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护理观察

苏二川;苏建薇;梁清梅;叶翠玲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外伤性血气胸, 个体化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150例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安慰、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和并发症观察,总结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在VATS术后极易发生肺漏气、肺水肿、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和胸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通过个体化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VATS)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的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血气胸的治疗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分析

    目的:探讨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方剂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每日一剂,以水煎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甲氨蝶呤治疗(每周一次,每次10m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是2到3个疗程,疗程结束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类风湿因子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关节压痛、疼痛、肿胀和晨僵时间)治疗与治疗前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进步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9例,进步1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意义。结论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菁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354例2010年9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受治的患者,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在术前1-2天使用抗生素,B组患者在术前1-2小时使用抗生素,C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使用抗生素。观察各组在围手术期的感染情况。结果 A组患者体温升高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都明显低于B、C两组(P<0.05)。结论手术前1-2天进行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率。

    作者:刘立梅;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针对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意义作全面细致的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在我院的240例患高血压的病患,另外选取健康查体者220例,分别取名为高血压组和健康组,对这两组的人员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监测。结果与健康组相互比较,高血压组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偏高,两者之间的差异高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病患(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与高血压发病率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顾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做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长期静脉通道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PICC的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25例极低体重新生儿PICC置管成功率100%。结论 PICC置管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输液的较好选择,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正确的封管冲管技术、换药技术等是PICC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云;代洁;王艳;嵇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采用美国美墩力712泵输注诺和锐(门冬胰岛素)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记录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缩短治疗达标时间、减少治疗达标所需胰岛素的量、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泵治疗优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结论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冯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马钱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中药马钱子治疗(观察组,n=5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胸度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指地距、CRP、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体征,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天麻素合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14例眩晕为主诉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血塞通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和血塞通组56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血塞通组87.5%。结论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眩晕优于单纯使用一种中药制剂血塞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究抗生素在治疗上的合理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利于治疗上的合理使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的资料,回顾每张处方中抗生素药物应用的使用类型、药物剂量、联合用药以及合理性使用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全方位考核、评价、汇总,然后制定合理用药制度及考核方法等对临床治疗用药进行监督。结果考核前治疗上合理用药率为68.91%(778/1129),而考核后合理用药率为87.62%(1040/1187),考核前后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合理抗生素用药制度,对合理用药进行严格考核,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

    作者:陈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PHilp IE33型及GE Vivid 7型超声诊断仪对16例14~78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显像检查,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或其它特殊检查。结果发现心尖部心肌均有局限性增厚,部分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减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安全无创,心电图检查是超声心电图的有益补充,两者联合进行诊断能有效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佳途径。

    作者: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在感染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方法科室成立脉输液管理小组,根据护理部修订的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对人员进行培训,优化操作流程,改变排班模式,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加强护患交流与勾通,积极做好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共同参与输液安全管理。对比分析实行安全管理前后输液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输液差错及纠纷明显减少,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均提高。结论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可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作者:蒋娜;胥碧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实施前眼科患者15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实施后眼科患者156例,将其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防范措施应用于眼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眼科护理风险发生机率,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巧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设计及执行行动计划。结果降低了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转变了管理理念。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徐晓波;魏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BC、NEUT、TRIG、CHOL、HDL-C、D-LDL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有效、安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张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卫生院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农村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01月至2010年12月786例住院分娩产妇中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社会因素及医患双方密切相关。

    作者:黄秀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股黄柏2014后市分析

    黄柏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市场价值潜力巨大。在八十年代末期,曾涨到13元/公斤历史的高价(按当时的物质水平,十几元绝对是相当现在上百的价值),曾因生产过剩跌入底谷。然而近年来,黄柏“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走出困境,在各地中药材市场上呈现出产销两旺,交易顺畅,大货成交上升,批量走动加快,受到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

    作者:许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卫生检验工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国家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卫生检验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通过分析,认为卫生检验工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卫生检验工作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卫生检验工作决定了国家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上述结论,从进一步深化对卫生检验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卫生检验工作的组织和保障体系建设以及进一步提高卫生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卫生检验工作、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卫生工作的政策建议。

    作者:马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品管圈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气管插管UEX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气管插管UEX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策略。结果我院ICU气管插管UEX发生率由6.2%降低为1.7%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气管插管UEX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黄秋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院的诊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加强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是促进采集和送检样本规范化,保障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和促进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临床检验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建议,以期为现代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李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croRNA与脂质代谢

    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质代谢的因子。近发现的 microRNA-33a and b (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 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 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孙向科;卿国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咳嗽”重在辩证论治

    咳嗽是临床上以症状命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金。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风邪挟寒者居多;内伤咳嗽多因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浊内生,上储于肺,阻塞气道,肺气上逆而作咳;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肝火上逆犯肺,肺失肃降而作咳;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肃降无权致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上逆作咳;笔者从医20余年,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舌苔脉象等,就咳嗽的中医辨证及治疗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吕翠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