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洪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处理方法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6例同期住院正常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室息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产褥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褥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难产,提高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科学处理胎膜早破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加强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毕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 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和影像学有特殊改变的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为特征,病程经过以可逆为特征。近年来逐渐引起广泛重视。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disease,CTD)合并RPLS是一种较少见的急重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笔者诊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RPLS 的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龚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80例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取器效果,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常规取器失败患者80例,宫腔镜下直视取器。结果80例嵌顿IUD均在宫腔镜指导下一次性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直视下IUD嵌顿取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万肖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FNA治疗Evans 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例采用PFNA治疗的Evans 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上进行复位,C臂透视下证实复位满意,常规消毒、铺巾,利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骨折进行固定。结果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3-7天患肢不负重情况下扶拐下地活动。随访13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1例主钉切出,无髋内翻、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PFNA在治疗Evans 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明显优越性,治疗效果好,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仰丹;刘俊波;郑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随即选取150例,其中36例患者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导致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导管连接造成污染、药液加注造成污染、插管操作造成污染、患者的易感性造成污染、股静脉穿刺时造成污染、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造成污染、管内血块凝滞堵塞造成污染等。结论针对深静脉置管的冶疗及护理过程,容易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故而应该严格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实行无菌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田晓芳;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150例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安慰、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和并发症观察,总结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在VATS术后极易发生肺漏气、肺水肿、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和胸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通过个体化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VATS)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的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血气胸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二川;苏建薇;梁清梅;叶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临床8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掌握导致低血糖的诱因,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血糖监测等专科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处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罗友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鼻衄一证始见于《内径》。《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鼻窍而出者,谓之鼻衄。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amouthdiseaseHFM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以期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此病,早期诊断,规范有效治疗,减少死亡及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对2013年07月01至2013年07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出院收治的60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基本信息:60例HFMD年龄分布于4岁6月以内,平均1岁9月,中位数年龄1岁8月,男女比例33:27,地区分布:重庆地区37人(61.7%),四川地区22人(36.7%),西藏地区1人(1.6%)。城镇患儿17人(28.3%),农村患儿43人(71.7%)。2)本组HFMD病例全年均可发病,但在7月份左右有集中趋势。4)多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疼,意识障碍,惊跳和惊厥。5)病原学检测:50例病人做了血EV71-IgM抗体检测,39例阳性(78%),其中合并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合并EB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PCR检测,,但患儿并无麻疹和EB病毒感染的相应临床表现,考虑麻疹病毒IgM抗体、EB病毒IgM抗体与EV71-IgM抗体有交叉抗原的可能。9例病人做了脑脊液检查,EV71抗体阳性7例(77.8%);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蛋白多为正常。6)本研究头疼6例(10%),共济失调2例(3.3%),脑膜刺激征5例(8.3%)。7)影像学检查:43例做了CT检查,异常4例(9.3%)。7例做了MRI检查,异常5例(71.4%)。MRI优于CT。52例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26例(50%)。8.治疗转归:46(76.6%)例临床治愈出院,9例(15%)好转要求出院;1例放弃治疗;3例转ICU治疗,1例死亡;4例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结论本研究EV71感染率高,重症病例多见于EV71感染;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脑脊液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头颅CT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评价病情和病灶定位,MRI优于CT;脑电图检查异常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的患儿出院后都应该随访至少6月到1年。
作者:宿敏;胡书佳;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 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 E)的疗效。方法将36例中重度患儿中15例按照三维持、三对症原则治疗;2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GM1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评定。结果 GM1治疗组显效率61.9%,总有效率90.5%,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HIE的基础上加用GM1,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致残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朱南孙教授对于治疗月经过少症有独到的见解,临诊见效显著。验案一则列举朱教授在治疗月经失调时辨证施治的经验。
作者:周晓莹;陆建英;董莉;谭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预防策略及护理,达到降低其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目的。方法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2小时以上的患者找出易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给予综合预防和集束化护理。结果本组27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18.5%。认为机械通气时间长,气道管理,胃内容物的逆向定植,体位的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采取综合预防体系和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胡霞;刘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追踪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为社区追踪的应用与COPD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将98例COPD急性发作出院后缓解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追踪管理给以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或鼻导管与BIPAP 呼吸机交替氧疗,吸氧时间>15h/天。随访两年后,采用SGRQ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及两年中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社区卫生中心随访,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两年中急性发作次数为(3.08±0.46)次,平均住院天数为(26.92±3.04)d,观察组分别为(0.75±0.13)次和(10.77±2.4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追踪长期氧疗有助于缓解COPD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胃癌化疗患者,按门诊单号将患者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化疗后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化疗后共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后者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73.3%,B组患者满意度为93.4%。后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患者满意度为61.2%,B组患者满意度为85.1%。后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叶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中药马钱子治疗(观察组,n=5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胸度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指地距、CRP、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体征,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2:1)每次1.125g,每日3次口服,疗程7d;对照组给予乳酸阿奇霉素颗粒0.5g,每日1次口服,疗程7日;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6%(P<0.05),治疗组1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轻微腹胀;对照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谷草转氨酶升高,3例出现轻微恶心症状。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观察荧光PCR技术和细菌培养法用于产前筛查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500例孕34-37周孕妇阴道肛门拭子,分别进行GBS核酸检测(PCR)及细菌培养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500例样本中,PCR技术检测GBS阳性43例,阳性率8.6%,细菌培养法检测GBS阳性26例,阳性率5.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测序法对照,PCR技术正确占89.5%,细菌培养法正确占10.5%,差异有显著性(P<0.05);P C R技术与细菌培养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9.6%和61.0%、99.8%,二者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前B族链球菌检测,PCR技术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其阳性率高、准确性大、敏感性好,检测速度更快。
作者:刘睿;崔坤友;刘文彬;李珍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术前术后护理对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观察,进行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发生膀胱痉孪5例,经尿道电切综合症(TURS)3例、尿失禁7例、尿路感染5例、其他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逐年增加,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疾病减少并发症,能否成功治愈起关键作用。
作者:谢岩岩;刘玲;王岩;李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胱抑素对于心衰早期肾损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8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及48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借助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中胱抑素的浓度,借助酶法来测定尿素、血清肌酐的浓度,然后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肾功能轻微受损者只有胱抑素浓度和健康人存在差异,并且该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中度损伤或重度损伤的患者其胱抑素、尿素和血清肌酐与健康人相比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能够很好的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好坏,这对早期肾损害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娅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质代谢的因子。近发现的 microRNA-33a and b (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 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 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孙向科;卿国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