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特点及形成机理的探讨

邓伟哲;顾伟;程彬彬;韩洁;岳小强;翟笑枫;凌昌全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舌下络脉,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法
摘要: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结果: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下静脉出现明显形态学和颜色改变;光镜见异常组织学变化.而SO组大鼠肉眼及光镜舌下络脉均未见明显变化.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阳性表达,微血管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可出现舌下络脉的异常改变;此过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附子提取物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恶性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作为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疗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化学药物非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导致的对正常细胞及脏器功能损害,且有诱发继发性肿瘤的危险,仍无法避免[1、2].

    作者:陈佩珏;曾升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药对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模型伊文斯蓝表达的影响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的常见证候,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舌紫、唇暗、脉涩等,多是通过望、闻、问、切、舌象、脉象的变化规律来反映血瘀证的血瘀程度,并取得一定成果.

    作者:宋崇顺;任映;尹军祥;时晶;田金洲;王永炎;孙海芸;杨金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参注射液促心肌梗塞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丹参注射液对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通过观察其对相关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促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

    作者:王振涛;岳晗;韩丽华;朱明军;张淑娟;曹生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理学格物致知对后期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医学由于关系到生命的特殊性,在自然科学诸门类中发生较早.而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体生命又是异常复杂的,需要各个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还未发生,或尚处于早期阶段,不能给医学以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姚春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宗气理论的研究进程与思考

    通过对宗气理论研究进程的考察,提出宗气理论的研究进程经历了形成、发展、充实、深入发展四个阶段,并由此指出以宗气理论研究为代表的中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1)人身诸气的理论研究脱节;(2)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3)治法方药的研究与中医理论的脱节.

    作者:王九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阳复脉、益气活血中药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教学医及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作者:刘如秀;刘金凤;刘志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胰的位置、形态及功能的中医理论浅释

    1胰的位置、形态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包含西医学的脾和胰脏,早在《难经》中即已指出胰脏的初名称、形态及其功能.

    作者:戴小良;刘小雨;王行宽;李国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李振华论脾胃气虚导致慢性胃痛的病机与证治

    李振华系河南名老中医,他在多年的医教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尤对脾胃气虚导致慢性胃痛的诊治独具特色,现将其论述如下.

    作者:郭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A5、C3基因多态性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血脂浓度的影响

    载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的蛋白质成分,是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核心组分,其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脂代谢的重要遗传因素.

    作者:赵丹丹;金红;宋剑南;陈冰;牛晓红;杨惠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参麦注射液源自古方生脉散,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损伤的DNA合成、加速心肌修复及改善心肌缺氧、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作者:李建东;温晓竞;陈彦静;陈立锋;黄启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补肾降压方对高血压病肾精亏虚、痰瘀互结证作用机理的研究

    1一般资料及分组本课题97例高血压病患者均来自广州荔湾区中医医院及广州市中医医院,补肾降压水煎剂组67例,对照组30例,住院病例不少于2/3.根据诊断标准、纳入病例标准、排除病例标准进行选择,符合条件者入选.针对2003年12月~2006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李俐;唐东晖;梁志敏;刘颖;薛庆海;韩学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特点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80%发病于35岁~50岁的人群,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通常把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称为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表现、西医诊治及中医证型等方面都有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不同的特点.我们对老年期发病的RA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发病年龄在20岁~56岁的中青年类风湿关节炎(MRA)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EORA的临床特征.

    作者:马立新;刘凤芹;张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肺癌细胞PG、PAa对重组基底膜侵袭及榄香烯、PDGF-AB、TGF-β1对其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PG、Paa细胞株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细胞PG、入低转移性肺腺癌细胞Paa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教研室提供.

    作者:李道睿;吴皓;于明薇;裴迎霞;张培彤;林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欣力胶囊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改善大鼠心力衰竭

    1材料欣力胶囊主要包括黄芪、丹参、泽泻、葶苈子、炙附子等6味中药材,每克胶囊制剂相当于生药量5.8g,由山东药检所制备.Wistar大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高效液相仪为德国沃特斯公司产品,放免试剂盒为北京德益公司产品.

    作者:宋晓东;辛颖;刘哲;王虎;张芊;张禅那;惠汝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异位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大鼠EMT动物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实险组每日以每ml含生药3.25g的中药溶液按26g/kg/d灌胃,连续用药1个月后观察异位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小于实验组(P<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异位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异位组织增殖.

    作者:余晓辉;何珍;张雯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参麻益智胶囊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参麻益智胶囊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学习记忆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到5d~7d细胞之间突触连接成网状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给予参麻益智胶囊含药血清,并与吡拉西坦组对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Fluo-3染色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荧光值来测定游离钙离子动态变化.结果:参麻益智胶囊可以降低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含量.结论:参麻益智胶囊可以改善实验动物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其机理与抑制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拮抗钙超载有关.

    作者:罗增刚;周文泉;李瑞午;张金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特点及形成机理的探讨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结果: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下静脉出现明显形态学和颜色改变;光镜见异常组织学变化.而SO组大鼠肉眼及光镜舌下络脉均未见明显变化.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阳性表达,微血管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可出现舌下络脉的异常改变;此过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邓伟哲;顾伟;程彬彬;韩洁;岳小强;翟笑枫;凌昌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舌诊、脉诊信息在中医证候判识中的作用与意义

    1 一般资料本研究针对355例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1]患者(均经B超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病例临床资料来自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门诊135例和住院部159例,曙光医院住院29例,普陀区中心医院住院32例.

    作者:张琴;王磊;都广礼;邱宏;刘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n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迄今原因未明,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振彬;杜志峰;杨志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启膈散及其拆方抑制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作用的机理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启膈散及其拆方在体内的作用,我们运用裸鼠荷瘤动物模型,对启膈散及其拆方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PLC-γ1蛋白表达进行了观察.

    作者:司富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