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电信息诊疗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戴杰;阴爱华;周鹰

关键词: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 经络电信息诊疗法和刺络罐
摘要:目的:观察传统中医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的治疗选穴和疗效.方法:采用经络电信息诊疗与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30例痊愈率100%.结论:经络治疗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脾胃学说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纲,阐述其发生病变时与肿瘤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之关系.脾喜燥而恶注,消化道肿瘤与湿邪关系密切;脾以升为健,癌性发热治宜甘温益气除热,阿片类镇痛剂所致便秘、尿潴留治宜补中益气;脾为生疾之源,肺癌、恶性琳巴瘤发病与痰关系密切;脾为气血化生之源,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及手足综合征多由气血亏虚;顾护脾胃贯穿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全程.

    作者:罗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有限元分析及其在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初步探讨分析三踝骨折独立分型的生物力学机制的可行性,并应用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方法指导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探讨其指导意义.方法:用成人踝部的CT扫描图像,三维重建踝关节结构,建立包含韧带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力学分析;应用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方法指导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对其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应变较大值主要位于外踝上缘、距骨后突、距骨外突、胫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指导临床应用中,经过10到25个月的随访,本组22例,其中优17例,良3例,一般2例,差0例,总优良率:90.9%.结论:有限元模分析方法可用于模拟三踝骨折独立分型的生物力学机理分析,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方法指导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成永忠;赵继阳;温建民;赵建勇;韩广普;钱秀清;刘志成;郭盛君;桑志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头针促进MCAO模型大鼠脑微血管新生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脑微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脑缺血后治疗1,3,5,10d因子Ⅷ相关杭原(FⅧR:Ag)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ⅧR:Ag在脑微血管的表达在缺血后3d开始增加(P<0.05)并持续上升;脑缺血后10d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随时间的延长可使其表达继续升高.结论:头针能够有效促进脑缺血状态下海马CA,区脑微血管的新生,并且具有明显的累加蓄积效应.

    作者:张慧敏;赵万标;张志强;时宇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语料库的《黄帝内经》研究方法探索

    运用语科库语言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和中医学的通力合作.语料库的建立、标注、检索等离不开语料序语言学的支持,而内经词汇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分析等又离不开中医学的支持,2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一种新型的<黄帝内经>乃至中医丈故研究方法的形成.

    作者:闻永毅;樊新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何世英应用虫类药治疗脑病经验

    著名老中医何世英多应用虫类药治疗中医脑病,认为脑病日久所致痰瘀等实邪,必用虫类药才可破泄分消,并制成宁痛丹、宁痫丹、增智丹、通脉丹等中成药,收效显著.

    作者:梁富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胎元饮微量元素测定及其功效讨论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胎元饮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讨论其功效.方法:胎元饮采用传统中药煎煮方式,采用湿法消解其煎煮液浸膏完全后进行上机测定.结果:胎元饮中含有丰富的K,Ca,P,Mg,Na等物质基础元素和Fe,Mn,Zn,Cu生血四要素,而Pb,Cd,As,未检出.结论:胎元饮为妊娠母体提供了丰富的微童元素.

    作者:周琼;付志红;柳英霞;翟旋;胡著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针刺治神理论

    探讨从治神的含义、医者治神、患者治神以及治神状态等4个方面,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得出治神是要求医生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接诊和治疗患者,在获取患者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医生营造一种使医患双方身心皆处于有利于针刺疗效产生的良好治疗氛围中的结论.

    作者:周瑞堂;顾文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年龄湿疹患儿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年铃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汲疹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及相关规律.方法:按照小儿临床体质的分类标准对纳入临床观察的湿疹0-6岁患儿共105例样本进行临床体质分类,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中医体质.结果患儿湿疹有肺热阳盛质、痰湿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与平和正常质5类临床体质,不同年龄组的患儿中医体质分布不同.结论:将有助于掌握湿疹的发生、变化与预后转归的临床规律.对研究制定异病同质同治、并质论食调养的综合方案、以达治已病防未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庄严;王学艳;石海云;任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姜黄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旨在探讨姜黄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方法:细胞传代培养: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施加不同浓度姜黄素,观察对细胞的增殖、凋亡作用;应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碘化丙啶染色).结果:姜黄素各组较对照组增殖降低,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姜黄素各组较对照组凋亡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姜黄素抑制人膀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姜黄素促进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

    作者:孔涛;杨静哲;代宏亮;王成李;张志杰;李巍;李以良;贾玉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络电信息诊疗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目的:观察传统中医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的治疗选穴和疗效.方法:采用经络电信息诊疗与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30例痊愈率100%.结论:经络治疗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戴杰;阴爱华;周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29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了解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内在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方法,采集329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史及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填写调查表.结果:(1)入选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共329例,其中阴虚热盛型118例,气阴两虚型190例,阴阳两虚21例;(2)在年龄与病程变化上,三大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3)329例患者中肥胖者共有156例占47.41%.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在三大证型发生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阴虚热盛、阴阳两虚,三大证型在年龄和病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大证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不同.

    作者:胡晓灵;王洪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梗死心肌细胞因子分泌、血管新生及动员MSCs归巢的影响

    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 )对梗死心肌细胞因子分泌、血管新生及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归集的影响.方法:取急性心肌梗死造模成功的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apr-YTF组、香丹注射液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和模型对照组4组,每组8只;均于造模3h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d.经masson' s三色染色检测心肌癫痕组织微小血管密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D34+细胞、Ⅷ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含量表达.结果:单个高倍视野下apr-YTF组和rhG-CSF组的心肌毛细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1);与模型组比较,2组的CD34+细胞、Flk-1,bFGF表达显著增加(P<0.01),2组的Ⅷ因子表达亦增加(P < 0.05 ),apr-YTF组的VEGF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1 ),rhG-CSF组的VEGF表达较模型组亦增加(P<0.05)0结论:apr-YTF能促进Ⅷ因子、Flk-1,VEGF,bFGF的分泌,促进血管新生.促进大鼠外周血MSCs归巢于急性梗死的心肌,有利于急性梗死心肌的修复.

    作者:李勇华;郑景辉;袁肇凯;王丽萍;简维雄;黄献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息风定颤汤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息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及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两点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APO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对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中脑TH的影响.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灌可后4周后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P<0.05,P<0.05);中药中剂量组灌胃2周、4周后旋转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DA含量、HVA、DOPAC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剂量组增加明显.中药高、中药、低剂量组TH阳性细胞表达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0.01,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增加明显.结论:息风定颤汤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1,上调TH的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以中药中剂量组明显.

    作者:罗恩丽;鲍春龄;王德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金消方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

    观察金消方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金消方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消癌平注射液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患者生活质童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生活质圣,CD3+,CD4+含童及CD4+ /CD8+比值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金消方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肿瘤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庞建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李东垣黄连用量规律探讨

    用药剂量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紊,本文从研究李东垣运用黄连的剂量入手,拟在得出东垣运用黄连的大致剂量范围及与相关病证之间的关系.

    作者:宋佳;傅延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壮医道路理论初探

    道路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壮医认为人体内存在五条重要通道,它们互相交通联系,把人体连结成有机的整体,是气血化生、运行的场所,也是诸毒入侵或传变的路径,道路的阻滞又是引起气血失衡及三气失调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研究道路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宋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对去卵巢大鼠血清IGF-1和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I-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固本活血壮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微观机制.方法:取3月龄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组、尼尔雌醇组、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小剂量组、大剂量组6组.除假手术组仅切除双侧卵巢附近的相当于卵巢大小的小块脂肪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给药,灌胃90d后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GF-I水平降低,IL-1β水平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仙灵骨葆胶囊组和大剂量组提高IGF-I水平,降低几-1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本活血壮骨颗粒通过提高IGF-1水平、降低IL-1β水平,改善去卵巢大鼠骨组织显微形态,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具有防治作用,此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田丙坤;邢玉瑞;张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首乌延寿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观察首乌延寿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首乌延寿丹组、辛伐他汀组,高脂伺料喂养制作AS模型.第12周末测定血脂变化,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以高脂伺料喂养成功建立AS模型,PDGF-B,MMP-9表达明显升高;首乌延寿丹组及辛伐他汀组AS病变均明显减轻,PDGF-B,MMP-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首乌延寿开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首乌延寿丹可明显抑制AS发展,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B,MMP-9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王桂敏;韩凤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中西医对比的方法,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结果:以中医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西医消炎痛(总有效率72.5% ),提示中医药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

    作者:李改非;周小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阳虚临证探微

    从肝阳虚的临证治验入手,结合古今医论,论证了肝阳虚的客观存在,总结了临床诊治肝阳虚证的证候特点、治疗原则和用药经验,并对肝阳虚证与肾阳虚证、脾阳虚证等相似证的鉴别,来探讨认识肝阳虚证的临床特点.

    作者:孙玉信;高增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