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榆县地产食品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潘永杰;李大罕;孙曰快;李永超

关键词:地产食品, 卫生检测
摘要:地产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一个地区的地产食品卫生检测结果进行阶段性分析,从中找出该地区食品卫生质量与卫生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今后工作的改进,推动该地区食品卫生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将赣榆县1993年~1999年地产食品卫生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麻风病线索调查中532例疑似病例分析

    高邮市是全省麻风病高流行区之一,至1999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 751人,历史上患病率曾高达3.28‰.为了大限度地发现麻风病人,本市从60年代初就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尤其是进入80年代,将线索调查作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常规工作,现就近20年来开展的11次麻风病线索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昌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发生荨麻疹2例报告

    2000年5月,我乡在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工作中,发生2例荨麻疹病例.

    作者:赵亚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起毒鼠强中毒情况调查

    1996年6月至1998年10月,沭阳县龙庙乡沙堰村有8人相继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经常性发作,后由省、市、县卫生部门有关专家,经过详细调查,并采集有关样品送省卫生防疫站检验确定为毒鼠强中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沈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开展了几十年,经过不断实践和改进,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操作方案.而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真正开展还是在近几年,其许多方面都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的运作模式,因此,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起来难度不小.这是我们的切身体会.

    作者:李承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检验抽样理论

    抽样是质量管理过程的基础工作,是监督检验中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抽样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判断;对于生产单位而言,建立规范的抽样方案,有助于生产产品质量控制,同时也可作为贸易过程中或受监督过程保护自己利益的武器.美国于30年代初建立抽样标准-美国军标(MIL-STD),随后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抽样标准,目前许多标准已为ISO收录.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于1981年开始建立抽样标准,至今已累积达二十多种.为了便于监督、检验部门及有关生产单位更好地了解、使用抽样标准,本文拟对抽样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马永建;冯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系统网络优化的几点经验

    我们在疫情联网、收发邮件、查询医学资料等网上操作时,常遇到是网速较慢的问题.要想提高上网速度,有效的方法是改善上网的硬件环境,选择更快的接入方式(首选ISDN),确保线路通讯质量,提高电脑性能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网络优化方面的一些经验,以帮助用户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大限度地提高上网速度.

    作者:张越;李军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鼠对氧磷染毒后磷酸三酯酶试验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动物对氧磷中毒后磷酸三酯酶和其它有机磷拮抗剂联合使用的实验治疗,寻找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新方法.方法:采用up-and-down法测定几种有机磷拮抗剂单用和联合使用情况下小鼠对氧磷中毒时LD50的变化.结果:磷酸三酯酶提取自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对氧磷经口灌胃给予,各种拮抗剂均染毒后1分钟尾静脉注射给予.磷酸三酯酶-阿托品-2-PAM-C1联合使用的LD50值为95.6mg/kg,与其它方法相比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可提供约140多倍的保护.结论:磷酸三酯酶在预防和治疗有机磷(包括神经毒剂)中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胡启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模式的思路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运用科学方法对设计、工艺、装置、过程存在的粉尘、化学毒物、物理等各种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预测其危险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对厂址选择、厂平面布置、各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辅助设施进行卫生学评价,分析其合理性,提出整改措施,以便尽可能在设计、建设阶段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作者:王金敖;李延平;叶明宪;汪庆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宜兴市城区市售保健食品现状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食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迅速发展,给市售保健食品的卫生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解我市城区市售保健食品的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卫生管理,于1999年12月下旬至2000年1月中旬,对宜兴市城区保健食品市场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开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食品索证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食品索证管理工作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证食品质量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在工作实践中,随着索证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遇到了一些难题,本文就这些难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丁道正;徐桐;孙旭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3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毒关系分析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因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一直备受临床的重视.重型肝炎与病原有关,HBV与HCV或HDV重叠感染会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为进一步探讨重型肝炎与肝炎病毒的关系,对23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汪向红;詹镕娥;姜长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试论食品卫生执法过程中的简易程序行政处罚

    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是食品卫生执法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对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实施的一种处罚方式,虽然其程序简易,但操作难度并不亚于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现对我市1997年~1999年实施的126起食品卫生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提示卫生监督员在实施简易程序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应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作者:陆云燕;王保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海安县中小学生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掌握患病情况,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年9~11月份,对6所学校监测点10 1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疾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栋;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涟水县餐具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饮食单位食(饮)具消毒的卫生管理,保证消毒质量,于1999年对涟水县城区218家饮食单位的餐具消毒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吴旭;陈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邗江县1993年~1999年狂犬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情况分析

    自狂犬疫苗问世以来,狂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接种狂犬疫苗者的增加,出现异常反应的人数也在逐渐上升.为了解其情况,从而对接种异常反应提出防治措施,本文对1993年~1999年我站门诊接种狂犬疫苗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明靖;黄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邳州市麻疹发病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控制消除麻疹是继消灭脊髓灰质炎之后又一重要防病工作,邳州市自1978年实施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发病率已较自然感染期下降了98%以上,近10年来,全市麻疹发病率波动于1.60/10万~7.60/10万之间,偶有局灶性暴发点出现.为了解开展计免工作后该地区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对邳州市近10年麻疹发病资料作了系统分析,旨在为制定消灭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刘林;李电华;张希成;张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饮食服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为严重.院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而其内部饮食服务人员健康与否,事关全院师生的健康.为此,我们于1999年9月对某学院74名饮食服务人员进行了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义;吴侃;安保军;段军;袁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起强制执行食品卫生罚款案例分析

    1 案情简介1998年10月14日,盱眙县3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在巡回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县兴隆乡一个体食品批发部无卫生许可证,2名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遂制作现场卫生监督笔录,并提出限其在15日内补办卫生许可证与健康证的卫生监督意见.

    作者:王明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张家港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社区调查找出本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探索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慢性病流行病学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资料,采用统计学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造成本社区居民减寿的主要原因;家族史、高血压史、吸烟、口味偏重是目前影响该社区居民健康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可降低该社区慢性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群刚;徐振龙;赖世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连云港市HIV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估及专业人员素质分析

    艾滋病毒(HIV)检测是艾滋病(AIDS)诊断和发现HIV携带者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控制AIDS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进一步实施<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加快HIV检测实验室的网络建设并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赵文彬;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