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模式的思路

王金敖;李延平;叶明宪;汪庆庆

关键词:建设项目, 职业卫生, 预评价, 模式
摘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运用科学方法对设计、工艺、装置、过程存在的粉尘、化学毒物、物理等各种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预测其危险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对厂址选择、厂平面布置、各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辅助设施进行卫生学评价,分析其合理性,提出整改措施,以便尽可能在设计、建设阶段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保健食品中西洋参总皂甙的测定

    西洋参为名贵中药材.其主要功能成份西洋参总皂甙,具有抗疲劳,促进RNA合成,调节机体糖、脂质代谢等作用.近年来,西洋参制品如西洋参乐口福、西洋参桂圆晶、西洋参口服液及含片、胶囊等作为保健食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市场上曾一度出现产品良莠不齐,名不符实,甚至一些假冒伪劣、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所以,西洋参总皂甙含量作为评价西洋参制品质量的客观标准,其有效可行的测定方法对于规范管理保健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本地产的几种常见的保健食品中西洋参总皂甙的测定,讨论了西洋参总皂甙的分光光度比色测定法中的各种条件,认为该法对于基层防疫站检验该类产品质量以及企业进行质量控制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周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饮食服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为严重.院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而其内部饮食服务人员健康与否,事关全院师生的健康.为此,我们于1999年9月对某学院74名饮食服务人员进行了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义;吴侃;安保军;段军;袁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海安县中小学生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掌握患病情况,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年9~11月份,对6所学校监测点10 1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疾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栋;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邳州市麻疹发病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控制消除麻疹是继消灭脊髓灰质炎之后又一重要防病工作,邳州市自1978年实施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发病率已较自然感染期下降了98%以上,近10年来,全市麻疹发病率波动于1.60/10万~7.60/10万之间,偶有局灶性暴发点出现.为了解开展计免工作后该地区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对邳州市近10年麻疹发病资料作了系统分析,旨在为制定消灭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刘林;李电华;张希成;张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宜兴市城区市售保健食品现状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食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迅速发展,给市售保健食品的卫生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解我市城区市售保健食品的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卫生管理,于1999年12月下旬至2000年1月中旬,对宜兴市城区保健食品市场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开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莱姆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蜱媒传染病,美国学者Steere于1972年发现并命名为莱姆病关节炎.1982年W.Burgdorferi首次从达敏硬蜱体内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1,4].近二十年来,关于伯氏疏螺旋体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

    作者:郑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用Excel实现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档案微机化管理

    卫生部于1991年颁布了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档案统一格式,我省从1993年4月开始全面推广.经过这几年的使用,该档案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但该档案毕竟是纸质档案,而且不是活页装订,给档案的保存与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也与当前各项工作均要实现微机化管理的趋势不相适应.近,我们运用目前相当普及的办公软件office97中的Excel97(电子表格),在不需要编程的情况下实现了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档案的微机化管理.该方法编制简单,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仁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泰州地区消毒牛乳卫生状况评价

    消毒牛乳含有的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合适,易消化吸收,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毒牛乳逐渐成为人们饮食的重要内容.

    作者:孙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江苏省病毒性肝炎防制工作回顾与展望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既古老又年轻的传染病.由于甲、乙、丙、丁、戊、庚等型肝炎具有不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特征,其防治工作复杂而艰巨,因此长期来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90年代以来,我省大力强化该病的防制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但也面临着严重挑战,对此有必要进行总结.

    作者:刘光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3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毒关系分析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因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一直备受临床的重视.重型肝炎与病原有关,HBV与HCV或HDV重叠感染会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为进一步探讨重型肝炎与肝炎病毒的关系,对23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汪向红;詹镕娥;姜长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城区食品摊点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街头食品摊点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于1999年10月对县城城区的早点、卤制熟食摊点、小吃、大排档等共计223户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根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饮食单位制案过程中HACCP的应用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环节(HACCP)工作方法已被WHO认可和推广,被认为是安全、高效、经济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HA(危害分析)--就是对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包括原料、工艺、习惯等)进行鉴别和判定.CCP(关键控制环节)--是指那些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的安全性起决定作用的环节,这些环节若失去控制将会产生危害,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即可减少其危害.我们将该系统用于市区饭店的食品卫生监督,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良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南京市1990年~1999年肺结核病登记及转归分析

    肺结核病人的登记与转归分析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市按卫生部有关要求,每年对管辖区县的新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涂阳肺结核病人以及上年涂阳结核病人转归情况进行统计上报,现将近10年的资料作如下分析.

    作者:潘家国;陈兰英;徐晨耕;孙照平;胡南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角膜塑型术矫正青少年近视300例分析

    90年代以来,源于材料学的突破和电脑数控高科技削磨工艺的应用,使角膜塑型术(orthokeratology)日臻成熟和发展,并得以在临床上迅速推广运用[1].其矫正近视的原理为通过配戴特制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简称OK镜)来塑型角膜,增大其表面曲率半径,减少角膜屈折力,从而降低近视屈光度,达到矫正近视,提高裸眼远视力的目的.自1999年起,我们采用角膜塑型术对300例低、中度及少量高度近视的青少年进行了配镜矫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强强;吴钢;林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1999年7月14日晚在扬州某餐厅部分就餐者从次日凌晨起,陆续有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个别病人病情较重,曾一度出现虚脱.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判定,为一起典型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报告如下.

    作者:薄梅梅;高玉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麻风病线索调查中532例疑似病例分析

    高邮市是全省麻风病高流行区之一,至1999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 751人,历史上患病率曾高达3.28‰.为了大限度地发现麻风病人,本市从60年代初就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尤其是进入80年代,将线索调查作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常规工作,现就近20年来开展的11次麻风病线索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昌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南京市玄武区居民潜在寿命减少年数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死亡谱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探讨南京市玄武区居民1981年~1998年间寿命损失对居民生存时间的影响,运用潜在寿命减少年数(PYLL),对南京市玄武区居民1981年~1985年与1994年~1998年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

    作者:仓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江苏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自1964年至1999年江苏省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人12 330例.70年代发病较高,80年代后期维持于低发病率水平,近几年全省发病均低于6例.为探索其发病特征,现对全省1964年~1999年钩体疫情及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张艺飓;倪大新;顾玲;周伟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豆奶中检出河弧菌的调查与分析

    2000年5月我市某豆奶厂连续送来6批豆奶,经检测,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产品被判为不合格.为此,厂方委托我们帮助查找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该厂的豆奶生产流程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对改进前后的豆奶进行了微生物学指标的对比监测,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满珍;肖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检测工作质量管理的体会

    本站自1997年开始,配合创建等级卫生防疫站,设置了质量管理科,配备了具有较高业务素质、较强事业心的2名专业人员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并将检测报告书的规范运作作为质量管理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由该科统一管理全站的检测报告书.经过3年多的运作,使检测报告书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做法和体会如下.

    作者:曹永章;金建国;陈平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