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敏
静脉给药是小儿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儿天性好动,血管偏细,又不能配合治疗,给护士静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静脉留置针是一项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现已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我科运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在我科应用情况及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由家属送入医院,为对照组,剩余150例为急诊科接入,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急诊科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对照组则为72.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急诊科整体护理干预处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蔡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2013年到本院妇科就诊的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及鉴定,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程度测定。结果:62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为2538例,阳性率40.73%;解脲脲支原体(Uu)、混合感染(Uu﹢ Mh)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30.63%、8.47%和1.62%。感染主要以U u为主,其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9%、6.7%、8.3%;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3.2%;U u﹢ 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1.4%、13.4%;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较高,分别99.2%、94.7%;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5.9%、8.9%;而对环脂红霉素耐药率高89.1%。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Uu或Mh单纯感染。结论: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Uu﹢ Mh,Mh;Uu、Uu﹢ Mh、Mh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控制耐药发生。
作者:蒋瑜采;严提珍;韦兴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 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实验组S 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重视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面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护理服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和85.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和4.8%,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对于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晨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护理干预前后各两年时间内住院病人行妇科肿瘤手术后 DVT 发生例数及率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护理干预后 DVT 的发生率较护理干预前 DVT 的发生率低(X2=1.049,p<0.05)。结论及时、系统、正确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作者:徐善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注头孢他啶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难治性肺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纤支镜肺泡灌洗并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患者中显效、好转和无效分别为18例、4例和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周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均降至标准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支镜灌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纤支镜灌注头孢他啶治疗难治性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调节体温和白细胞数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边喜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高职院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维护教师健康的具体措施。方法对某高职院校教师用自行设计的“居民健康状况及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该高职院校教师亚健康高发,健康状况堪忧。
作者:苏英;胡月琴;邓斌菊;徐凌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外科手术是肾上腺肿瘤处理主要手段和治愈唯一方式,腹腔镜技术为手术方式首先被广泛接受[4]。经腹腔路径优点微创手术视野可视大化适合嗜络细胞瘤和较大肾上腺肿瘤,使组织损伤小化,术后病情轻,住院天数少[1]。自2007年10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35例的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榕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抽取200例孕6-8周要求人流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00例,治疗组术前1/2-1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给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能有效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之一。
作者:李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同时或相继受到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不同器官互相影响,加重损伤反应;伤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此,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果断、快速和有效。
作者:雷秀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对家兔小肠收缩及其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回肠法观察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其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麸炒薏苡仁对小肠收缩抑制作用强,具有明显的抑制小肠收缩作用。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体外唾液淀粉酶活力的作用无显著变化。结论:麸炒薏苡仁对小肠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华红;于生;崔小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B超在产科前置胎盘诊断中的核心应用进行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行性策略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4年06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的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回顾性调研,当其在妊娠期来院进行正常产前检查时,按常规对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孕妇胎盘和宫颈内口之间的主要关系。结果经过数次分析和实践得出结论,30位患者中,在孕期定期产检阶段,妊娠晚期通过B超检查胎盘低置患者为6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的患者为8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患者为1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为6例。结论妊娠期合理利用B超检查能及早诊断前置胎盘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
作者:袁进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口服大黄制剂加活性炭对血透患者血磷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存在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生大黄颗粒及药用炭片,对照组给予药用炭片口服,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血磷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治疗皆可以降低血磷,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和口服药用炭相比,生大黄颗粒联合药用炭可更有效地降低血透患者血磷水平,且能缓解其副作用。
作者:柳娟;孙雪松;王雨涛;张正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在体检中心进行科学规范的标识管理,提高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2012年度体检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投诉差错发生原因,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的标识设计理念进行标识管理。结果:在体检中心进行规范科学的标识管理,将2010-2012年与2013年投诉差错数据及体检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错投诉明显减少,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标识管理在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做到了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导向,满足了客户需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慧雯;池煜霞;吴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21世纪随着新药的大力开发,临床用药种类越来越多。药物的配伍越来越复杂,药源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安全输液的规范化合理化己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2010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其名称进行了规范,确定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PIVAS 是在GMP标准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的配置,提升静脉输液成品质量,促进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有效。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结合医院服务的现状以及医院的发展的需求,于2011年7月,我院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的验收以及州、省卫生行政部门认证。本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医院用药安全合理,全面提升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申翠芸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治疗感染致.肺不张患儿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月本院共收治的肺不张患儿136例,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他们均采取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实施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在治疗一周、半个月和一个月后复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周、半个月后,通过复检,两组患儿感染情况及肺不张恢复情况都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治疗儿童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实施肺泡灌洗术临床效果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涉洋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三组人体微量元素以及GGT、LAP、LDH酶类水平变换情况。结果:急慢性白血病组患者血液内的铬、锌、铜、血清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临床治疗后,除铬仍明显升高之外,其他微量元素均有所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效果良好,可明确患者病情,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作者:陈家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检验分析开塞露肛内留滞法对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6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7例用开塞露纳肛后留滞5-10分钟再排便,对照组69例用开塞露纳肛后不留滞,随即排便,观察两组通便效果。结果两组方法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塞露纳肛后留滞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显著地优于不留滞治疗法。结论开塞露主要是润滑粪块与直肠间接触面,减少摩擦阻力从而利于排便,注入肛管后留滞是便于开塞露因“毛细”作用而沿粪块与直肠间的缝隙向上漫延,大限度地减少粪块出口端与直肠间阻力而发挥通便作用,适宜居家老年性便秘患者应用。
作者:凌世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改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呼吸功能。方法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和指数、PaCO2、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PaCO2、胸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结论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SARS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蔡强;朱武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