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万俊
本文综述了民间传统草药沙棘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现代的临床药理研究发现沙棘对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及血小板系统均有促进造血活性作用,并有增强血液免疫功能、抗辐射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介绍心理疏导[1]配合逍遥丸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中的成功经验。方法采用心理转移,鼓励性的交谈配合逍遥丸等手段。结果患者无论从精神、睡眠、形体、饮食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并积极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结论心理疏导配合逍遥丸在艾滋病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作者:范香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 I级(CINI-I I)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颈病专科门收治的198例CINI-I 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I-I I的临床疗效。结果(1)CKC组手术时间长于LEEP组,术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治疗费用多于LE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KC组在术后病变复发率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低于上均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I-I I,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及高危HPV持续感染方面优于LEEP。
作者:原杰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而言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发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85~2012年收治的25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血清PTH和血钙均高于正常值。Doppler 彩超、CT 及99Tcm-MIBI 三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100.0%,术后21例发生短时的低钙血症。结论:血钙和血清PTH测定是可靠的定性诊断手段,Doppler 彩超、CT及99Tcm-MIBI 联合检查可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卫彪;张宁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方法,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显效40例(58.82%),有效25例(36.76%),无效3例(4.42%),治疗总有效率为95.58%。50例(73.53%)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18例(26.47%)剖宫产,无产妇或胎儿死亡。结论:解痉镇静、降压及并发症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必要时可通过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以便更好确保母婴安全,在产科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轻度不适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不适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促进恢复。
作者:赵小琴;黄咏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总结了对12例糖尿病患者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进行胰岛素泵治疗及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并实行相关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患者需要配合事项的讲解,胰岛素泵各种参数设置等。患者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能更快、更平稳地使血糖达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总住院费用,提高患者遵医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淑婧;罗秀英;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精神应激事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机制及其药物防治。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辛伐他汀干预组(E组),高脂应激组(G组),设立高脂非应激对照组(D组),应激非高脂对照(H组)。用混合应激法对E、G、H组家兔致应激并监测血清ET-1、hsCRP、IL-6水平。13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染色分析斑块面积比。结果应激后,应激各组(E、G、H组)ET-1、hsCRP及IL-6水平较应激前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非应激对照组(D组),P<0.05。高脂应激组斑块面积百分比高于高脂非应激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斑块面积百分比低于高脂应激组(P<0.05);而与高脂非应激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心理应激可致血清ET-1、hsCRP、IL-6水平升高,并直接或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加速加剧;辛伐他汀可能作用于内皮细胞,发挥保护性作用,从而使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延缓或者使其程度减轻。
作者:曾黎丽;杨庭树;李丹丹;冯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5例穿孔阑尾炎患者,均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成功率100%。V A S评分(4.1±2.3)分,72%患者使用止痛药,切口感染2例,占8%;住院时间(10.5±2.6)d。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价值高,是临床治疗穿孔阑尾炎无法替代的方法。
作者:卜庭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应用。方法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针对不同的患者的情况,提供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能够有效地使患者提高和恢复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结论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既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真正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标及要求。
作者:林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护理干预前后各两年时间内住院病人行妇科肿瘤手术后 DVT 发生例数及率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护理干预后 DVT 的发生率较护理干预前 DVT 的发生率低(X2=1.049,p<0.05)。结论及时、系统、正确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作者:徐善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基础上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诊治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3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65例,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对照组197例,单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比2组的热程、临床症状、病毒学检验、住院天数等,从而评价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5.18±2.66)d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7.82±4.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2小时内的治愈率(35.8% vs 17.8%)和疾病缓解率(93.9% vs 71.1%)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国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同时或相继受到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不同器官互相影响,加重损伤反应;伤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此,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果断、快速和有效。
作者:雷秀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延伸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法的临床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脏科收治的47例出院后的持伸性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对前后两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47例患者经过为期1年的出院后延伸护理均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护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开展延伸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护理意识和能力,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邓慧;孙水红;蒋旭晴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颈椎骨折患者6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对颈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修正护理计划,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达到持续改进。结果:6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5岁,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d。结论: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雪莲;黄升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50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根据随访资料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情况进行统计,总结治疗方法以及评定疗效。结果: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其中1例患者轻度尿路感染,经过对症给药治疗后症状消失。在随访期间,无一例假体松动以及脱位等现象发生。结论: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尤其对Garden Ⅲ型、Ⅳ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33例运用刃针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跟痛症33例。结果33例跟痛症患者经刃针治疗后,治愈26例(78.8%),有效6例(18.2%),无效1例(3%),疗效总有效率97%。结论刃针疗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不易复发,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一珏;张大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70例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及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和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干预组护理后33例依从性好,2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94.29%;对照组护理后25例依从性好,10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71.43%,两组间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后显效4例,有效25例,无效6例。两组护理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克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精心的护理工作在病人的恢复后期会有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于临床的六十八个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对于急性胰腺炎有利的护理方法,具体的结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还有一些重要的身体机能器官的护理过程,终得出精心的护理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恢复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徐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