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马变子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 肺炎,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佳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8月2013年8月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96例患儿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以及细心地护理,其病情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缩短了病程,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结论:患支气管肺炎的儿童,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婴幼儿则应该加强保暖,当季节发生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着凉。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25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收入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优质护理组。结果两组在护理满意度、SS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能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勤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原发性高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常常并发靶器官的损害,危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或生命。控制该病的关键是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实现自我约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健康教育路径是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得以实施[2]。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临床路径应用临床护理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指导护士有目的,有预见性对病人进行护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夏忠华;王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记录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应准确掌握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确诊病例及时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食管癌放射治疗CT模拟和常规模拟定位的对比

    目的:分析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C T模拟和常规模拟定位的优点以及缺点。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患者8例,对其同时实施C T模拟定位以及常规模拟定位,照射野长度为病灶上下扩大3c m。常规模拟定位的模拟野宽为前野6c m,后斜野5c m;C T模拟定位的模拟野宽为肿瘤区的大外径扩大10m m。对比分析两种定位方法的靶区、照射野大小以及剂量分布方面的差异。结果:采用C T模拟定位方式时,8例患者的大体肿瘤区均被90%等剂量线包括,常规模拟定位时只有1例;脊髓部位受到的大受照剂量低于75%的CT模拟定位方式中有1例,常规模拟定位方式有5例。采用CT模拟定位方式患者的照射野大小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模拟定位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 T模拟定位方式时,患者的肿瘤外侵范围显示更充分,但确定病灶长度时明显不如常规模拟定位方式效果好,采用CT定位方式时可以常规食管吞钡X射线片。

    作者:蔡育欣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咳嗽和气喘缓解时间、肺部‐音和胸 X 线片阴影消失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咳嗽和气喘缓解时间、肺部‐音和胸 X 线片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咳嗽和气喘缓解时间、肺部‐音和胸 X 线片阴影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 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实验组S 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重视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以常规治疗方式及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以常规治疗方式及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给予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帕孜来提?卡斯木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积分制在手术室绩效薪酬应用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是医院手术治疗的重要运作部门,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护患满意度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手术室所产生的效率和流程化,受到医院和管理工作者的日益重视,护理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是护理专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手术室护士在繁忙和高压力的工作下,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护士的工作潜能,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每日工作。

    作者:余波;肖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定位抢救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定位抢救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及其作用。方法:通过2011年10月—2012年10期间我科实施定位抢救法的临床实践,和前年我科抢救成功率作对比。结果:开展定位抢救法后急诊团队合作满意度及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结论:医护抢救过程中有合理分工,配合准确熟练,加快护士的成长,使护理人员提高了抢救患者时的整体感及责任感,能充分发挥各层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整体提高急救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唐霞;杨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及成效

    21世纪随着新药的大力开发,临床用药种类越来越多。药物的配伍越来越复杂,药源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安全输液的规范化合理化己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2010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其名称进行了规范,确定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PIVAS 是在GMP标准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的配置,提升静脉输液成品质量,促进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有效。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结合医院服务的现状以及医院的发展的需求,于2011年7月,我院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的验收以及州、省卫生行政部门认证。本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医院用药安全合理,全面提升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申翠芸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护理要点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要点,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到病房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中正确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史文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RMPP患儿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红霉素抗感染治疗,体温稳定后改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加用甲泼尼松龙(2m g/k g . d)静滴,体温稳定48h后改为泼尼松(2mg/kg.d)口服,疗程5-7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RMPP患儿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是有效、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施艳;伏如兵;李玉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轻度不适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不适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促进恢复。

    作者:赵小琴;黄咏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一直以来,很多临床医学者致力于研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活动耐量不断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提出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的进展资料,现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俞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6232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2013年到本院妇科就诊的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及鉴定,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程度测定。结果:62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为2538例,阳性率40.73%;解脲脲支原体(Uu)、混合感染(Uu﹢ Mh)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30.63%、8.47%和1.62%。感染主要以U u为主,其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9%、6.7%、8.3%;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3.2%;U u﹢ 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1.4%、13.4%;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较高,分别99.2%、94.7%;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5.9%、8.9%;而对环脂红霉素耐药率高89.1%。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Uu或Mh单纯感染。结论: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Uu﹢ Mh,Mh;Uu、Uu﹢ Mh、Mh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控制耐药发生。

    作者:蒋瑜采;严提珍;韦兴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

    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的重要性、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措施等问题,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广泛开展。

    作者:李岚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小儿大面积烧伤切痂植皮的手术配合

    针对小儿烧伤的特殊性,浅谈小儿大面积切痂植皮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

    作者:邹靖;李雪清;欧丽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排粪造影技术在直肠前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的X线排粪造影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探讨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技术纳入研究。结论:X线排粪造影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X线排粪造影更加符合排粪的生理力学,对显示主要矛盾即直肠前突为准确,同时对力学相关性强的一些肠并发症也显示很好。

    作者:王园园;朱岩;宋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方法,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显效40例(58.82%),有效25例(36.76%),无效3例(4.42%),治疗总有效率为95.58%。50例(73.53%)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18例(26.47%)剖宫产,无产妇或胎儿死亡。结论:解痉镇静、降压及并发症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必要时可通过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以便更好确保母婴安全,在产科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减少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手术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术后立即直肠放置稀释后米索前列醇片400u g,对照组100例,术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243﹢-52ml,与对照组323ml﹢-6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在常规使用缩宫素同时,采用米索前列醇片400ug溶于5ml盐水中,注射器直肠给药,减少产后出血量临床效果好,且给药方便、安全、价廉。

    作者:裴秀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