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胃肠营养管在治疗胃肠吻合口瘘应用的护理体会

韩俊萍;王晓杰

关键词:胃肠吻合口瘘, 鼻胃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口瘘行肠内营养的有效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术前置鼻胃肠营养管,发生胃肠吻合口瘘患者经此管行肠内营养、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无护理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鼻胃肠营养管是治疗胃肠吻合口瘘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鼻胃肠营养管,正确置入和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3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分成循证护理组(A组, n=53)和对照组(B组, n=50)两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儿除氯化物含量护理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外,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A组降幅大于B组(P<0.05);②A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B组的14.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何必脑炎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方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延娟;李梦利;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PDCA循环法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颈椎骨折患者6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对颈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修正护理计划,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达到持续改进。结果:6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5岁,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d。结论: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雪莲;黄升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增液承气汤在创伤骨折围手术期中便秘的应用体会

    通过创伤骨折围手术期的病机分析,根据增液承气汤的遣方立意,适当地改良该方,使之更适合这一特定时期的应用。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5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慢支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对社区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的分为28例社区护理干预组和28例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71.4%,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92.9%,社区护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是长期的,让患者能够更多的了解相关疾病知识,耐心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到治疗中,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陈晓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大黄制剂配合活性炭口服对血透患者血磷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大黄制剂加活性炭对血透患者血磷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存在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生大黄颗粒及药用炭片,对照组给予药用炭片口服,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血磷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治疗皆可以降低血磷,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和口服药用炭相比,生大黄颗粒联合药用炭可更有效地降低血透患者血磷水平,且能缓解其副作用。

    作者:柳娟;孙雪松;王雨涛;张正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急诊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QTc研究

    本文研究急诊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Q T c间期,共入组153例急诊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以及治疗第四周/出院时检测心电图以及血电解质以反映急性治疗期的情况。基线时共11.1%的患者出现Q T c间期延长,14.3%的患者Q T c间期处于临界延长,在出院/第4周时,上述比例分别降至4.6%、5.2%,QTc间期延长比例的降低达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有近1/4的患者QTc处于临界或延长,提示对该人群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

    作者:陈丽君;周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B超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B超在产科前置胎盘诊断中的核心应用进行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行性策略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4年06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的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回顾性调研,当其在妊娠期来院进行正常产前检查时,按常规对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孕妇胎盘和宫颈内口之间的主要关系。结果经过数次分析和实践得出结论,30位患者中,在孕期定期产检阶段,妊娠晚期通过B超检查胎盘低置患者为6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的患者为8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患者为1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为6例。结论妊娠期合理利用B超检查能及早诊断前置胎盘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

    作者:袁进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内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既减了轻患者痛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一般可留置3—5天,对于内儿科穿刺部位损伤、住院患儿、老年人等无疑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压力,减少了每天穿刺所带来的痛苦。笔者统计自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住院部内儿科静脉留置技术的应用情况,该技术为患者广泛认可,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很大的作用。

    作者:袁万俊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婴儿罂粟中毒急救成功1例

    病例患儿男,生后52天,因反应差,呼吸不规则5小时来院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出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无呕奶,大便每2~3次/日。患儿一天前始出现腹泻,呈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及腥臭味,每日7-8次,家长自行用罂粟壳1/3枚煮水约70m l给患儿饮用,约1小时后患儿出现少哭少动,反应差,不进奶,嗜睡,呼吸不规则,呼吸浅慢,时有喉喘鸣,发作时口唇略青紫,约3-5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家长未在意,服用6小时后患儿仍嗜睡,呼吸浅慢不规则渐加重,遂于我院急诊就诊。体检:体温36.2℃、脉搏130次/分、呼吸15次/分,体重5kg。足月儿貌,嗜睡,口周稍发绀,四肢末端皮肤温度稍低,前囟1.5 cm ×1.5 cm,平坦,双侧瞳孔约1m m,对光反应弱,呼吸慢而不规则,时有喉喘鸣,喉喘鸣发作时氧饱和度降至75%,口唇发绀,无双吸气,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约130次/分,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吸吮反射、拥抱反射、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

    作者:张沂洁;姜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2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剖宫产术中行改良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并与同期22例比较。结果术中出血及产后出血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能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江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沙枣花中2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目的:研究沙枣花中2种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I)和银椴苷(I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使用MTT法测定化合物I、I 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DAPI/Rh123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化合物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化合物I、I 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0μmol‐L-1化合物I、I 作用于Hela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30%、69.89%。结论:沙枣花中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和银椴苷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李娟;王锐;闫乾顺;李江;张逢源;姚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诱导及维持麻醉的应用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儿童患者时的诱导和苏醒特征,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3-10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麻下择期行腹部、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眼科、口腔科手术。所用患儿均不给术前药,入手术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1L/min)加七氟烷,逐步升高七氟烷的吸入浓度(大浓度为7%),,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维持浓度控制在4.0%以下。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可合用阿曲库胺0.1mg/kg保证肌松。结果: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100%,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在60~132秒之间;呼吸道分泌物少,气道耐受性好,术中维持浓度为1~4.0%,麻醉效果满意;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者;全组患儿体温均正常。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快速,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轻,苏醒迅速,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作者:喻书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用药,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用药,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治愈为60%(30/50),显效为30.0%(15/50),有效为10.0%(5/50),总有效率为100.0%(50/50)。对照组治愈30%(15/50),显效40%(20/50)),有效6%(3/50),无效24%(12/50),总有效率76%(38/50)。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患者胃部不适,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好转。结论:阿奇霉素在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明显。

    作者:李素荣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又称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由胰腺分泌胰酶,并且在胰腺内被激活,影响自身的胰腺组织“消化”所造成的急性化学性炎症。病人起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多发生于饱餐或饮酒后。部分病人可出现休克,早期主要是低血容量性休克,晚期合并感染性休克。为减少病死率,防止并发症,缩短病程,增加手术成功率,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杨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鼻胃肠营养管在治疗胃肠吻合口瘘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口瘘行肠内营养的有效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术前置鼻胃肠营养管,发生胃肠吻合口瘘患者经此管行肠内营养、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无护理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鼻胃肠营养管是治疗胃肠吻合口瘘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鼻胃肠营养管,正确置入和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作者:韩俊萍;王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记录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应准确掌握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确诊病例及时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的影响

    目的:探讨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49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不同对假性动静脉瘤形成的影响。结果:43例使用正常,4例闭塞,2例缺失。5例有假性动脉瘤形成与反穿及定点穿刺有明显相关,其中反穿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高。结论:绳梯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临床优先选择绳梯穿刺法。

    作者:许曼丽;陈丽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和胸疼,并具有季节性及地理环境差异日趋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重视的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

    作者:黄色音宝音;永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护理要点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要点,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到病房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中正确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史文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疏肝补肾汤加减和百乐胶囊治疗妇女围绝经期期综合征30例临床体会

    自拟疏肝补肾汤加减和百乐胶囊和西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达97%。

    作者:吴国芬;李万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