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丽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方法:对1500例孕18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常规彩超检查,并尽可能显示及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果:检出胎儿唇裂11例,检出率为100%。5例为唇裂合并腭裂,6例为单纯唇裂。结论:彩超对评价胎儿面部畸形具有重要作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裂切实可行,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曹艳红;张体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提高门诊儿科输液室药物所致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发生的8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结果:85抢救成功无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提高抢救成功率必须提高护士对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和熟练掌握急救方法,出现后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一直以来,很多临床医学者致力于研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活动耐量不断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提出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的进展资料,现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俞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总结了对12例糖尿病患者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进行胰岛素泵治疗及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并实行相关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患者需要配合事项的讲解,胰岛素泵各种参数设置等。患者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能更快、更平稳地使血糖达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总住院费用,提高患者遵医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淑婧;罗秀英;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高职院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维护教师健康的具体措施。方法对某高职院校教师用自行设计的“居民健康状况及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该高职院校教师亚健康高发,健康状况堪忧。
作者:苏英;胡月琴;邓斌菊;徐凌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 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实验组S 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重视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60例临床诊断药物性肝损的住院患者,按是否应用优思弗将患者分为两组:优思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二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对比均存在差异,两组间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TBil存在差异。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GGT、ALP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治疗前后ALT、AST存在统计学差异。优思弗组治疗后16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熊去氧胆酸可以改善各型药物性肝损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药物性肝损的重要选择。
作者:孙彤;胡敏涛;汪铮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及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及综合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注头孢他啶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难治性肺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纤支镜肺泡灌洗并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患者中显效、好转和无效分别为18例、4例和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周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均降至标准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支镜灌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纤支镜灌注头孢他啶治疗难治性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调节体温和白细胞数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边喜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由于气候变化,大气污染严重,呼吸科患者逐年增多,而多数患者输液较多,像两瓶同种药物连用时同时呼铃的较多,护士换瓶来不及,我科选用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应用于两瓶同种药物的输注,免于换瓶,经临床应用,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作者:周桂林;杨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4年3月之间3例全膀胱切除加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护理。结果: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密切观察、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中药注胃、保留灌肠、针灸、正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切口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痊愈3例。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疗效满意。
作者:袁振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红外线耳温计在危重症患者使用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测量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危重症患者,采用红外线耳温计进行测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体位、局部创伤、冷敷、输液等对体温测量值的影响。结果:红外线耳温计与肛温测量结果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及颜面部手术、颈部冷敷、加温湿化器的使用、脑损伤、性别对耳温测量结果的具有影响(P<0.05),不同卧位间耳温测量结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耳温计可安全用于危重症患者体温的监测,但其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临床使用中应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以获得准确、安全、有效的体温。
作者:许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要点,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到病房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中正确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史文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口瘘行肠内营养的有效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术前置鼻胃肠营养管,发生胃肠吻合口瘘患者经此管行肠内营养、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无护理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鼻胃肠营养管是治疗胃肠吻合口瘘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鼻胃肠营养管,正确置入和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作者:韩俊萍;王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M R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及D W I表现,以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5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MR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以乳头溢液为主,病变呈不规则肿块型,增强扫描后多成持续强化型,周边向中心强化,DWI呈明显高信号。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成像明显提高了乳腺癌的确诊率。
作者:肖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升高,其防治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DHF的中医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朱颖亮;郭宏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确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4%,** 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越早发现,其血糖水平越容易控制,且控制途径越简单,预后越好。
作者:连玉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记录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应准确掌握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确诊病例及时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抽取200例孕6-8周要求人流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00例,治疗组术前1/2-1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给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能有效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之一。
作者:李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外来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1]。这类器械常在各个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使用,管理难度大,往往难以保证器械的质量,易发生交叉感染等潜在隐患。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 S310.1-2009中第4.1.2条: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 S310.2的规定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2]。我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自2010年3月以来将外来器械完全实行了集中管理。对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难点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并不断完善,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