例患者做了随访、跟踪调查,以期了解手术年龄与生存期的关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年龄等因素对自然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赵曙光;王春荣;李玉萍;周银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护理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将电极导管置于食管左心房后部位置,记录左心房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治疗的无创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非侵入性,方法简便安全,费用较低廉,在全国儿科已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1].我科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对178例患儿进行了该项检查,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乐玮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误诊分析

    不典型急性胰腺炎,因临床表现多变,易误诊或漏诊.因此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警惕性和鉴别能力非常重要.作者总结的14例中,误诊为酒精性出血性胃炎2例,溃疡病穿孔1例,胆囊疾病3例,肝脏疾病1例,不完全肠梗阻2例,急性阑尾炎2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冠心病1例,坏死型误诊为水肿型1例,现将其中3例作一粗浅分析.

    作者:李福青;关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3例报道

    1病例介绍例1男,6个月零14 d.因腹泻20d,发热3 d入院.入院前20d无明显原因出现腹泻,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4~5次/d,少许粘液,无脓血,不吐,无呛奶,入院前3 d出现发热,体温38.3℃,无寒战抽搐,入院前1d其家长发现患儿面色差,呕吐1次,非喷射状,病期奶量减少.母乳喂养至今未添加辅食.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50次/min、脉搏180次/min,呼吸急促,轻度脱水貌,胸腹部可见弥漫性红色粟粒疹,压之退色,咽部充血,心率18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5 cm,剑突下1.5 cm,肠鸣音活跃,四肢活动正常,指(趾)端无硬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率180次/min、TⅢ倒置、Tavf平坦.

    作者:杨义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烧烫伤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时手术切痂的探讨

    大面积深度烧烫伤并发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是烧烫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部分医院采用手术切除焦痂,我院于1997年2月~2000年2月,采用手术切除焦痂18例,治愈15例,死亡3例.现将我们对烧烫伤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时手术切痂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尊;焦万杰;何利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6例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B超分析

    近几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收集我院门诊1996年1月至今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56例病例,对其B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颈部淋巴结结核B超诊断的再认识.

    作者:龚秋琴;王建平;罗本芳;孙芝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介入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院近三年来,应用双介入术即经皮穿肝食管胃曲张静脉栓塞术(PTVO)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1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菊;何宏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采用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取得了满意效果.与同期抽样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顿琪玥;户亚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进展型脑梗死的病因分析

    目的:从血凝指标、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凝指标(TT、PT、APIT、FIB、PAGI)、脑血流动力学(CVA)、血液流变学、血糖及血压,并设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的病变侧CVA均有异常,即其Vmax、Vmin减慢,DR增加,DP减小;其血凝指标中APTT、PT明显缩短,PAGI明显升高;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稳定型脑梗死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是进展型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进展型脑梗死与血液粘稠度、甘油三脂、PAGI的增高及PT、APIT的缩短,Vmax、Vmin的减慢、DR增加、DP减小及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于荣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5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心、脑、肾、胃、肠等系统器官损伤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我院1994年8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29例窒息儿中出现的50例有心肌损害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玉兰;赵志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赛洛金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HBV-GN)是由于乙型肝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导致的肾小球肾炎,国内外报道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很多,但至今尚无理想的特效方法.尤其皮质激素的治疗可促使HBV在机体的复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报道我院自1997~1999年使用赛洛金(SINOGEN,AI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HBV-GN27例,现将治疗效果及临床观察资料整理如下.

    作者:彭桂英;陈兰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间歇与持续降血压对心脑并发症影响200例分析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更是常见的致死、致残原因.从1989~1999年,我们共收治原发性高血压200例,对其降血压的方式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明芳;郭占通;张会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老年易患疾病临床分析及预防

    健康长寿是当今社会关心之事,根据中老年人易患疾病的临床分析,总结我院综合病房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并针对发病原因,讨论预防措施.

    作者:米贵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剥内扎加侧切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

    将外剥内扎术、肛门侧切术以及指法扩肛相结合,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33例,疗效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6~65岁.全部为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总病程3~30a.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为经保守治疗炎症消退后的嵌顿环状混合痔,其年龄、病程、切除痔核数均与治疗组有可比性.

    作者:王彦业;陈东普;司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