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目的:观察喜辽妥对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喜辽妥组与硫酸镁组二组,喜辽妥组40例,用喜辽妥外涂于静脉输液外渗的局部肿胀部位;硫酸镁组40例,用25%~33%硫酸镁湿敷于静脉输液外渗后的局部肿胀部位。结果2组治疗均可使静脉输液外渗的局部肿胀消退,且喜辽妥组效果优于硫酸镁组,2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外渗在儿科发生率很高,严重者出现局部剧痛甚至组织坏死,喜辽妥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简便易行,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石兵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90.3%,敏感性65.7%,特异度70%,阳性似然比2.19,阴性似然比0.49,误诊率30%,漏诊率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板运动试验简便实用,安全无创,较易被患者接受,且其准确性高,目前成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作者:丁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口腔科护士直接的传播途径是接触病人的唾液或血液,间接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污染的器械、飞沫到皮肤黏膜上,使口腔科护士成为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所以做好自我防护是工作中的关键。
作者:李素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方法:对1500例孕18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常规彩超检查,并尽可能显示及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果:检出胎儿唇裂11例,检出率为100%。5例为唇裂合并腭裂,6例为单纯唇裂。结论:彩超对评价胎儿面部畸形具有重要作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裂切实可行,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曹艳红;张体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由于气候变化,大气污染严重,呼吸科患者逐年增多,而多数患者输液较多,像两瓶同种药物连用时同时呼铃的较多,护士换瓶来不及,我科选用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应用于两瓶同种药物的输注,免于换瓶,经临床应用,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作者:周桂林;杨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由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明显加快,脑梗死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危害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社会问题,脑梗死对中老年人的威胁与危害显得日趋严重。脑梗死的致残率很高,其病死率10%,是目前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约有50%-70%的脑梗死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的后遗症[1]。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努力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唐容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磁共振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中。医用磁共振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故障和损耗,为了确保医用磁共振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磁共振机的维护和维修。本文分析了磁共振机的维护策略和磁共振机的维修措施。
作者:陆海松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实施经验。方法:各取200例骨折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后者给予健康教育管理单管理,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陪护者疾病认知、特殊护理、康复锻炼、自我诊断鉴别水平分别为(2.6±0.2)分、(2.8±0.1)分、(2.8±0.2)分、(2.7±0.2)分高于对照组(2.1±0.3)分、(2.3±0.5)分、(2.0±0.6)分、(1.7±0.3)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延长住院时间率1.0%、愈合不理想率2.5%低于对照组9.0%、4.5%、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骨折护理之中,开展健康教育管理单管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系统性、适用性、可行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68岁体重44kg,因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拟在细针腰麻下行右全髋置换术(骨水泥型)。患者ECG:大致正常心电图,监护仪ECG房早;血常规示:HGB:104g/L,Hct:29.7%血生化:K+3.52 mmol/L;Na+128mmol/L;Cl-93 mmol/L;Ca2+2.1mmol/L; GLU:7.54mmol/L;胸部CT示: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肺心病不除外,右上肺陈旧性结核心脏超声心动图:E F:69.3%,主动脉瓣、三间瓣、肺动脉瓣微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一般情况良好,ASAIII级。患者入室意识清楚,开放上肢静脉,测量血压(BP)120/70mmHg,心率(HR)76次/min,SpO298%。行右颈内静脉及桡动脉穿刺并监测ECG,连续动脉血压,CVP SpO2。患者右侧卧位,取L3~4行25G细针穿刺,于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液0.5%布比卡因2ml+芬太尼50ug。麻醉平稳测平面至T 6,手术开始1 h后完成股骨干扩髓,髓腔冲洗, BP 115/60 mmHg, HR 60次/ min, SpO299%,。髓腔灌入骨水泥后约3 min后,患者心率迅速降低,低至26次/ min, BP 45/25 mmHg, SpO280%,随之自主呼吸消失呼之不应,立即翻身仰卧位行心肺复苏,置入鼻咽通气道辅助呼吸,6分钟后HR 101次/ min, BP 98/55 mmHg, SpO2100%,20分钟后呼之能应,生命体征稳定至手术结束。术中共输入复方氯化钠1000m l ,琥珀酰明胶500m l,出血量700m l ,尿量500m l。抢救期间分次静脉给予阿托品1m g,肾上腺素1m g,甲泼尼龙200u g,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丙泊酚8m g,5%碳酸氢钠50ml,葡萄糖酸钙2g,输红细胞悬液400ml。遂后康复出院。
作者:姜鹤;宋育泽;叶青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延伸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法的临床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脏科收治的47例出院后的持伸性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对前后两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47例患者经过为期1年的出院后延伸护理均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护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开展延伸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护理意识和能力,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邓慧;孙水红;蒋旭晴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收入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优质护理组。结果两组在护理满意度、SS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能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勤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是医院手术治疗的重要运作部门,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护患满意度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手术室所产生的效率和流程化,受到医院和管理工作者的日益重视,护理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是护理专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手术室护士在繁忙和高压力的工作下,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护士的工作潜能,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每日工作。
作者:余波;肖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颈动脉彩超在Ⅱ型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和7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人员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分析观察结果。结果:经检测,实验组患者中颈动脉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彩超可有效检测颈动脉内膜和直径变化,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陈惠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疗的要求逐步提高,检验科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科室,医患矛盾也在逐步增加,医疗纠纷也在逐步提升。笔者认为现阶段检验科存在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主要有三个方面: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检验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不当。针对这些隐患,可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与临床沟通,指导临床正确采集和保存标本,完善检验报告单等方面进行改进,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刘臣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系统损害[1]。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患处感觉障碍和末梢血管病变,导致患处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足部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危险的慢性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伤残率、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发生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药浴足预防糖尿病足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春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沙枣花中2种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I)和银椴苷(I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使用MTT法测定化合物I、I 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DAPI/Rh123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化合物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化合物I、I 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0μmol‐L-1化合物I、I 作用于Hela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30%、69.89%。结论:沙枣花中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和银椴苷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李娟;王锐;闫乾顺;李江;张逢源;姚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老年慢支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对社区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的分为28例社区护理干预组和28例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71.4%,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92.9%,社区护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是长期的,让患者能够更多的了解相关疾病知识,耐心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到治疗中,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陈晓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 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实验组S 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重视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记录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应准确掌握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确诊病例及时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自拟疏肝补肾汤加减和百乐胶囊和西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达97%。
作者:吴国芬;李万吉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