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冯玲

关键词: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采用美国美墩力712泵输注诺和锐(门冬胰岛素)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记录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缩短治疗达标时间、减少治疗达标所需胰岛素的量、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泵治疗优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结论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外阴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目的: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使外阴癌病人解除自卑心理,尽快接受手术。方法对12例拟行外阴癌根治性切除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病人,术前进行了心理评估,收集病人及家属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做好创口、引流管及会阴部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12例外阴癌拟行手术的病人自卑心理消失,愉快接受手术,创口愈合良好,无一例病人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病人的心理疏导,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能有效地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冰;许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对早期胃癌患者采取不同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树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探讨两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存活率为100%,对照组为88%,两组比较(P <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临床治愈率的提高有重要积极影响意义,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大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我院2009-2012年度医师定期考核

    通过对我院2009-2012年度医师定期考核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增强全院医生的定期考核意识,提高广大医生的执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保证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做到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刘子兰;师会军;闫素霞;杨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效果,以找到有效的护理途径,建立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脑梗塞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康复中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期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康复功能锻炼知识的了解程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刘羽翠;徐蓉英;白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术中护理及配合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成人巨大PDA(直径>11 mm)的介入封堵治疗仍然有诸多问题。胸主动脉内置入覆膜支架同样能达到阻断主动脉至肺动脉异常分流的目的,故该方法成为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针对成人巨大P D A的新型、有效的方法[1-2,4]。自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我们采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11例成人巨大PDA,均获成功,术中配合及护理是该项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术前访视进行心理疏导,完善术前准备及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得以成功的基础,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芳;王红;辛永香;何媛媛;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654例秋冬季腹泻患儿粪便进行常规检查、轮状病毒免疫学检查、细菌培养、血细胞分析。结果检出A群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286例,阳性43.73%。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与<6个月婴儿组、2~5岁以上幼儿组作比较(x2检验),P <0.05。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灵敏、快速。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泽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1例,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61%(31/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PHilp IE33型及GE Vivid 7型超声诊断仪对16例14~78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显像检查,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或其它特殊检查。结果发现心尖部心肌均有局限性增厚,部分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减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安全无创,心电图检查是超声心电图的有益补充,两者联合进行诊断能有效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佳途径。

    作者: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痰标本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评价二种方法的差异性,了解阳新县疾控中心细菌学实验室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方法的质量控制情况,及影响阳性检出率因素。方法痰标本直接涂片经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法;痰分离培养法。结果痰分离培养阳性率32.1%,直接涂片法阳性率11.5%,二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P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分离培养法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二种方法能够相互印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烧伤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治疗组33例。治疗组从患者烧伤后第三天开始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照组给予患者等量的等渗盐水,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动态监测患者的蛋白质,糖类的代谢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加速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患者的血糖和血浆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有助于改善全身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还可调节烧伤患者的高代谢反应,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人流术前2小时将一枚复方萘普生栓置入肛门深处,对照组常规于术前15m i n置入复方萘普生栓。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结果复方萘普生栓于人流前2小时置入镇痛效果更好,宫颈扩张良好,值得临床和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病人中有5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 FPG(空腹血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比较其两种方法的测定效果。结果45例非糖尿病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者者有18例,占到实验总人数的40%;加上5例糖尿病患者后,5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23例,占实验总数的46%;检测过程中葡萄糖耐量试验与空腹血糖相比检出准确率更高,有效的避免了检查过程中的的漏诊及误诊现象。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多数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检测过程中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在今后临床检验时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体腹水滤过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自体腹水滤过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使用自体腹水滤过浓缩回输术进行治疗,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不良反应、腹水回输至患者体内的速率以及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一共进行了43次腹水回输,都顺利结束。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之后,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改善。结论自体腹水滤过浓缩回输术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且还有效提高了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还需要做好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表性静脉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因为疼痛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患者消除心理隐患,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卫生院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农村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01月至2010年12月786例住院分娩产妇中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社会因素及医患双方密切相关。

    作者:黄秀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天麻素合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14例眩晕为主诉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血塞通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和血塞通组56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血塞通组87.5%。结论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眩晕优于单纯使用一种中药制剂血塞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X线摄影误诊18例乳腺癌原因研究

    目的:乳腺X线摄影误诊乳腺癌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提高乳腺X线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乳腺X线摄影误诊的18例乳腺癌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误诊的18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患者的结构紊乱被误诊是炎症,2例患者致密性乳腺不定性钙化比较偏向良性钙化,10例患者的X线摄影影像资料显示患者肿块倾向于良性肿块,其中包括3例患者误诊断成纤维腺瘤,3例患者局部密度增加被误诊是腺病,1例患者的结构紊乱被误诊是放射性瘢痕,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显示密度不均且不对称,被误诊是错构瘤。结论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医护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以有效降低由于技术造成误诊现象的发生率,保证乳腺X线摄影影像质量,以大大降低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误诊率。

    作者:王楠竹;唐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胆结石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95例胆结石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止血、抗炎等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苏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综述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王芳芳;郭华丽;侯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