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省湖州市2011年-2015年妇科门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型分析

金芳;钱福初;秦基取;李栋立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率, 亚型分布, 年龄, 疫苗
摘要:目的 分析湖州市2011年-2015年妇科门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亚型分布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为HPV感染预防、疫苗选择及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分型结果.结果 在24 446份标本中检出HPV阳性6 375例,总感染率为26.08%(6 375/24 446);前3位感染亚型为HPV52、HPV16、HPV58;其构成比分别为19.85%(1 713/8 630)、15.09%(1 302/8 630)、11.30%(975/8 630).高危感染占85.24%(5 434/6 375),低危感染占7.44% (474/6 375),高低危混合感染占7.33% (467/6375),此三者在<20岁年龄组均高(33.93%、10.71%、15.48%).HPV总体感染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72.78%,4 640/6 375),45岁~年龄组感染率高(77.63%),多重亚型感染率高的是<20岁年龄组(55.45%).结论 湖州市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为26.08%,亚型以HPV52、HPV16、HPV58为主.感染率年龄分布呈U型,< 20岁和 ≥55岁人群HPV感染率较高,未来疫苗的选择及研发应考虑HPV亚型的地区流行特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性与治疗策略.方法 分离2014年-2016年重症医学科(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208株,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PCR法检测OXA-23、OXA-24、OXA-51和OXA-58基因.结果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ICU常用药物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耐药率均>50%.OXA-23、OXA-24、OXA-51和OXA-58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9.95%、0.00%、100.00%、67.72%.结论 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广泛携带OXA型耐药基因,需要调整用药,加强监测.

    作者:宋志方;俞国峰;孙雪东;曹栋卿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016年南阳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6年南阳市麻疹网络实验室的监测数据,评价实验室运转情况.方法 对2016年各县区送检的麻疹监测病例的血清标本和咽拭子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用real-time PCR法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对麻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606份血清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6.80%,326份咽拭子标本麻疹病毒核酸的阳性率为54.91%,2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4,P<0.05);共分离出3株麻疹病毒,均为麻疹Hla亚型;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人群中;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6月;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阳性检出率较高;>8月龄各年龄组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的免疫史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南阳市麻疹网络实验室顺利通过了河南省麻疹实验室的职能考核.结论 2016年南阳市流行的毒株为Hla型,未发现输入病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real-time PCR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麻疹监测病例早期诊断阳性率;麻疹发病人群主要为<6岁人群的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2016年南阳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良好.

    作者:史晓林;吕宛玉;李真;钱国双;王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创伤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创伤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关系,从而评估2种方法在不同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的创伤患者300例,分为颅脑创伤、骨折2组,选择同期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检测各组的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四项和血小板计数,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创伤组、骨折组R值、MA值、PT值和APTT值均大于对照组,且颅脑创伤组大于骨折组,各组受试者K值、α值、Hb值和PLT值均小于对照组,且颅脑创伤组小于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中的R值与APTT、PT卡方检验,TEG中KR、α和MAR与PLT值卡方检验,以及TEG中的K、α和MA值与Fib卡方检验,一致性较差.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高凝状态明显高于骨折组.对于创伤患者,均需监测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这2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尤应重点关注颅脑损伤组患者.

    作者:杨波;王伟群;楼亚玲;袁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014年-2016年基层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2016年送检的31 198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细菌4 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544株,占75.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1 148株,占24.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药敏显示,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棒酸较敏感,对广谱青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但有逐年降低趋势;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耐药率较高.结论 基层医院,在参考全国性细菌耐药数据的同时,应着眼于本地区、本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数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金秀;叶秀珠;吴连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乳酸、乙酸、硼酸抑制嗜酸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

    目的 探讨乳酸、乙酸、硼酸对嗜酸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抑制作用,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嗜酸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1从健康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阴道加德纳菌2、3从细菌性阴道病及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检测经1.00%、0.10%、0.01%乳酸、乙酸、硼酸作用后的4株菌生长及生物被膜抑制情况.结果 1.00%的乳酸、乙酸、硼酸及0.10%的乙酸作用后,3株G.vaginalis、L.acidophilus吸光度均明显降低,但浓度降至0.01%时吸光度变化幅度不大.乙酸、硼酸浓度降至0.01%时对L.acidophilus的抑制作用较弱,乳酸浓度降至0.10%时就几乎完全失去抑制作用.1.00%的乳酸和硼酸、1.00%和0.10%的乙酸均可较强地抑制3株G.vaginalis的生长,抑制率多>30%.结论 乳酸、乙酸、硼酸均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嗜酸乳酸杆菌和阴道加德纳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其中乙酸能力强.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久治不愈与细菌生物持续存在和对乳酸耐受有关.

    作者:李桂军;周建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双链季铵盐对多重耐药型球菌的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灭菌效果,为消毒剂在临床科室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分别用170 mg/L和340 mg/L的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不同时间,观察其消毒效果.结果 不同浓度消毒剂对各革兰阳性球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7.0,杀灭率达100.00%;药敏试验表明,MRSA对复方新诺明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 (P <0.05),MRS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MSS(P <0.05),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P<0.05),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2.7%,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完全敏感.结论 该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在低浓度、短时间内对多重耐药型革兰阳性球菌的杀灭效果卓著.

    作者:彭燕琼;王月;贾珉;廖倩;胡汉华;刘志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7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治疗前后VAS评分及E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CRP、P物质以及IFN-γ水平、治疗前后CIVIQ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E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P物质以及IFN-γ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IVI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IVI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学广;葛继帮;郑利会;魏少丹;杨淑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快速测定海鲜样品中的汞形态

    目的 建立超声辅助提取的样品快速制备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分析海鲜样品中汞形态的简单方法.方法 采用含有巯基乙醇、L-半胱氨酸的HCl溶液从海鲜样品中提取甲基汞和无机汞,超声辅助提取15 min.用含有0.05% V/V巯基乙醇和0.4% m/V L-半胱氨酸的乙酸铵溶液在C18反相柱上5 min 内实现甲基汞和无机汞的分离.结果无机汞和甲基汞在1μg/L~20 μ g/L浓度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 0.996,海鲜样品基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3.2% ~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2.7%~ 7.5%.无机汞和甲基汞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5 μg/kg和0.1μg/kg.采用本方法检测标准参考物质,获得了一致结果,进一步验证方法准确性.结论 本研究方法样品制备时间短,可靠性好,方法适用于本地市场的海鲜样品中汞形态分析.

    作者:冯晓青;徐瑞;王露;宋鑫;时玉军;杭学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绍兴市8221例公务员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绍兴市公务员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公务员共8 22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OH)D的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公务员及不同季节血清中25-(OH)D的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情况.结果 8 221例公务员血清中25-(OH)D的中位数为25.03 ng/ml,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比例高达71.35%,男性25-(OH)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1).老年组(≥60岁)公务员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45岁)和中年组(46岁~59岁)(P<0.01),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夏季公务员25-(OH)D水平显著高于春、秋、冬季(P<0.01),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绍兴市公务员普遍缺乏维生素D,应加强科学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郑专;罗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黏蛋白1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mRNA在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UC1和EpCAM mRNA在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产生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脱落细胞学或胸腔镜活检结果分为良性胸腔积液组和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qRT-PCR测定MUC1和EpCAM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MUC1和EpC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分析显示,胸腔积液MUC1 mRN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85.7%;胸腔积液EpCAM mRNA的AUC为0.85,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78.4%.结论 胸腔积液MUC1和EpCAM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对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性参考价值.

    作者:陈捷;黄伟萍;翁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乳酸含量对肺炎病情的判断价值及其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含量对肺炎病情的判断价值及其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成人肺炎患者117例,根据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79例、重症肺炎组38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中乳酸、Th1/Th2及Th17/Treg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患者血清中乳酸、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IL-17/IL-10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干扰素-γ(IFN-y)、IFN-γ/IL-4、IL-10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重症肺炎组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较普通肺炎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肺炎病情加重,患者血清中乳酸含量增加,且具体乳酸含量可客观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胡华杰;章卫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c,M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就诊ITP患儿,分析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EB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比较分析治疗前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后ITP患儿血小板计数上升至正常的平均病程.结果 儿童ITP患者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32.4%,MP感染率较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其他病原体感染率高.治疗前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后ITP患儿血小板计数上升至正常的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ITP的重要诱因之一,早期启动特异性抗支原体治疗迅速清除病原体可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素霞;周灵玲;周美青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金城江区农村饮用水监测微生物指标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金城江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对2008年-2017年金城江区农村饮用水监测微生物结果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检测975份农村饮用水水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3项指标综合合格率分别为52.10%、60.10%、71.79%、50.15%;不同类型供水方式微生物综合指标,乡镇水样合格率为75.57%,村屯水样合格率为45.51%.结论 金城江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但有向好趋势.相关水质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强化饮用水消毒,进一步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作者:卢桂荣;韦义拢;韦清玲;蒙恩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007年-2016年新余市麻疹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新余2007年-2016年麻疹监测情况及流行状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9年)》进行监测;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描述法,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年-2016年新余市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共6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4/10万,其中确诊麻疹病例107例,占疑似病例的17.57%,年均发病率为0.96/10万;每年3月-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确诊麻疹病例中,以15岁~30岁为主,占42.99%;无免疫史者占59.81%;县区年均发病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2007年-2013年新余市麻疹消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而2016年又有所反弹.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和成人的疫苗补种工作,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及时率.

    作者:潘虹;廖秀海;周银古;李腾根;刘瑞弘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唾液中16种元素

    目的 建立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快速测定唾液中16种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全自动石墨消解对唾液样品进行前处理,消解完成后用1%硝酸定容,以103 Rh、185Re作为内标消除非质谱干扰,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快速测定唾液中16种元素.对测定的干扰及消除展开探讨并进行了系列可行性试验.结果 本法在0.5 μg/L~100 μg/L内线性良好(r≥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2.56%~4.89%,方法 检出限为0.006 0μg/L ~0.49μg/L,回收率为86.2%~ 107.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适用于唾液样中16种元素快速批量测定.

    作者:葛淼华;高薇薇;吴小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湖州地区30958例女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湖州地区女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切信号放大法(Cervista Invader)检测技术,对30 95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检测14种高危型HPV,分为A5/A6型、A7型和A9型.结果 患者年龄为14岁~90岁,平均年龄为38.93岁,中位年龄为39岁.30 958例患者中4 725例感染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5.26%.以A9型感染率高,阳性率为7.87%.其次是A5/A6型、A7型,阳性率分别为2.85%、2.62%.(A5/A6;A7;A9)型阳性率低,阳性率为0.01%.高危型HPV感染以<25岁和≥ 55岁女性为主,总阳性率为19.39%.结论 湖州地区高危型HPV感染有一定的年龄特点,以A9型为常见.应重视A9型HPV持续性感染的防治,即使细胞学及阴道镜活检结果阴性,也须密切随访.

    作者:邓再兴;张闻雯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016年定西地区市售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地区2016年市售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加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随机采集定西市、县、区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个体摊贩的蔬菜1 552批次,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5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结果 定西地区市售蔬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总检出率为45.0%,超标率为0.04%,超标农药主要为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叶类蔬菜、鳞茎类蔬菜有超标现象,总体超标率为0.2%.结论 定西市售蔬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总体上是相对安全的,超标率处于较低水平.叶类蔬菜、鳞茎类蔬菜存在安全隐患,应引起消费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复合用药情况比较普遍,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作者:雷雨;梁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与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行宫颈癌筛查的5 00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使用HPV DNA检测试剂盒检测其HPV感染阳性率,同时进行病理验证,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体质量超标组和正常组、不同病理分型中HPV DNA的阳性率.结果 HPVDNA检测出危险患者1 446例,其中高危患者1 153例,低危患者253例,总HPV感染阳性率为28.92%;不同年龄组的HPV DNA阳性率存在差异,40~岁组HPV的阳性率高,高达44.13%;农村妇女的HP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城市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超标组和体质量正常组的HP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出HPV阳性患者166例,其中HPV DNA检测阳性的患者为152例,检出率高达91.57%.结论 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地域综合考虑加以使用,以实现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应晟;陈志勇;刘金红;江唯波;蒋泓宇;殷伟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2种检测方法对照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因其滋补、养颜、强身等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葡萄酒含有大量具有还原性基团的多酚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治退化性疾病[1-4],而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属于这类多酚物质中重要的一类,初作为植物抗毒素被发现,生产于葡萄叶表皮和浆果果皮中,是植株对真菌病害感染应激产物,白藜芦醇化学名称为芪三酚,分子式C14H12O3,相对分子质量228.25,它以游离(顺式、反式)和糖苷结合态(顺式、反式)2种形式存在,都有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抗癌、抗诱变作用,能起到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5-10],鉴于白藜芦醇的这些优点,白藜芦醇的合成,提取及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许士明;李林林;徐正;邓宁;王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鲍曼不动杆菌3年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近3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卡片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1044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主要在下呼吸道,痰和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为87.9%;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分别占44.3%、27.2%、15.6%.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呋喃妥英(坦丁)、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近3年均高度耐药,对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妥舒沙星、替加环素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耐药率低为替加环素.结论 该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高,其耐药性及多药耐药性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采取联合和交替用药,以提高疗效和控制耐药.

    作者:周海燕;石月萍;王国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