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锋;胡敏;王艳;任碧琼
小儿麻醉,手术,护理,一提到,大家的共同感受就是:“怕”!小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儿麻醉的诸多难点。如何让小儿在“不哭不闹,自觉自愿,主动配合”的情况下进入到手术间,这是摆在手术室工作人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以往的画面是这样的:患儿由家人陪伴等待在病人出入口处,医护准备妥当一切之后,要么注射安定类药,待其安静后抱入手术间;要么在患儿的哭闹声中强行带入,......后续的画面,大家都知道“困难重重”--可能在患儿的拼命挣扎中,静脉穿刺难度巨大,甚至多次失败;可能在给吸入麻药时,必须强行按压制动才能完成。这一按压动作,就医护而言,就是单纯的制动,但在患儿幼小的心灵里会是一个阴影;手术结束,麻醉复苏阶段,也是我们伤神,要体力的时候。麻醉复苏期患儿躁动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躁动患儿因躁动造成静脉输液外渗或滑脱,胃管滑脱,引流管滑脱,伤口出血等。为了保证患儿安全,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有时四,五个工作人员都无法有效制动,躁动的患儿拳打脚踢,撕咬抓踹,有的医生手被抓破了,有的挨了耳光,有的眼镜踢歪了。受点皮肉之苦,换来患儿安全也还值得;怕的就是各种管道被扯脱,这可是有性命之忧的啊!患儿声嘶力竭的不停哭喊,一脸鼻涕一脸泪水有时还有血迹,父母看着不心疼,心里会舒服?这样的场景,会孕育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肖艳;余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5例穿孔阑尾炎患者,均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成功率100%。V A S评分(4.1±2.3)分,72%患者使用止痛药,切口感染2例,占8%;住院时间(10.5±2.6)d。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价值高,是临床治疗穿孔阑尾炎无法替代的方法。
作者:卜庭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常常并发靶器官的损害,危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或生命。控制该病的关键是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实现自我约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健康教育路径是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得以实施[2]。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临床路径应用临床护理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指导护士有目的,有预见性对病人进行护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夏忠华;王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血液透析过程中,必须应用抗凝剂在常规的血液透析中通常用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于体内行肝素化。但部分患者如:损伤、外科手术、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凝血功能异常、脑出血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选择无肝素治疗[1]。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万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僻”。多年来,笔者对本病的证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略陈心得如下:一、远道取穴,避其锐气针刺治疗面瘫,疗效一般较好,但也有一部份患者疗效欠佳,迁延不愈。余在临证中,也曾走过弯路。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探索,体会到面瘫初期的治疗则是关键,涉及到疗效的好坏和预后的善恶。
作者:潘千里;雷少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MIPPO组(A组,n=39)和ORIF组(B组,n=30)两组。B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方案,A组则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方案。比对两组患者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结果、各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组平均踝关节评分为(93.5±1.5)分,优良率达到89.7%,明显高于B组的(84.3±2.1)分和50.0%,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程及愈合时长分别为(247.2±48.9)m l、(40.2±6.3)m i n和(14.8±1.2)周,明显优于B组的(307.7±52.4)m l、(70.4±9.9)m i n和(19.2±2.1)周,对比差异明显(P<0.05);术后,A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而B组钢板外露3例,愈合延迟及感染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方案,疗效显著,预后质量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齐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磁共振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中。医用磁共振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故障和损耗,为了确保医用磁共振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磁共振机的维护和维修。本文分析了磁共振机的维护策略和磁共振机的维修措施。
作者:陆海松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为了探讨我院针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所提出的舒适护理措施和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共计92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手段)和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每组均为46例。观察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min)、手术中出血量(ml)以及恶心和腹痛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恶心及腹痛发生率,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我院针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所提出并实施的舒适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可靠选择。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同时或相继受到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不同器官互相影响,加重损伤反应;伤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此,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果断、快速和有效。
作者:雷秀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在临床上,刺老苞根皮常以单味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等方式用于治疗骨折,疗效显著,通过阅读文献可知,历年来人们对老苞根皮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总黄酮、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方面[1,2]尤其是刺老苞根皮黄酮对骨科疾病的临床实验和药理研究。
作者:潘航;袁德培;陈龙全;曾卫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收入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优质护理组。结果两组在护理满意度、SS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能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勤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2013年到本院妇科就诊的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及鉴定,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程度测定。结果:62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为2538例,阳性率40.73%;解脲脲支原体(Uu)、混合感染(Uu﹢ Mh)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30.63%、8.47%和1.62%。感染主要以U u为主,其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9%、6.7%、8.3%;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3.2%;U u﹢ 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1.4%、13.4%;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较高,分别99.2%、94.7%;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5.9%、8.9%;而对环脂红霉素耐药率高89.1%。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Uu或Mh单纯感染。结论: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Uu﹢ Mh,Mh;Uu、Uu﹢ Mh、Mh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控制耐药发生。
作者:蒋瑜采;严提珍;韦兴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仍无统一标准。我院2006~2014年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治疗9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佰卓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基础上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诊治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3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65例,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对照组197例,单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比2组的热程、临床症状、病毒学检验、住院天数等,从而评价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5.18±2.66)d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7.82±4.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2小时内的治愈率(35.8% vs 17.8%)和疾病缓解率(93.9% vs 71.1%)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国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提高门诊儿科输液室药物所致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发生的8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结果:85抢救成功无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提高抢救成功率必须提高护士对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和熟练掌握急救方法,出现后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佳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8月2013年8月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96例患儿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以及细心地护理,其病情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缩短了病程,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结论:患支气管肺炎的儿童,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婴幼儿则应该加强保暖,当季节发生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着凉。
作者:马变子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是医院手术治疗的重要运作部门,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护患满意度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手术室所产生的效率和流程化,受到医院和管理工作者的日益重视,护理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是护理专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手术室护士在繁忙和高压力的工作下,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护士的工作潜能,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每日工作。
作者:余波;肖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以常规治疗方式及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以常规治疗方式及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给予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帕孜来提?卡斯木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气道狭窄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憋气等,狭窄严重者随时可发生窒息死亡[1],需紧急处理。此时快速解决气道的急性梗阻是治疗的关键措施。此类患者多为老年人、气道阻塞明显、心肺功能差且气道阻塞原因尚未明确,限制了外科手术切除的应用。随着呼吸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纤支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如氩等离子凝固术、冷冻、电刀、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气道病的重要手段。2013年03月-2014年04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例严重气管狭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支镜介入治疗的严重气道狭窄,通过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治疗前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治疗中积极配合和治疗后密切观察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俭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