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入选患者均为复杂胆囊疾病,主要是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患者。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者熟练的操作是复杂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只要方法恰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光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心内导管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这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或介入及手术指标提供了确切的指标。但由于手术过程中抗凝剂的使用,穿刺部位止血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如果止血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麻木、发绀、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我院采用TR-Band动脉止血器止血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比较76例ACOP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结果。结果ACOP患者急性期的心肌酶含量均高于缓解期(P<0.05),且重度ACOP患者心肌酶谱比轻度ACOP升高更显著(P<0.01);急性期ACO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且重度ACOP组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比例明显高于轻度ACOP组。结论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可作为判断ACOP患者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黄岸佳;韩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诊治的10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诊治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3.58%,治疗总有效率达96.23%,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姚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amouthdiseaseHFM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以期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此病,早期诊断,规范有效治疗,减少死亡及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对2013年07月01至2013年07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出院收治的60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基本信息:60例HFMD年龄分布于4岁6月以内,平均1岁9月,中位数年龄1岁8月,男女比例33:27,地区分布:重庆地区37人(61.7%),四川地区22人(36.7%),西藏地区1人(1.6%)。城镇患儿17人(28.3%),农村患儿43人(71.7%)。2)本组HFMD病例全年均可发病,但在7月份左右有集中趋势。4)多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疼,意识障碍,惊跳和惊厥。5)病原学检测:50例病人做了血EV71-IgM抗体检测,39例阳性(78%),其中合并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合并EB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PCR检测,,但患儿并无麻疹和EB病毒感染的相应临床表现,考虑麻疹病毒IgM抗体、EB病毒IgM抗体与EV71-IgM抗体有交叉抗原的可能。9例病人做了脑脊液检查,EV71抗体阳性7例(77.8%);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蛋白多为正常。6)本研究头疼6例(10%),共济失调2例(3.3%),脑膜刺激征5例(8.3%)。7)影像学检查:43例做了CT检查,异常4例(9.3%)。7例做了MRI检查,异常5例(71.4%)。MRI优于CT。52例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26例(50%)。8.治疗转归:46(76.6%)例临床治愈出院,9例(15%)好转要求出院;1例放弃治疗;3例转ICU治疗,1例死亡;4例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结论本研究EV71感染率高,重症病例多见于EV71感染;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脑脊液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头颅CT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评价病情和病灶定位,MRI优于CT;脑电图检查异常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的患儿出院后都应该随访至少6月到1年。
作者:宿敏;胡书佳;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MPP随机分为二组,均给予常规红霉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静脉点滴,连续使用3-5d,观察两组患儿退热、咳嗽缓解、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MPP,可有效缓解发热等临床症状。
作者:卢正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电焊工作对工人血清锰、锌、铜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市500名有五年以上工龄的电焊工人(实验组)和500名普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照组)的血清样本,测定血清中锰、锌、铜的浓度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主要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浓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清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血清SOD活性下降,MDA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量锰接触可导致工作人员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同时引起体内部分微量元素锰、锌、铜的含量失衡。
作者:陈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结果,探讨提高冰冻切片准确诊断乳腺癌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276例乳腺癌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与整理分析。结果诊断的276例乳腺癌良性病变225例,恶性病变39例,交界性或延迟诊断12例,确诊率95.65%。恶性及可疑难定性的均辅以术中组织细胞印片共60例,良性12例,交界性或疑癌8例,恶性40例,确诊率86.67%。结论了解患者临床资料、正确的取材、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冷冻切片质量可提高对腺乳癌的判别能力及诊断的准确率,让冰冻切片在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阚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在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例晚期骨性关节炎病历进行分析。结果对32例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手术后的优良率达到87.5%。结论使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治疗关节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膝的疼痛、膝盖的屈伸范围以及行走活动能力。手术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俊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运用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14例眩晕为主诉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血塞通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和血塞通组56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血塞通组87.5%。结论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眩晕优于单纯使用一种中药制剂血塞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预防策略及护理,达到降低其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目的。方法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2小时以上的患者找出易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给予综合预防和集束化护理。结果本组27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18.5%。认为机械通气时间长,气道管理,胃内容物的逆向定植,体位的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采取综合预防体系和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胡霞;刘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采用思密达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9%,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给予思密达的综合治疗,能及时缓解患者的腹泻情况,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社区医院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用药情况。方法调查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社区医院消化系统处方700张,其中不合理消化系统处方有180张,其中有45张属于十二指肠溃疡处方,有135张属于胃溃疡处方。结果在十二指肠溃疡处方中,重复用药在不合理用药中占的比例高达到33.3%,选药不当的比例低,占了11.1%。在胃溃疡处方中,配伍不当在不合理用药中占的比例高,占了33.3%,无指征用药的比例低,占了11.1%。在十二指肠溃疡中,治疗无效的有7例,好转的有13例,痊愈的有25例,治疗有效率为84.4%。在135例胃溃疡中,治疗无效的有35例,好转的有55例,痊愈的有45例,治疗有效率为74.1%。结论在社区医院中,消化性溃疡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很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重视胃溃疡的合理用药,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三维TOF MRA作血管扫描,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三维TOF MRA特殊扫描技术,经过三维后处理,以清楚地显示脑动脉,并加以分析应用。结果脑动脉与静止组织之间形成较好的对比,从而清楚的显示正常和异常的血管;结论 MRA检查技术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一般无需对比剂即可清楚显示血管等优点,可以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
作者:金水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学习全科护士牢固树立护理优质服务意识,为患者创造温馨住院环境,责任包干,实行弹性排班,夯实基础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完善绩效考核。结果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社会与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肾内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白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质量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PICC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均在置管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质量管理,并与实施个性化质量管理之前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和比较,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23)。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17)。结论在PICC置管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各种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出现,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150例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安慰、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和并发症观察,总结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在VATS术后极易发生肺漏气、肺水肿、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和胸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通过个体化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VATS)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的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血气胸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二川;苏建薇;梁清梅;叶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62例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使临床疗效大大提升,促进患者疾病好转,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钊;李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经导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在咯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前后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引起大咯血5例,支气管扩张引起3例,肺结核引起咯血2例,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经支气管动脉注入500u-700uPVA栓塞治疗,结果1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2天内停止咯血,介入术后9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右手不能上举,麻木症状,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可用于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咯血患者的急救治疗。
作者:梅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采用综合护理手段配合无痛分娩技术,可使产妇分娩顺利,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从产前教育、生理监测、产程观察与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等四方面探讨了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要点。
作者:蒋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