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及成效

申翠芸

关键词:静脉用药, 调配, 中心建设, 用药安全合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质量管理规范, 以质量为核心, 医院服务, 药学技术人员, 卫生行政部门, 临床用药, 药源性疾病, 国家卫生部, 中共中央, 治疗质量, 医学领域, 药物, 全面提升, 特性设计, 静脉输液
摘要:21世纪随着新药的大力开发,临床用药种类越来越多。药物的配伍越来越复杂,药源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安全输液的规范化合理化己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2010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其名称进行了规范,确定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PIVAS 是在GMP标准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的配置,提升静脉输液成品质量,促进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有效。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结合医院服务的现状以及医院的发展的需求,于2011年7月,我院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的验收以及州、省卫生行政部门认证。本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医院用药安全合理,全面提升临床治疗质量。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延伸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和总结延伸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法的临床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脏科收治的47例出院后的持伸性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对前后两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47例患者经过为期1年的出院后延伸护理均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护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开展延伸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护理意识和能力,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邓慧;孙水红;蒋旭晴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方法,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显效40例(58.82%),有效25例(36.76%),无效3例(4.42%),治疗总有效率为95.58%。50例(73.53%)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18例(26.47%)剖宫产,无产妇或胎儿死亡。结论:解痉镇静、降压及并发症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必要时可通过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以便更好确保母婴安全,在产科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喜辽妥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辽妥对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喜辽妥组与硫酸镁组二组,喜辽妥组40例,用喜辽妥外涂于静脉输液外渗的局部肿胀部位;硫酸镁组40例,用25%~33%硫酸镁湿敷于静脉输液外渗后的局部肿胀部位。结果2组治疗均可使静脉输液外渗的局部肿胀消退,且喜辽妥组效果优于硫酸镁组,2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外渗在儿科发生率很高,严重者出现局部剧痛甚至组织坏死,喜辽妥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简便易行,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石兵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蒙西医结合诊治流行性感冒的体会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属蒙医“温病”学里的“粘性”传染病范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春为多见的疾病。是流感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炎症,出现咽喉痛、发烧、咳嗽,重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的流行性传染病。

    作者:康其拉根巴根;孟树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肿瘤五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肿瘤五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病患150例为研究对象,病患平均年龄为45.5±10.5岁,其中卵巢良性肿瘤病患51例,卵巢恶性肿瘤60例,子宫肌瘤病患39例,另取51例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以上4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差异性存在,具有可比性。对病患C A125、C A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铁蛋白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果:卵巢癌病患的CA125、CA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铁蛋白指标检测率均高于其他三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利用五项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在根本上将癌症检测率加以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存在。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卵巢囊肿手术的4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不良情绪、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卵巢囊肿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健康教育中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对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冠心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冯淑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42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和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一般资料、主要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症状恢复的时间会随着病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延长。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占据的比例比较高,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年龄、症状、感染类型的患儿对应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做好疫情监测工作,不断加强疫苗接种的力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李会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小肠收缩及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对家兔小肠收缩及其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回肠法观察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其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麸炒薏苡仁对小肠收缩抑制作用强,具有明显的抑制小肠收缩作用。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体外唾液淀粉酶活力的作用无显著变化。结论:麸炒薏苡仁对小肠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华红;于生;崔小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外来器械集中管理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外来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1]。这类器械常在各个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使用,管理难度大,往往难以保证器械的质量,易发生交叉感染等潜在隐患。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 S310.1-2009中第4.1.2条: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 S310.2的规定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2]。我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自2010年3月以来将外来器械完全实行了集中管理。对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难点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并不断完善,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疏肝补肾汤加减和百乐胶囊治疗妇女围绝经期期综合征30例临床体会

    自拟疏肝补肾汤加减和百乐胶囊和西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达97%。

    作者:吴国芬;李万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椎管内麻醉中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预防椎管内麻醉中下腹部手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在手术开始切腹膜前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A组(0.1ug/kg),B组(0.2ug/kg),C组(0.3ug/kg),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输注舒芬太尼前(T1)、注药后3min(T2)、5min(T3)、10min(T4)时SBP、DBP、HR、RR和SpO2,记录三组患者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程度。结果三组术中使用舒芬太尼后, SBP、DBPC组和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R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SpO2C组和A组、B组比较有下降趋势(P<0.05);术中内脏牵拉反应A组1级有2例,2级有1例。结论0.2u g/k g舒芬太尼在预防椎管内麻醉中下腹部手术中牵拉反应时,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呼吸抑制,临床使用更安全有效。

    作者:冯金芳;潘巍;李再华;张会思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RMPP患儿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红霉素抗感染治疗,体温稳定后改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加用甲泼尼松龙(2m g/k g . d)静滴,体温稳定48h后改为泼尼松(2mg/kg.d)口服,疗程5-7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RMPP患儿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是有效、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施艳;伏如兵;李玉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β1-40及SOD活力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β的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Aβ水平高于。对照组,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β水平增高,Aβ可能会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通过降低SOD发挥神经毒性作用,促使alzheimer 病(AD)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国锋;胡敏;王艳;任碧琼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小儿大面积烧伤切痂植皮的手术配合

    针对小儿烧伤的特殊性,浅谈小儿大面积切痂植皮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

    作者:邹靖;李雪清;欧丽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磁共振机维护及维修探讨

    磁共振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中。医用磁共振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故障和损耗,为了确保医用磁共振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磁共振机的维护和维修。本文分析了磁共振机的维护策略和磁共振机的维修措施。

    作者:陆海松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雌三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雌三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取环前一周予雌三醇乳膏塞阴道、术前3小时阴道塞米索前列醇,术时用2%利多卡因5ml宫颈旁阻滞麻醉;对照组术前不给药。结果:观察组在软化、扩张宫颈,术中疼痛度度及取环成功率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雌三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改善宫颈条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取环成功率。

    作者:金惠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模拟精神应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干预

    目的:探讨精神应激事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机制及其药物防治。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辛伐他汀干预组(E组),高脂应激组(G组),设立高脂非应激对照组(D组),应激非高脂对照(H组)。用混合应激法对E、G、H组家兔致应激并监测血清ET-1、hsCRP、IL-6水平。13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染色分析斑块面积比。结果应激后,应激各组(E、G、H组)ET-1、hsCRP及IL-6水平较应激前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非应激对照组(D组),P<0.05。高脂应激组斑块面积百分比高于高脂非应激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斑块面积百分比低于高脂应激组(P<0.05);而与高脂非应激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心理应激可致血清ET-1、hsCRP、IL-6水平升高,并直接或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加速加剧;辛伐他汀可能作用于内皮细胞,发挥保护性作用,从而使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延缓或者使其程度减轻。

    作者:曾黎丽;杨庭树;李丹丹;冯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用药,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用药,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治愈为60%(30/50),显效为30.0%(15/50),有效为10.0%(5/50),总有效率为100.0%(50/50)。对照组治愈30%(15/50),显效40%(20/50)),有效6%(3/50),无效24%(12/50),总有效率76%(38/50)。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患者胃部不适,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好转。结论:阿奇霉素在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明显。

    作者:李素荣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因素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混乱有关[1]。它的主要监床表现是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廷长,不规则阴道流血,伴有腹块和白带增多,易导致不孕,若病程较长则易造成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2]。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舒适护理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手术带来的不适,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卫芳;王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