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胆结石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苏彬

关键词:外科手术, 中药, 胆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95例胆结石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止血、抗炎等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随即选取150例,其中36例患者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导致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导管连接造成污染、药液加注造成污染、插管操作造成污染、患者的易感性造成污染、股静脉穿刺时造成污染、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造成污染、管内血块凝滞堵塞造成污染等。结论针对深静脉置管的冶疗及护理过程,容易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故而应该严格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实行无菌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田晓芳;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PHilp IE33型及GE Vivid 7型超声诊断仪对16例14~78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显像检查,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或其它特殊检查。结果发现心尖部心肌均有局限性增厚,部分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减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安全无创,心电图检查是超声心电图的有益补充,两者联合进行诊断能有效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佳途径。

    作者: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一般性健康指导。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观察同步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评定。结果研究组在干预后8周的BPRS总分较对照组低,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同步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许仁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1组和2组,各40例。1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结果1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总有效率为87.5%,且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复发率优于1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不仅能提高疗效,且能减少复发率。

    作者:程家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在37例肠造口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

    分析和总结了37例肠造口患者使用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的临床经验。2013年9月底至2014年1月初,通过对37例肠造口患者使用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进行造口周围皮肤变色、侵蚀/溃疡、组织增生的评分,然后进行护理评估、干预、监控等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及经济负担,增加其满意度。

    作者:项远飞;宋静;柳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血涂片检验是一种为基本的用于疾病诊断的手段,在一些血液类疾病上有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将会对于血涂片用于疾病诊断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时运用血涂片提供了好的参考。

    作者:黄日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结核大咯血窒息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常见急重症之一,一次咯血300 ml或24h咯血≥500m l为大咯血。大咯血多见于结核空洞内小动脉破裂的患者,其特点是发病急,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及时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29例。经过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croRNA与脂质代谢

    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质代谢的因子。近发现的 microRNA-33a and b (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 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 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孙向科;卿国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综述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王芳芳;郭华丽;侯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院的诊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加强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是促进采集和送检样本规范化,保障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和促进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临床检验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建议,以期为现代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李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TR-Band减压时间的探讨

    随着心内导管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这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或介入及手术指标提供了确切的指标。但由于手术过程中抗凝剂的使用,穿刺部位止血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如果止血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麻木、发绀、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我院采用TR-Band动脉止血器止血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目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50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与护理组(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状况以及观察结果。结果在发生口腔黏膜炎概率方面,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取口腔护理,能使发生口腔黏膜炎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减少患者痛苦,使成功移植干细胞成功概率得到提升。

    作者:孟凡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HIV/AIDS患者伤口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 HIV/AIDS患者伤口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了28例HIV/AIDS患者伤口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消毒隔离、伤口护理、疼痛护理及职业暴露。结果28例患者均未出现机会性感染和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讨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黄连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amouthdiseaseHFM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以期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此病,早期诊断,规范有效治疗,减少死亡及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对2013年07月01至2013年07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出院收治的60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基本信息:60例HFMD年龄分布于4岁6月以内,平均1岁9月,中位数年龄1岁8月,男女比例33:27,地区分布:重庆地区37人(61.7%),四川地区22人(36.7%),西藏地区1人(1.6%)。城镇患儿17人(28.3%),农村患儿43人(71.7%)。2)本组HFMD病例全年均可发病,但在7月份左右有集中趋势。4)多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疼,意识障碍,惊跳和惊厥。5)病原学检测:50例病人做了血EV71-IgM抗体检测,39例阳性(78%),其中合并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合并EB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PCR检测,,但患儿并无麻疹和EB病毒感染的相应临床表现,考虑麻疹病毒IgM抗体、EB病毒IgM抗体与EV71-IgM抗体有交叉抗原的可能。9例病人做了脑脊液检查,EV71抗体阳性7例(77.8%);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蛋白多为正常。6)本研究头疼6例(10%),共济失调2例(3.3%),脑膜刺激征5例(8.3%)。7)影像学检查:43例做了CT检查,异常4例(9.3%)。7例做了MRI检查,异常5例(71.4%)。MRI优于CT。52例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26例(50%)。8.治疗转归:46(76.6%)例临床治愈出院,9例(15%)好转要求出院;1例放弃治疗;3例转ICU治疗,1例死亡;4例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结论本研究EV71感染率高,重症病例多见于EV71感染;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脑脊液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头颅CT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评价病情和病灶定位,MRI优于CT;脑电图检查异常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的患儿出院后都应该随访至少6月到1年。

    作者:宿敏;胡书佳;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诊治的10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诊治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3.58%,治疗总有效率达96.23%,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丙嗪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姚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CH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55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予心内科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在心内科常规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为干预组。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来评估两组CHD患者对护理干预后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96.4%高于对照组81.4%。结论对C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有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勇君;熊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现代的临床护理的应用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既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也扩大了中医护理的工作范畴,增加了为患者服务的内容和途径。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实施前眼科患者15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实施后眼科患者156例,将其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防范措施应用于眼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眼科护理风险发生机率,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巧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滋肾养阴法治疗鼻衄

    鼻衄一证始见于《内径》。《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鼻窍而出者,谓之鼻衄。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方法

    目的:为保护助产士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接产人员因工作暴露于各种血源性病原体和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而产生的职业伤害。方法2012年医院创建JCI医院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暴露防护及报告管理制度、培训制度;采取消除风险、工程控制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后,对照2011年、2012年、2013年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2012年、2013年我院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比2011年逐年下降。结论完善的制度和防控体系、采取有效的方法、严格执行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是有效预防助产士这一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穗平;刁笑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