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庚;张辉;谭从娥;倪青;郭蓉娟;肖月新;张润云;王米渠
根据中药作用的复杂性和目前开展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提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展对中药的药理学研究,特别是首先开展对补益类中药的研究,以期在蛋白质表达水平明确每味中药在机体内调理了哪些蛋白质.
作者:刘铭福;李涢;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化石利胆汤对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 giopan creato graphy,ERCP)取石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液及胆汁中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ilirubin UDP glucronosy ltransferase,B-UGT)、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 alpha hydroxylase,CYP7A1)的影响.方法:经ERCP 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并经(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机械碎石、网篮球囊取石术等取石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服药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并口服化石利胆汤,对照组为术后只给予常规治疗,每组各50例.服药后第1天、第7天、1个月观察患者血CYP7A1、B-UGTmRNA的表达,及服药后第1天、第7天胆汁中CYP7Al、B-UGT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服中药后血中CYP7AI、B-UGT mRNA及胆汁中CYP7A1、B-UGT蛋白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前后2基因及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化石利胆汤很可能足通过上调CYP7Al、B-UGT的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成石性胆汁的形成,从而起到治疗胆结石的作用.
作者:巩阳;林一帆;王长洪;王立新;麻树人;陆宇平;高文艳;刘杨;季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张磊曾任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河南中医学会会长,河南中药学会会长,国家二部一局师承制导师,系国家”十五”攻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继承研究”课题的名老中医.张老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疑难杂症涉及临床各科等辨证属气滞备瘀者,其效必彰,今举隅一二.
作者:李彦杰;冯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肽酰基精胺酸脱亚胺酶(PADI)4基因padi4_9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及与抗环瓜氨酸化蛋白(CCP)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134例RA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组中PADI4基因的padi_94位点进行SNP分型,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结果:RA患者中padi4_94位点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用病例对照人群中携带AG基因型者患RA的可能性是GG基因型的2.010倍(OR=2.010,95% CI=1.162-3.476),A等位基因可能为RA的易感等位基因(P<0.05).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在携带RA易感等位基因A阳性患者中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携带A等位基因的阳性组患者中抗CCP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di4_94位点AG基因型与RA具有相关性,其中A等位基因在河北汉族人群中为RA的易感等位基因.且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均较不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高.
作者:崔刘福;袁伟;杨文浩;舒荣;宋海澄;韩依轩;于萍;王建;王洁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翁维良教授在心血于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收到良好效果,尤其对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冠心病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翁老并不拘泥于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方法,而是在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病基本原则基础上,根据瘀血在致病中的作用不同、瘀血程度的轻重缓急正确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
作者:李秋艳;张东;董延芬;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药活血药在临证中经常使用,笔者有幸跟随李铁教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老师善用活血中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牛膝、地龙、三棱、莪术、丹参、鸡血藤、泽兰、益母草、三七、姜黄、半枝莲等.在活血的同时或兼行气,或兼补气,或兼破血,或兼养血,或兼泻热,或兼温阳.辨证论治,权衡用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活血中药的配对应用上独具特色,临床效果颇佳.
作者:孙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针灸及中药治疗并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用凯时及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及中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漫;沈红强;杨翼;信莉;辛忠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礞石滚痰丸出自元代医家王珪的<泰定养生主论>.本丈以王珪对礞石滚痰丸的论论述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学者对礞石滚痰丸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运用心得,从源流简述、方药分析、功效主治、临床运用等多个角度入手,对其药物组成、方义、药物选材与炮制、剂型、剂童、服法、宜忌等相关内客进行分析研讨.
作者:柳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内经>养生方法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保养形体、形神共养、天人合一.保养形体包括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神可以伤形,形可以伤神,所以养生还要做到形神共养.天人合一是主动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和精神情志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触为一体,这是<内经>养生方法中的高境界.
作者:马作峰;姜瑞雪;王平;张六通;石和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现察消渴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造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缬沙坦组、消渴益肾方+缬沙坦组4组,观察各组大鼠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消渴益肾方能明显抑制DN大鼠24h尿白蛋白的排出,降低血尿素氮、肌酐、转化生长因子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P<0.01),其作用优于缬沙坦(P<0.05).结论:消渴益肾方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内经>的腧穴分类及其依据.方法:手检和机检全文并分类整理、考证.结果:<内经>主要依功能、部位分类,其次归经.结论:<内经>有关腧穴分类及其依据与现今不同,而与科学分类学一致.
作者:杜广中;卜彦青;王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心力衰竭称心衰(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和高血压、冠心病发病人数的逐渐增多,尽力衰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衰患者也逐渐成为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主要群体之一.
作者:于彦;唐大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论述宋代医家温病病因学说对明清时期温病学形成的影响,阐明了宋代这一时期医家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对于恢复宋代医学本来面目,理顺温病学发展的脉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郝军;严世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现察中药止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重构的干预,并探讨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BUD)组、黄芩组及止喘汤组5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加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测气道形态学参数,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气道壁MMP-9、TIMP-1及IV型胶原含童.结果:哮喘组较正常组大鼠气道壁明显增厚,MMP-9、TIMP-1表达增多(P<0.01).用中药和BUD干预后大鼠气道壁明显变薄,MMP-9、TIMP-1表达减少,与哮喘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复方组肺纤维化轻于单味组,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气道壁的厚度、IV型胶原含量,MMP-9、TIMP-1及MMP-9/TIMP间有相关关系.结论:中药具有干预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构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MMP-9和TIMP-1而实现的,基于中医基本病机证型的复方优于单味中药.
作者:霍博雅;张占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胸痹病由外感、内伤所因,均导致营卫失调,则生阳虚之本和痰、湿、瘀等阴邪之标,阳虚而阴干之,即胸痹而痛.营卫生于脾胃,脾胃与心相连互通,营卫循行与胸痛部位一致,阴邪随营卫而痹阻于胸,桂枝汤调和营卫,通阳扶阴,邪无由生,切合病机,验之有效.
作者:龚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黄帝内经>中刺络放血疗法广泛用于络病、经病与脏腑病,其皮部表现为血络或结络者,本文通过整理<内经>中刺络放血相关条文,使其系统化,归纳为适应证、针刺工具、针刺部位、进针方向、治疗间期、刺血后反应、疗效评定及注意事项8个部分.
作者:李小婵;刘世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瓜蒌薤白汤对肺纤维化形成阶段干预作用.方法:普通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波尼松组、瓜蒌薤白汤组.除正常组外均用气管内注入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14d用药,28d处死后测下丘脑及海马DA、NE、5-HT.结果:模型组下丘脑NE、DA、5-HT与海马5-HT高于正常组(P<0.05);瓜蒌薤白汤组下丘脑与海马NE、DA低于模型组与波尼松组,5-HT低于模型组而高于波尼松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汤能抑制模型下丘脑NE、DA、5-HT及海马5-HT的升高,并能降低海马NE、DA含量.
作者:宋建平;谢忠礼;李伟;李瑞琴;张瑞;杨美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总结中药甲亢宁对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统计方法.结果:对定期复诊的80例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为期4个月的连续观察,发现FT3,FT4和TSH在用药第1个月恢复正常的比率高,第2个月次之,到第3个月和第4个月正常比率逐次递减.无论甲充宁单用或和西药联合使用,起效均比较迅速,大部分患者血清FT3,FT4在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而TSH的恢复要稍慢一些.甲充宁对血白细胞以及肝功能的影响也非常小,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抗甲状腺西药的不足.结论:甲充宁胶囊在治疗甲亢上具有起效较快、副作用少、改善症状明显等优点.
作者:李鸣镝;林兰;刘颖;倪青;王斌;陈世波;郭小舟;付莹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接受针刺治疗、肌注VitB12治疗,对2组患者给予疗效评价.结果: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优于肌注VitB12疗法.结论: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封一平;石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张仲景经方中含石膏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各家方论和文献资料,揭示张仲景辨证组方中石膏的配伍规律,以资临床借鉴.
作者:朱美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