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施艳;伏如兵;李玉书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RMPP患儿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红霉素抗感染治疗,体温稳定后改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加用甲泼尼松龙(2m g/k g . d)静滴,体温稳定48h后改为泼尼松(2mg/kg.d)口服,疗程5-7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RMPP患儿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是有效、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一直以来,很多临床医学者致力于研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活动耐量不断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提出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的进展资料,现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俞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PDCA循环法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颈椎骨折患者6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对颈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修正护理计划,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达到持续改进。结果:6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5岁,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d。结论: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雪莲;黄升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在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施救下解决呼吸道阻塞,有效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6232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2013年到本院妇科就诊的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及鉴定,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程度测定。结果:62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为2538例,阳性率40.73%;解脲脲支原体(Uu)、混合感染(Uu﹢ Mh)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30.63%、8.47%和1.62%。感染主要以U u为主,其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9%、6.7%、8.3%;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3.2%;U u﹢ 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1.4%、13.4%;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较高,分别99.2%、94.7%;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5.9%、8.9%;而对环脂红霉素耐药率高89.1%。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Uu或Mh单纯感染。结论: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Uu﹢ Mh,Mh;Uu、Uu﹢ Mh、Mh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控制耐药发生。

    作者:蒋瑜采;严提珍;韦兴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沙棘对血液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民间传统草药沙棘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现代的临床药理研究发现沙棘对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及血小板系统均有促进造血活性作用,并有增强血液免疫功能、抗辐射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雌三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雌三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取环前一周予雌三醇乳膏塞阴道、术前3小时阴道塞米索前列醇,术时用2%利多卡因5ml宫颈旁阻滞麻醉;对照组术前不给药。结果:观察组在软化、扩张宫颈,术中疼痛度度及取环成功率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雌三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改善宫颈条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取环成功率。

    作者:金惠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探析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将45例髋部单侧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患侧作为研究组,而健侧作为对照组,皆予以骨密度测定,总结分析髋部骨折同骨质疏松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按照年龄分段对比可知,年龄越高则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P<0.05),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存有显著正相关(r=0.427, 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发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应加强重视。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70例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及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和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干预组护理后33例依从性好,2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94.29%;对照组护理后25例依从性好,10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71.43%,两组间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后显效4例,有效25例,无效6例。两组护理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克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5例穿孔阑尾炎患者,均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成功率100%。V A S评分(4.1±2.3)分,72%患者使用止痛药,切口感染2例,占8%;住院时间(10.5±2.6)d。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阑尾炎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价值高,是临床治疗穿孔阑尾炎无法替代的方法。

    作者:卜庭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9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佳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8月2013年8月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96例患儿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以及细心地护理,其病情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缩短了病程,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结论:患支气管肺炎的儿童,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婴幼儿则应该加强保暖,当季节发生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着凉。

    作者:马变子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糖尿病人中药浴足的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系统损害[1]。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患处感觉障碍和末梢血管病变,导致患处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足部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危险的慢性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伤残率、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发生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药浴足预防糖尿病足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春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紫苏的药理活性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概述紫苏植物的生理活性,资源利用状况的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紫苏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利用与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作者:顾瑶华;巢为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嗜病血细胞综合征病例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

    嗜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是临床上一种罕见和常危及生命的以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syndrome. SIRS)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外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1]。

    作者:蒋漫琦;张永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静脉给药是小儿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儿天性好动,血管偏细,又不能配合治疗,给护士静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静脉留置针是一项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现已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我科运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在我科应用情况及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治进展

    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升高,其防治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DHF的中医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朱颖亮;郭宏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

    随着院前急救的发展,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伤后至院时间及伤后首次CT时间缩短,首次CT扫描可能不能显示还未稳定的外伤后损害。以往对患者的颅脑创伤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头部CT及意识状态,由于伤后就诊时间缩短,患者入院后出现进展性脑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就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已不能准确反映患者实际损伤程度,不能准确反映患者预后[1]。近年研究发现,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因此,不能依赖首次C T扫描结果,作结论性诊断[2]。近期文献报道了颅脑外伤后患者凝血-纤溶指标改变,显示这些指标不仅在早期评价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及远期预后中有益,而且可以预测迟发性进展性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有利于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降低迟发进展性损害所致风险。本文就颅脑外伤后凝血-纤溶指标变化机理,其对患者预后评估及目前针对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不全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李先志;吴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和胸疼,并具有季节性及地理环境差异日趋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重视的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

    作者:黄色音宝音;永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肠道菌群失调与UC以及益生菌的治疗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刘凯;刘梅;赵亚玲;熊晶晶;丁臻博;黄永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抵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后氯吡格雷抵抗情况。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收入行PCI治疗术后抵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PCI术后未抵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服药5d后在ALT、hs-CRP比较;治疗后在T n I、C K-M B升高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P C I术后抵抗与微栓塞有密切关系,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高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标识管理在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体检中心进行科学规范的标识管理,提高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2012年度体检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投诉差错发生原因,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的标识设计理念进行标识管理。结果:在体检中心进行规范科学的标识管理,将2010-2012年与2013年投诉差错数据及体检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错投诉明显减少,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标识管理在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做到了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导向,满足了客户需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慧雯;池煜霞;吴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