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管理的体会

徐梅霞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人员, 相对固定, 专科化, 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的管理,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手术间责任制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分组,确定负责和辅助人员,对于专业化固定,实行专业化手术配合。结果,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能保质保量完成逐年增加的手术量,结论手术室人员的相对固定有助于提高手术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方法

    目的:为保护助产士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接产人员因工作暴露于各种血源性病原体和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而产生的职业伤害。方法2012年医院创建JCI医院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暴露防护及报告管理制度、培训制度;采取消除风险、工程控制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后,对照2011年、2012年、2013年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2012年、2013年我院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比2011年逐年下降。结论完善的制度和防控体系、采取有效的方法、严格执行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是有效预防助产士这一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穗平;刁笑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含化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6~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人工流产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行人工流产前半小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m g,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子宫收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扩张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产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临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7名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采用S C L-90症状自评量表及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探讨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予以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进行统计分析,与进行心里护理的62名临产妇(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里状态及分娩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SCL-90各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临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剖宫产率72.58%明显高于观察组19.40%(P<0.05)。结论临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实施有效心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里症状,增加产妇顺利分娩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硫化氢中毒致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与分析

    1.案例资料(1)简要案情2013年4月14日中午12时许,安徽省广德县X X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当地骨粉厂有一员工失踪,X X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和厂里工人在附近寻找,终在骨粉厂后院墙外的一污水池旁边发现一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辨认,该具尸体系骨粉厂失踪男子董某。

    作者:车耀斌;徐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2例报告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出现发作性、短暂性、电击样剧烈疼痛为特点。它严重地危害着病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因其治疗困难,疼痛难忍,使病人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被人们称之为痛苦和顽固的疾病之一。射频温控热凝术是当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方法之一[1]。我科2010-2012年收治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2例,采用C T 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玉禄;周凤莲;刘欢庆;魏玮;于栋娟;陈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子痫前期致胎盘早剥1例

    1.病例报告患者胡X X,32岁,G2P0,因“停经35周,水肿3月,视物模糊1天,腹痛伴胎动减少半天”于2013年11月01日14:50入院。患者孕期行OGTT提示有“妊娠期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后检测血糖平稳。患者孕5月开始出现水肿,以踝部水肿为主,休息后好转,监测血压平稳,尿蛋白阴性。孕期妊高症预测阳性。孕6月水肿加重,休息后水肿无缓解,检测血压一直正常。16天前查尿蛋白(++),2天前查尿蛋白(+++),监测血压正常,肾功能检查正常,肾内科就诊后建议随访。1天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症状轻,患者未重视,入院当日患者视物模糊症状明显加重,不伴头昏、头痛症状,未抽搐,半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腹痛症状,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重,腹痛症状逐渐加重,伴有胎动减少,无阴道流血、流液,遂来就诊。入院后查血压169/101m m H g,体温、脉搏、呼吸正常,面色稍苍白,颜面部、眼睑水肿,结膜稍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水肿明显。宫高32c m,腹围100c m,胎心84次/分,随即胎心率进行性下降,约5分钟后胎心消失,子宫张力稍增高。B超提示晚孕、死胎,颈部可见“U”型压迹,胎盘与子宫肌壁未见明显分离征象,胎盘子宫间隙未见明显积液;血常规:WBC21.72×109/L,HGB137g/L,PLT89×109/L,N%87.8%;凝血象:FIB1.56g/L,余正常;肾功:BUN6.85mmol/L,CR122.20umol/L;生化:血钾6.26mmol/L,血钠129.7mmol/L,血钙1.96mmol/L;心脏彩超:室间隔增厚,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包少量积液;B 钠尿肽948.pg/ml;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5.33n g / m l、肌红蛋白118.7n g / ml、超敏肌钙蛋白0.011n g /ml。多次B 超均未提示有胎盘剥离征象,但随访血色素下降至63g/L,患者子宫张力逐渐增强,宫底高度逐渐抬高,考虑“重度子痫前期致胎盘早剥”,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约110ml,术中剖宫取出1死男婴,重2500g,脐带长约40cm,绕经2周,胎盘位于子宫左侧壁及后壁,胎盘与子宫壁可见500g 暗红色血凝块附着,胎盘母面2/3可见血凝块压迹,术中宫底注射缩宫素10u、欣母沛250ug,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1ml,并行B - l y n c h 缝合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ml,术毕转ICU 治疗,经降压、解痉、镇静、补血、预防感染等处理后,患者输红细胞悬液10u、血浆4u、血小板2u、冷沉淀15u,术后8天治愈出院。

    作者:王全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紫河车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紫河车Placenta Hominis [1]是健康人体的干燥胎盘经炮制而成的贵重补药,具有几百年的药用历史。一般取健康妇女分娩的胎盘作药用原料,味甘、咸,性平偏温;归心、肺、肾经;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的功能;用于虚劳羸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阳痿遗精的治疗[2]。现将紫河车的化学成分列举如下。

    作者:张海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护患关系是医院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稳定护理人员的工作心态,构建和谐的医疗护理氛围,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近年来,伴随就医问题不断升温,护患关系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良好的沟通技巧,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能提高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人流术前2小时将一枚复方萘普生栓置入肛门深处,对照组常规于术前15m i n置入复方萘普生栓。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结果复方萘普生栓于人流前2小时置入镇痛效果更好,宫颈扩张良好,值得临床和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期妊娠引产并发羊水栓塞临床分析及防治

    为了探讨行中期妊娠引产术时如何避免或降低并发羊水栓塞,如何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回顾性总结自2011年以来自愿到我站因计划外怀孕或胎儿发育不良等因素要求终止中期妊娠者。其中抢救成功3例中期妊娠引产者并发羊水栓塞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采用思密达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9%,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给予思密达的综合治疗,能及时缓解患者的腹泻情况,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150例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安慰、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和并发症观察,总结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在VATS术后极易发生肺漏气、肺水肿、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和胸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通过个体化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VATS)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的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血气胸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二川;苏建薇;梁清梅;叶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应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 A D)评分。结果实验组经优质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减轻不良情绪,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布鲁氏菌病误诊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患病的牲畜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给人,使感染者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病理反应,造成免疫系统、骨关节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而产生相应特点的临床表现。此病常因误诊而转成慢性,常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少数患者可导致死亡。我将2013年我院收治的1例布鲁氏菌病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明;许道鹏;韩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仅2例患者无效,无一例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1.257,P=0.043);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聪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9例,实验组施行痰热清注射液+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施行阿奇霉素单一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g(免疫球蛋白水平)和CRP(C反应蛋白)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的Ig、CRP水平无显著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的调节血清中Ig、CRP水平,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细菌检验正确性以及合格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本组送检标本中,创伤组织检验合格率为97.97%,血液标本为94.59%,痰液标本为92.33%,尿液标本为90.16%,生殖分泌物标本为84.78%,粪便标本为81.78%。结论临床细菌检验结果受标本采集、保存及检验等多环节因素的影响,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完善检验操作及管理规程,对于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凝血四项和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5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00例非乙型肝炎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转氨酶与凝血四项的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组ALT明显升高(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乙肝ALT不正常组与乙肝ALT正常组相比PT、ATPP、TT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肝功能和凝血四项的检测,既能反映出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同时反映出机体止血和抗凝功能,对于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体会

    目的:研究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62例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使临床疗效大大提升,促进患者疾病好转,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钊;李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amouthdiseaseHFM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以期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此病,早期诊断,规范有效治疗,减少死亡及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对2013年07月01至2013年07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出院收治的60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基本信息:60例HFMD年龄分布于4岁6月以内,平均1岁9月,中位数年龄1岁8月,男女比例33:27,地区分布:重庆地区37人(61.7%),四川地区22人(36.7%),西藏地区1人(1.6%)。城镇患儿17人(28.3%),农村患儿43人(71.7%)。2)本组HFMD病例全年均可发病,但在7月份左右有集中趋势。4)多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疼,意识障碍,惊跳和惊厥。5)病原学检测:50例病人做了血EV71-IgM抗体检测,39例阳性(78%),其中合并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合并EB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2%),PCR检测,,但患儿并无麻疹和EB病毒感染的相应临床表现,考虑麻疹病毒IgM抗体、EB病毒IgM抗体与EV71-IgM抗体有交叉抗原的可能。9例病人做了脑脊液检查,EV71抗体阳性7例(77.8%);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蛋白多为正常。6)本研究头疼6例(10%),共济失调2例(3.3%),脑膜刺激征5例(8.3%)。7)影像学检查:43例做了CT检查,异常4例(9.3%)。7例做了MRI检查,异常5例(71.4%)。MRI优于CT。52例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26例(50%)。8.治疗转归:46(76.6%)例临床治愈出院,9例(15%)好转要求出院;1例放弃治疗;3例转ICU治疗,1例死亡;4例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结论本研究EV71感染率高,重症病例多见于EV71感染;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脑脊液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头颅CT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评价病情和病灶定位,MRI优于CT;脑电图检查异常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遗留不同程度迟缓性瘫痪的患儿出院后都应该随访至少6月到1年。

    作者:宿敏;胡书佳;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