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徐笑红;张敏
目的 探索建立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后的留样复测方法.方法 从工作场所采集的空气样品经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检测后,剩余的解吸气体按照第1次采样时的方向,在10 ml/min的低流量条件下重新模拟采样吸附到原来的吸附炭管中,然后采用与第1次测定时同样的实验方法和条件进行第2次解吸测定.结果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芳香烃化合物第2次的解吸效率接近第1次的解吸效率;当留样比例超过50%时,第2次测定的结果与第1次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的时间内二次解吸效率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7%(n=6).结论 本法简单、快捷,不增加任何耗材,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芳香烃类化合物测定后的留样复测.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乳及乳制品因其营养全面、消化率高等特点,现已成为人们的重要营养食品之一,其质量及安全性倍受关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在低浓度下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小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1],使用范围日趋广泛,其中不乏乳及乳制品.我国近几年的调查情况显示,无论生鲜奶还是市售消毒奶,抗生素残留情况均较严重,乳中常见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磺胺类及四环素类等[2].
作者:袁芝琼;申元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等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61名脂肪肝患者的体检资料,并与122名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脂肪肝患者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指标中,脂肪肝患者总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患者组血清AST与ALT之间、TBIL与DBIL之间分别呈明显正相关(P<0.05);HDL与ALT、AST、DBIL、ALP、γ-GGT之间分别呈明显负相关(P<0.05);TG与其他各指标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高水平TG和低水平HDL是脂肪肝发生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脂肪肝患者虽然大多组无自觉症状,但其肝功能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改变与HDL的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张秀芝;刘晓丽;李宁宁;亢春彦;陈洁;张进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实时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淋球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4例疑似淋球菌感染患者的生殖道拭子分别进行SAT、PCR法及培养法检测,同时对其尿液标本进行SAT检测.分别对生殖道拭子和尿液标本SAT检测结果与生殖道拭子PCR法和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4例疑似患者拭子标本中,SAT法检出阳性90例,高于培养法而略低于PCR法,但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患者拭子标本SAT检测阳性而尿液标本检测为阴性,符合率为98.53%,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淋球菌培养为金标准,SAT检测拭子标本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1.94%;SAT检测尿液的敏感度为98.77%,特异度为94.31%.结论 SAT技术检测拭子及尿液标本中的淋球菌与生殖道拭子PCR法和培养法效果相当,且尿液标本SAT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采样方法有望替代生殖道拭子标本检测.
作者:钟春燕;章小花;裘新民;陈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基因芯片法和培养法在细菌性痢疾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脓血黏液便,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108例患者中,基因芯片法检测出痢疾杆菌37例,沙门菌13例,大肠埃希菌2例,病原菌检出率为48.1%;培养法检测出痢疾杆菌24例,沙门菌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26.9%;基因芯片法和培养法对病原菌、痢疾杆菌、沙门菌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法患者的基因芯片法均为阳性.培养法平均检测时间为48 h~72 h,基因芯片法平均检测时间为4.5h.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对细菌性痢疾病原菌的检出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可替代传统的培养法,在细菌性痢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俊钢;靳晓利;张国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并选择同期的非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多项功能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患者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组患者甘油三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游离脂肪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质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臀比、收缩压、甘油三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和射血分数与游离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游离脂肪酸对于高血压病的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胜奎;周俊;丁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2012年-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同源性和耐药情况.方法 按GB4789.30-2010方法分离鉴定菌株,按照标准化的Lm-PFGE方法对分离到的1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药敏试验采用K-B法和E-test法.结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9.85%,耐药率为46.15%,主要耐药的抗生素有环丙沙星、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和头孢噻肟,并出现了多重耐药株.1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PFGE分成了6个型别,以GX6A16.CN0004为主要带型(7株),占总菌株数的53.85%.结论 本城区2012年-2013年部分食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GX6A16.CN0004基因型为优势菌,2013年出现新的基因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加强对新型基因型的监测和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管理.
作者:霍哲;徐俊;高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系统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血清中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其感染病原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选患儿共12 042例,感染阳性4 622例,阳性率为38.38%;总体阳性项目数5 509项,总检出率为45.75%.阳性率高的前5种病原体分别为MP (34.16%)、RSV (5.95%)、ADV(2.8%)、PIV(1.43%)、FluB(0.73%).MP、FluB和PIV的阳性率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OX病原体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病原体的感染呈季节性分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SV和AD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MP、FluB和PIV感染阳性率女童高于男童,并且大多病原体感染均具有年龄和季节分布的特点.
作者:邱胜丰;葛高霞;张宪伟;张美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蜂蜜中咖啡因的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N-丙基乙二胺(PSA)、C18、石墨炭黑粉(GCB)净化后,用离子液体[Omim][PF6]做萃取剂,甲醇做分散剂,通过超声、离心、对目标物进行富集,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测定,同时对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的选择及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 在优条件下,咖啡因的富集倍数达到120倍,检出限为0.2 μg/L,线性范围为1μg/L ~ 500 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1% ~10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 ~3.7%.结论 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萃取效率高、有机溶剂消耗少等特点.建立的方法能成功用于蜂蜜中咖啡因的测定.
作者:于玲;董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初步掌握山东省矿泉水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并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FGE指纹图谱,为卫生监督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矿泉水进行检验,利用PFGE分型技术对2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全基因组分析,用限制性内切酶SpeⅠ切割,PFGE技术建立PFGE指纹图谱,用BioNumeicsV 5.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所有水样中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3种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的合格率为56.60%.26株菌的PFGE图谱的相似度为65% ~ 100%,经聚类分析得到12种PFGE基因指纹图谱.其中K有6株菌相似度为100%,为三地市铜绿假单胞菌的优势型别.结论 山东省部分地区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严重,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卫生监督机制.
作者:王爽;侯配斌;刘静;李文;董海燕;毕振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测定DBP和DEHP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迁移量,研究温度、时间、塑料包装材质、食物模拟物特性等因素对PAEs迁移的影响.方法 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塑料容器中DBP和DEHP在不同温度、时间或微波加热条件下,对食品或食品模拟溶液(正己烷)的迁移量.结果 在0.5 h ~48 h和20℃~60℃条件下,PET材质中DBP和DE-HP的迁移检出率均为19.0%,PP材质中DBP和DEHP的迁移检出率分别为71.4%和66.7%;DBP迁移量为0.021 mg/kg ~4.873 mg/kg,DEHP迁移量为0.969 mg/kg~27.332 mg/kg;DBP在不同温度下的迁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微波炉加热塑料容器红烧小排、萝卜炖肉和清炒生菜中PAEs的检出率分别为28.6%、7.1%和0.0%;DBP的检出率为4.76%,DEHP的检出率为19.05%.结论 温度、时间、包装材料和食物含油量均影响食品包装材料中PAEs的迁移,应减少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使用塑料容器盛装含油食物.
作者:张晗;张梅如;吴岷;陈波;厉曙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ProCOUNT方法和双平台ISHAGE方法检测脐带血CD3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优缺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和双平台ISHAGE对228份脐带血进行CD34+细胞计数,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Spearman分析.结果 228份脐带血经ProCOUNT方法和双平台ISHAGE方法检测的CD34+绝对计数、CD34+相对计数、有核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绝对计数具有强相关性(r=0.824,P <0.001),相对计数具有中相关性(r =0.714,P<0.001).结论 2种方法可在检测CD34+细胞时相互通用,为脐带血库的检测方案提供更多的选择.
作者:徐罡;戴兵;陈舒;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 CD4 +T淋巴细胞检测意义CD4+T淋巴细胞作为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首先被感染,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减少.WHO和欧美等国家均推荐,HIV感染者每3个月~6个月监测一次CD4+T淋巴细胞[1],其是HIV感染者的疾病分期及治疗的依据,并作为机会性感染预防和抗病毒治疗的指标.同时是判断抗病毒药物疗效和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2].CD4+T淋巴细胞检测实验室一般通过流式细胞仪质控和外部质控品质控图实现对CD4+T淋巴细胞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育芬;顾涛;李艳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在血压正常人群中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脉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1250例非高血压人员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计算脉压(PP)和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游离脂肪酸等血脂参数水平.依脉压水平分为脉压升高组(PP >50 mm Hg)和脉压未升高组(PP≤50 mm Hg),比较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临床及检验参数与脉压的关系.结果 脉压升高组的平均年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脉压未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升高组的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是脉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985,95% CI:0.962 ~0.997,P=0.018).结论 非高血压人群中高游离脂肪酸水平是脉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检查可能有助于筛查出动脉硬化高危人群.
作者:刘娜;张曼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空气理化检验》是一门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应用现代理化科学技术,研究空气污染物采样和理化检验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其所涉及的空气包括环境空气、工作场所空气、公共场所和室内空气[1].近年来,PM2.5和雾霾等区域性空气污染现象不时发生,促进社会广泛认识到空气理化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推动了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在检测方法、器材、国家标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新成果,对2006年版空气理化检验教材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作者:邵军丽;黄明元;孙铭薇;唐焕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2011年-2014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早期IgM抗体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对2011年-2014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70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1.99%;风疹IgM抗体阳性33份,阳性率为4.68%;麻疹发病以<1岁年龄组高,各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4,P<0.01);风疹发病以11岁~20岁年龄组高,各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8,P<0.01);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5月-7月,风疹发病主要分布在4月-6月,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强化免疫后,麻疹、风疹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分布,但仍需加强对发热出诊病例进行监测,为消除麻疹,预防控制风疹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数据;同时继续加强计划免疫管理,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管理,开展查漏补种,做好疫情监测,预防暴发.
作者:单竹周;潘雪雪;王芳;罗江淑;肖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本口岸进口糕点饼干类食品的安全卫生状况,为提出合适的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食品标准和法规为依据,对珠海某口岸2013年6月-2014年5月进口的816批(货物批)糕点饼干类食品通过现场查验与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质量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进口的糕点饼干类食品标签的不合格率为18.7%,安全卫生项目的不合格率为1.4%.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食品主要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和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进口糕点饼干类食品安全卫生存在一定隐患,应通过现场查验及有针对性的检测,以及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登记管理、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运用风险管理、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和落实不合格产品的追溯制度等手段来保证进口食品安全.
作者:王钰;余以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蔬菜、畜禽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及茶叶中铝含量,并对其膳食暴露情况进行评估,为食品安全监管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范围内蔬菜、畜禽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及茶叶中铝含量进行测定,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城市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成都市居民部分食品中铝的膳食暴露量.结果 蔬菜、畜禽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及茶叶中铝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9 mg/kg、7.4 mg/kg、7.6 mg/kg、200.8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市居民蔬菜、畜禽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中铝的每周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64 mg/(kg·bw)、0.09 mg/(kg·bw)、0.04 mg/(kg·bw),分别占WHO/FAO推荐的铝的每周容许摄入量的32%、4.5%、2%;每周高端暴露量分别为3.62 mg/(kg·bw)、0.49 mg/(kg·bw)、0.16 mg/(kg·bw),分别占WHO/FAO推荐的铝的每周容许摄入量的181%、24.5%、8%.结论 各类食品中铝含量差异较大,茶叶、蔬菜中铝含量较高.结合膳食摄入情况,提示成都市居民铝暴露量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在消费者中加强平衡膳食知识的宣传,避免偏食导致的铝摄入量超标.
作者:王瑶;李晓辉;刘艳;曹晋原;何志凡;冯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是管理体系存在的基础和证据,也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1].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实验室管理的效果.而编制一套既满足评审准则又符合实验室客观实际的高质量的管理体系文件,就要求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并对相关法律法规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有一定的写作水准.
作者:韩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3种不同性状化妆品中甲醛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静态顶空结合GC-MS法,水剂、乳液、膏状物化妆品顶空加热平衡温度分别为50℃、60℃、70℃,加热平衡时间为15 min,色谱柱为CD-624毛细管柱(60 m ×0.32 mm,1.8μm),柱温为40℃保持2 min,10℃/min升至260℃,保持1 min;进样口温度为240℃,分流比为5:1,氦气流速为1 ml/min,离子源温度为230℃,传输线温度为280℃,电离能量70 eV,SIM数据采集模式,定量离子为m/z 30.结果 甲醛浓度为10 mg/kg~200 mg/kg时,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6).3种浓度系列溶液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 1.42%,回收率为85.5%~104.2%,以3倍信噪比(S/N =3)计算得出方法的低检出限为1.25 mg/kg.结论 方法简便可行,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可满足化妆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要求.
作者:林建;薛晓康;丁卯 刊期: 2015年第23期