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远均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142-3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患者中RA活动期患者、骨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并提取总RNAs;运用茎环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42-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及OA组比较,RA患者PBMC中miR-142-3p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而OA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其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RA患者PBMC中miR-142-3p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r=0.646,P<0.01),而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无相关性.结论 miR-142-3p在RA患者PBMC中的表达增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机制.
作者:赵涌;靳慧芳;韦利强;彭梦乐;朱涛;秦东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衢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比例法对2 364株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的耐药性检测,用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菌种.利用基因芯片对分离到的NTM作进一步菌种鉴定.结果 2 364株菌株初步鉴定为NTM的有99株,分离率为4.19%,NTM的分离率从2011年的1.89%上升到2014年的6.33%;基因芯片对NTM菌种分型,有6株是结核分枝杆菌,93株为NTM;排名前三的NTM分别是胞内分枝杆菌49株(52.69%)、鸟分枝杆菌20株(21.51%)、龟-脓肿分枝杆菌14株(15.05%);NTM对常见的6种抗结核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高的为异烟肼,达到了100.00%,低的卡那霉素也高达70.97%.结论 衢州地区NTM以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肿分枝杆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菌种和药敏结果选择NTM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旭良;徐礼锋;祝进;柳正卫;潘爱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焙烤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方法.方法 焙烤食品中的富马酸二甲酯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后,用冷冻离心机离心,旋转蒸发仪浓缩,再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以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 富马酸二甲酯浓度为0.02 μg/ml ~ 5.0 μg/ml时,浓度和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071x-0.044 18,相关系数(r)为0.999 99,检出限为0.012 mg/kg,加标回收率为62.0% ~ 9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 ~5.0%.结论 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分析的要求,且操作简便,为焙烤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检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作者:单美娜;李伟;陈志民;蒲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评估不同实验条件下NanoCeram-PEG富集法对水中诺如病毒(NV)的富集效果,以获得较优的富集方法.方法 构建诺如病毒阳性标准质粒,以此为模板,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绘制病毒定量标准曲线;将含诺如病毒粪便悬液加入纯净水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经富集操作,富集液经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绝对定量并计算终回收率,从而确定优富集方法.结果 通过病毒定量标准曲线确定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水中诺如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copy/μl.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洗脱液pH值、洗脱速度和PEG浓度3个因素对终病毒回收率的影响,终确定在洗脱液流速为300 ml/min,洗脱液pH值为9.5,PEG6000浓度为13%的条件下病毒回收率高,达到26.55%.结论 证明NanoCeram-PEG富集法具有较好的病毒回收率,加以发展将为水源性诺如病毒疫情的溯源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冯微宏;肖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及临床实用性,为临床中小型实验室选择合适的临床检测方法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同时进行以绿蝇短膜虫为基质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检测结果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IFA、IBT、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7.8%、84.4%、82.2%.以IIFA为参考方法算得IBT、ELISA与IIF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95.7%、97.1%.结论 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阳性符合率均在95%以上,此2种方法无需荧光显微镜,且结果更易判读,因此对于没有荧光显微镜的临床中小型实验室,同样可以选择免疫印迹法或酶联免疫法进行抗dsDNA抗体的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作者:茹金城;单平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讨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3月,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RDW和常用心肌标志物(NT-proBNP、TnI、CK-MB),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组RDW值[(14.86±2.73)%]明显高于健康组[(12.8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RDW与NT-proBNP呈线性正相关(r=0.534,P<0.05);与TnI和CK-MB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另外,RDW值预测心肌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4 (95%CI: 0.827 ~0.940)(P<0.05),临界值为13.5%,对应的预测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89.0%.结论 RDW作为血细胞检验的常规参数,方便而廉价,能较好地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是其他心肌标志物的有力补充.
作者:徐宏;陈岳明;张卫英;项国谦;王贤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大鼠视神经夹挫伤后视神经和视网膜节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视神经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球后视神经夹挫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1d、7d、14d处死,通过HE染色观察视神经组织以及视网膜RGCs的变化,Western bolt方法监测TLR4和NF-κB在视神经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观察Myd88抑制肽抑制该信号转导途径后的相应变化.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RGCs数量随着损伤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减少,给予Myd88抑制剂治疗后能够明显缓解视神经损伤导致的RGCs数量减少(P <0.05);TRLA表达伤后第1d即显著增加,并在14 d后达到高点;NF-κB的表达在损伤后7d没有明显变化,14 d表达明显增加,而给予Myd88抑制剂治疗后,能够明显减少视神经损伤后TLR4和NF-κB的表达.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TLR4/NF-κB信号途径参与了视网膜节细胞的凋亡过程,抑制该信号转导途径能够有效地缓解损伤后视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杨澎;赵尚峰;康军;张家亮;孙思;傅继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丙酸和氯乙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法.方法 溶剂解吸型硅胶管采样,去离子水解吸,电导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丙酸和氯乙酸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分离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 μg/ml ~ 10.0 μg/ml和0.0μg/ml~12.4 μg/ml,相关系数为0.999 6和0.999 5,检出限为0.025 μg/ml和0.024 μg/ml,2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均接近100%,相对标准偏差均<1%.结论 淋洗液自动发生-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丙酸和氯乙酸的方法,符合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的要求,在职业卫生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爱军;秦彩明;陈杵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化学发光法测定蜘蛛香中香叶木素的新方法.方法 在纳米银参与的碱性介质中,高锰酸钾-鲁米诺-香叶木素体系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反应且发光强度与香叶木素的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香叶木素的含量.结果 在鲁米诺、NaOH、纳米银、KMnO4溶液浓度分别为8.0 ×10-7 mol/L、0.05 mol/L、5.0×10-6mol/L、3.0×10-5mol/L的佳条件下,香叶木素的线性范围为5.0×10-9 g/ml~ 5.0×10-7 g/ml,r =0.998 7,对1.0×10-7g/ml香叶木素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8%,检出限为1.8×10-9 g/ml,提出了化学发光反应可能的机理.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蜘蛛香中香叶木素的测定.
作者:李丽;周红暇;刘焱;王科玲;左学红;王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八极杆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ORS-ICP-MS)同时测定尿中56种元素的方法.方法 尿样经2%硝酸稀释10倍后,用0.1%的乙醇作基体匹配剂,用八极杆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砷、汞、镉、铬等56种元素含量.结果 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1μg/L ~0.200 μg/L;线性良好,56种元素的相关系数均>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 105%,相对标准偏差<5%.对尿中有毒元素标准物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果令人满意,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临床大批尿液样本中多种元素测定的需求.
作者:张钦龙;高舸;刘亚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沙门菌9种MFS外排泵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4月-2014年8月温州地区176株沙门菌,用PCR方法检测9种外排泵基因(emrB3、emrB5、emrD1、emrD3、emrK、tetB、floR、yieO、yebQ)并测序,进行NCBI基因数据库检索,同时测定菌株的MIC值.结果 176株沙门菌中9种MFS外排泵耐药基因均能检出,每株沙门菌中均检测到了2种~8种基因.药敏试验显示176株沙门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所有菌株都呈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的耐药.结论 沙门菌中MFS外排泵耐药性相关基因携带率高,或许是沙门菌高度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沙门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建议加强对生畜禽类沙门菌的监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防止耐药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暴发流行.
作者:钭慧芬;张宏钗;朱传新;郑文力;李毅;吴矛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趋势和耐药谱.为指导抗生素在人类临床和动物饲养中的合理应用,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重要的参考性数据.方法 根据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9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苯唑西林、四环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2.4%、10.1%、6.3%、6.3%、2.5%,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全部敏感.有3株菌3种抗生素耐药;8株菌2种抗生素耐药;65株菌1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吉林省市售食品中检出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存在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性监测,以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作者:李顺姬;刘桂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快速酸浸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微量铅、镉、铬的方法.方法 血样加5%硝酸后采用振荡、高速离心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以2%磷酸二氢铵与0.2%硝酸镁混合液为基改剂,塞曼扣背景及标准加入法对样品中的微量铅、镉、铬进行测定.结果 铅、镉和铬分别在5μg/L~ 60 μg/L、0.5μg/L~6μg/L和2μg/L~20μ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RSD为2.31% ~5.29%,回收率为95.3% ~ 104.0%.采用本法对美国Wisconsin State Laboratory of Hygiene全球血铅比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所测结果均在标准参考值内.结论 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环保、准确的优点,适合批量同时分析全血中铅、镉、铬.
作者:汪娌娜;王立;高志杰;林姗姗;郑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干化学法)、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及OlympusCX21显微镜镜检法(简称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 690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UF1000-i、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RBC)的阳性率分别为29.70%、25.03%和22.84%,检测尿液白细胞(WBC)的阳性率分别为27.04%、26.39%和24.08%.与镜检法结果比较,干化学法、UF1000-i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干化学法与UF1000-i不能完全取代镜检法,要根据临床诊断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丁爱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1例轻度CHB患者、18例中度CHB患者、17例重度CHB患者和3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HMGB1含量,同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ALB水平.结果 HBeAg阴性CHB患者的HMGB1、ALT、AST、TBIL明显升高.轻度、中度和重度CHB患者肝功能指标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重度CHB患者高于轻度和中度CHB患者,中度CHB患者高于轻度CHB患者.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LT、AST和TBIL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6、0.502、0.635,P<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631,P<0.05).结论 血清HMGB1含量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许水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肥胖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及体检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 =60例)、单纯肥胖组(n=58例)、肥胖合并MS组(n=62例).测定各组血压、身高、体重、腰围、FFA、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胰岛素浓度,分析FFA与MS的相关性.结果 空腹状态下,MS组患者FFA浓度为(0.75-0.20) mmol/L,显著高于肥胖组(0.42-0.12) mmol/L,且均高于正常组(0.28±0.1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肥胖组及肥胖合并MS组患者INS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MS组患者INS浓度低于肥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葡萄糖2h后,单纯肥胖组及肥胖合并MS组患者INS浓度仍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FFA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临床上及时检测肥胖患者血清中FFA浓度,可为预防MS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刘风华;胡琼;王李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Cys-C、IgA、BUN、Cr水平较对照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46、4.332、17.541、19.834,P<0.05);观察组患儿不同病期血清中Cys-C、IgA、BUN和Cr的含量呈递增趋势,血清Cys-C的相关性较其他项目更好.结论 Cys-C检测对早期发现肾损伤,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2011年-2013年H3 N2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和HA1基因特性.方法 收集陕西省全省18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监测资料和12家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用RT-PCR方法对部分H3N2流感病毒进行HA1基因序列扩增,利用生物软件对序列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陕西省2011年-2012年H3N2为非流行优势株,占流感病毒阳性的17.38%,流行高峰为2月-3月;2012年-2013年H3N2为陕西省的流行优势株,占流感病毒阳性的56.61%,流行高峰时间为11月-次年2月.通过测序得到的各标本HA1序列为987 bp,编码329个氨基酸(aa),2年间分别有1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其中在4个位点出现变异发生在HA1抗原决定簇,2年共增加了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HA1的受体结合位点和二硫键比较稳定,2年间未发生变化.结论 2012年-2013年陕西省H3N2型流感病毒为流行的优势毒株,相对于国际疫苗株,已经出现了抗原漂移.
作者:马萍;许晶;张蕾;史伟;李慎;王敬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五步蛇咬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出凝血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136例五步蛇咬伤患者未治疗前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按照咬伤后就诊不同时间段分为蛇伤A组、蛇伤B组和蛇伤C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五步蛇咬伤患者D-Dimer、PT、APTT、TT显著高于对照组,PLT、FI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蛇伤A组PLT、FIB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Dimer、PT、APTT、T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蛇伤B组、蛇伤C组分别与对照组、蛇伤A组相比,PT、APTT、TT、D-Dimer显著升高,FIB、PL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蛇咬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凝血功能状态,临床上应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进行动态全面的凝血功能检测.
作者:洪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县级3类医疗机构污水排放的处理情况,为污水直排问题提供依据,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2014年共采集3类医疗机构排放废水160份.根据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中的方法,分析水中微生物和理化共11项指标.结果 2013年-2014年保康县3类医疗机构废水的总合格率为33.75%,其中县级医疗机构的合格率为62.5%,私立医院的合格率为81.5%,乡镇卫生院的合格率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8,P<0.01).不合格项中以余氯和粪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低,分别为23.8%、26.2%.结论 保康县医疗机构废水的合格率低,其中乡镇卫生院所排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超标严重.主要原因是消毒设施不全或设备没有运转,应该加大监督监测的力度.
作者:丁远均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